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深挖方膨胀土渠坡运行期存在失稳风险。以一长距离调水工程中的膨胀土渠段为例开展研究,该段渠坡共6级、坡高超40 m。通过安全监测数据分析、隐患地球物理探测和稳定性数值模拟等手段,考虑工程与水文地质、降雨与地下水位等内外因素,综合分析渠坡运行期的变形机制,评判渠坡稳定性以及处置措施效果。得到如下结论:表层改性土未能隔绝膨胀土与大气的水汽交换,汛期降雨补给渠坡上层滞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旱季少雨地下水位下降,多个干湿循环后,膨胀土体反复胀缩引起渠坡裂隙发育贯通,因裂隙面影响和过水断面抗滑桩作用,二—四级渠坡沿裂隙面蠕变变形,渠坡局部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规范要求;潜在滑动面表现出前缘缓倾角和后缘陡倾角折线组合滑动面特征,潜在剪出口在一级马道;为降低地下水位,提高渠坡的稳定性,采取的排水沟和排水井措施较为有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运行管理和加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1,(4)
膨胀土边坡滑坡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特点,加固处理后渠坡的长期稳定性仍值得关注。某长距离调水工程一膨胀土渠段渠坡虽采取了表层换填措施,但仍未阻断膨胀土与外界水汽交换,在通水运行两年后发生了较严重变形,采取了伞形锚加固和排水孔增设等处理措施。基于加固处理后的监测数据,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渠坡变形测点分区,进而分析渠坡时空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测点,应用指数平滑法、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多因素非线性回归模型对变形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伞形锚加固处理后的渠坡变形经过近2个月调整后趋于平稳,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受外界环境影响下的波动;渠坡变形存在空间不均衡性,以原变形体为中心向两侧减小;渠坡变形主要受时效影响,降雨、地下水位和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鉴于膨胀土变形滑坡的长期反复等特点,后续应继续加强巡查。 相似文献
3.
4.
任剑飞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11)
边坡稳定性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难点,其中膨胀土渠道边坡稳定性更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膨胀土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许多工程建设项目都需要涉及到膨胀土的处理,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缩小的特性,在经过反复干湿循环后会导致膨胀土内部出现裂隙,进而造成膨胀土强度降低,引起失稳现象。对此,文章分析了膨胀土的特性,阐述了膨胀土边坡失稳机理,最后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5.
6.
7.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大规模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渠道工程涉及到膨胀土这一特殊土体。膨胀土边坡稳定问题又是膨胀土危害较大、影响较为严重的问题。随着新型土工材料的发展,一些新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也应用到了渠道边坡防护上。文章在分析膨胀土工程特性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新型材料及施工技术对膨胀土渠坡进行防护的可行性,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用非饱和土简化固结理论,模拟枣阳膨胀土渠道边坡在人工降雨过程中孔隙压力变化和变形的发展过程,数值计算结果在定性上与实际观测资料一致。 相似文献
9.
摘要:本文论述了膨胀土裂缝开展是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裂缝使强度降低,裂缝开展深度使坡体分成强度显著不同的两个区域,裂缝还使雨水导入形成渗流,均引起边坡稳定性降低。裂缝的存在,清楚地解释了膨胀土滑坡表现出的浅层性、牵引性、平缓性、长期性、季节性、方向性。反过来说,这些特点的出现证明了膨胀土边坡易于失稳的机理是裂缝开展。从失稳机理出发,提出了土工膜覆盖避免裂缝开展的膨胀土边坡加固方法。作了两年现场试验,并有一年的工程实际应用,都表明了这种加固方法的简便和有效。 相似文献
10.
膨胀土渠道边坡病害问题一直是工程界的技术难题,结合该渠段的地质和结构特点,分析了边坡病害出现的原因,总结了边坡病害防治的各种技术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膨胀土膨胀变形量的量测对边坡的变形累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开挖边坡土样的膨胀变形受到卸载及含水率变化的综合影响,而现行规范中线膨胀率测定方法的含水率变化较小,无法模拟新开挖边坡含水率实际状态。为此,按新开挖边坡的含水率及荷载变化方式设计了模拟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现行规范方法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规范试验方法测得的线膨胀量值偏高;土体位置越浅,含水率及上覆荷载的变化方式对线膨胀率的测定影响越大,对新开挖边坡土体线膨胀率的测定应考虑含水率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膨胀土边坡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膨胀土渠坡失稳破坏频率大,是渠道运行的最大安全隐患。通过对膨胀土渠坡破坏机理深入分析认为,土体膨胀性及结构面发育程度是控制渠坡稳定的内因,雨水、地表水、渠水入渗是引起渠坡失稳的主要外因。结合国内外大量工程实例分析,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南阳段膨胀土试验成果,指出了针对膨胀土渠坡不同的破坏机理与地质环境条件,所采取的坡面防护、工程抗滑、坡顶防渗等综合措施,以及加强观测与反馈分析,深入进行工程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冻融过程对膨胀土渠道边坡劣化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湿作用和冻融作用是季冻土地区复杂环境的两种基本形式,深刻影响着输水渠道的长期稳定性。以北疆膨胀土渠道边坡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湿干循环及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膨胀土渠道边坡劣化过程离心模型试验,探讨了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中的冻融过程对膨胀土渠道边坡劣化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湿干循环作用下膨胀土渠道边坡的劣化模式主要为浅层土体强度衰减和表面裂隙发育,同时伴随着显著的土体崩解剥落特征;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膨胀土渠道边坡劣化过程中则未出现明显的土体崩解剥落现象,主要劣化模式为渠顶区域土体裂隙拓展、连通;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中的冻融过程使得渠顶处的渠水入渗量大幅增长,造成渠顶土体的干湿循环幅度增大,诱使膨胀土渠道边坡的劣化过程由浅层土体往深层土体发展,在宏观上表现为渠顶及渠坡水位线以上区域内裂隙的连通程度增高、拓展宽度及深度增大,并最终发展为贯穿渠顶的横向张拉裂隙。膨胀土渠道边坡在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有着自贯穿渠顶的横向裂隙发生失稳破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膨胀土在天然状态下,呈坚硬至硬塑状态,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质.当地基土含水量急剧增大或土体结构扰动时土的强度会骤然降低,压缩性增大.滁河干渠表层大部分覆盖为膨胀土,致使渠道两侧多处发生了崩岸、滑坡等险情,严重影响了干渠的调控能力,威胁了干渠的运行安全.本文就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对干渠边坡的影响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考虑裂隙分布及强度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现有膨胀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中概化处理土体结构,特别是裂隙面、软弱夹层等因素的局限,将边坡视为均质土层、裂隙充填薄层及张拉裂隙的组合,将现场勘测得到的典型控制性裂隙的空间信息(高程、倾角、厚度、长度)纳入模型,同时考虑裂隙面夹层的强度参数,建立膨胀土裂隙边坡地质模型。基于Slide程序中能够满足条块间作用力与力矩平衡,并且适合于折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分析的Janbu、Spencer和Morgenstern方法,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滑坡为稳定性分析算例,分析含裂隙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及其特征。结果表明,边坡地质模型与真实边坡的吻合度越高,其稳定性亦越接近。在考虑了地表垂直裂隙、地下水及坡脚缓倾裂隙后,边坡的安全系数显著降低,并产生了由坡顶的垂直裂隙与从此裂隙底部开始发展、剪出口在坡脚的滑面组合而成的折线型滑动面,该滑动面型式与现场典型滑坡破坏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移民安置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实施和社会和谐稳定。移民安置监测评估能够科学、公正、客观地验证移民安置的实施效果。本文以安徽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项目移民安置监测评估工作为例,通过对监测评估工作步骤、方式、评估程序的研究探讨,提出了做好水利移民安置监测评估工作的建议,供类似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某膨胀土渠道边坡治理工程为研究背景,探讨了膨胀土边坡土体侧向应力、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边坡治理效果。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与测点位置和降雨强度有关,降雨强度较小时,边坡下部的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降雨强度较大时,边坡下部与上部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基本相同;坡体内土体侧向应力与土体重度、膨胀力、渗透力等密切相关,表层土体的侧向应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根据监测数据和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认为水泥土换填 + 水平排渗管对膨胀土渠道边坡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渠坡稳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重点分析了非饱和膨胀土边坡失稳的原因,在降雨入渗的条件下,膨胀土常发生浅层滑动,这种滑动与通常饱和土的边坡失稳的原因是不同的.为了弄清膨胀土边坡滑动(主要是浅层滑动)的机理,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附近进行了大型人工降雨试验,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由此认为,采用通常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来校核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对于深部过于保守,而对浅部则不够安全,因此是不合适的.根据非饱和膨胀土边坡失稳的机理提出了防止边坡浅层滑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