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污泥比阻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脱水率、泥饼含水率及过滤时间因素,研究使用壳聚糖与硅藻土对污泥单独调理的最佳条件及联合调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效果,并与聚丙烯酰胺调理污泥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先投加0.5 g/g硅藻土调理污泥,再投加5 mg/g壳聚糖以30 r/min搅拌反应150 s,污泥比阻下降了95.43%,脱水率上升至91.02%,泥饼含水率降至83.13%,过滤时间降至29.5 s。壳聚糖与硅藻土联合调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壳聚糖或硅藻土单独调理的效果,且其联合调理改善污泥脱水综合性能的效果优于聚丙烯酰胺调理污泥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的附产品,其含水量高且脱水困难,污泥脱水是污泥减量处置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污泥脱水的技术有化学调理脱水技术、电渗析脱水技术、干化脱水技术、超声波脱水技术等,其中化学调理脱水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脱水效果好,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污泥脱水技术.比较分析了酸碱调理法、絮凝调理法、氧化剂氧化法、芬顿氧化法等常规化学调理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对选择合适的污泥脱水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介绍了芬顿试剂联用两性高分子法、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法、酶法和无机絮凝联合法等新型的联合化学调理法,分析表明联合化学调理法能够取长补短,更加高效地促进脱水.  相似文献   

3.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其独特的絮状结构具有很强的亲水性,表现出比阻大、脱水性能差的特点。基于目前污泥脱水技术的现状,介绍了污泥脱水性能与脱水机理,重点阐述了加热调理、冷冻融化调理、超声波调理以及微波调理4种物理调理技术,分析了作用机理,阐明了影响因素,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与可行性。结果表明:加热调理操作简易、使用范围广,在150~180℃时对污泥的脱水性有显著提升,优于其他3种技术;低温、低速率下的冷冻技术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但使用范围受限;低声强、小功率、短时间的超声波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有着明显的改善,但需把技术成本考虑在内;微波调理在适宜的微波辐射与停留时间下脱水性能良好,但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市某地表水厂为例,针对生产废水回用后出厂水中丙烯酰胺含量超标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风险控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浓度的污泥,投加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PAM均能有效降低污泥比阻值,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但使用阴离子型PAM,出厂水丙烯酰胺含量更低.综合考虑污泥脱水效果及脱水分离液中丙烯酰胺的残留量,采用阴离子型PAM,投药量在0.09~0.16g/L之间时,可有效控制出厂水中丙烯酰胺含量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针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深入研究NaClO投加量、污泥混合液pH值以及在NaClO最佳投加量和污泥混合液最佳pH值下耦合聚合硫酸铁(PFS)和三氯化铁(FeCl3)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得氧化—絮凝调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NaClO投加量为40 mg/g DS(绝干污泥)和污泥混合液pH值为3时,PFS耦合NaClO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Specific Cake Resistance,SRF)分别降至85.86%和4.74×1011 m/kg;FeCl3耦合NaClO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分别降至86.36%和3.93×1011 m/kg。调理后的污泥絮体粒径D50的大小关系为:NaClO+PFS>NaClO+FeCl3>pH值>原泥>NaClO。显然,经过氧化—絮凝调理后的污泥絮体粒径明显增大,滤液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氧化—絮凝调理可使活性污泥比阻显著降低,脱水性能显著改善。NaClO...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和硅藻土对昆明污水厂污泥的脱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污泥比阻的测定试验,研究了添加助凝剂粉煤灰、改性硅藻土后对昆明污水厂污泥的脱水性能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粉煤灰和硅藻土的最佳颗粒粒径,研究了分别投加和按1∶1联合投加3种投加方案条件下对污泥的调理效果,投加粉煤灰的效果远远好于硅藻土和按1∶1比例的联合投加,其最佳颗粒粒径为53μm筛上,最佳投药量为22 g/100 mL,调理的污泥比阻值可下降99.3%,为0.39×1011m/kg.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大量的污泥,为了减少最终处置的污泥体积,污泥脱水是重要的处理环节。通过对不同性质的污泥进行性质分析,并选用几种高分子混凝剂对污泥进行调理试验,通过比较试验测得的污泥比阻抗值和观察试验中的矾花生成现象,以及对比滤液中的TP、COD浓度变化,确定最佳混凝剂及其投量,从而达到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对给水厂排泥水沉降性能和浓缩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污泥颗粒粒径的变化及其与污泥比阻的关系。结果表明,PAM投加率为0.32%时可明显改善排泥水的沉降性能,降低上清液浊度。对排泥水和底层污泥都进行调质时,PAM投加率为0.32%既能有效地降低污泥比阻又能减少PAM投加量。PAM调质可使污泥颗粒平均粒径变大,粒径分布也发生变化。污泥比阻与污泥平均颗粒粒径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9.
微波联合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剩余污泥脱水性能,降低絮凝剂投加量,采用某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微波预处理技术联合聚丙烯酰胺(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微波加载时间和PAM投加量对污泥毛细吸水时间(tcs)、污泥比阻以及离心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适宜的联用条件对污泥脱水效果优于仅PAM调理,污泥tcs、离心后含水率及污泥比阻分别由仅PAM调理的37.3 s、83.68%、1.72×109 s2·g-1降至16.7 s、78.16%、0.35×109 s2·g-1,且PAM投加量节省33%左右.适宜的微波与PAM联用对污泥的脱水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污泥减量化处理过程中药耗或能耗过高、污泥量增加等问题,提出利用污泥自身胞外聚合物(EPS)产生的自絮凝调理来促进其脱水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污泥质量浓度、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对污泥自絮凝特性的影响,分析污泥毛细吸水时间(tCST)、污泥容积指数(SVI)、污泥粒径和Zeta电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絮凝可增大污泥粒径,提高污泥疏水性,减少絮体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从而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和沉降性能.在最佳参数(污泥质量浓度18 g·L-1、搅拌强度200 r/min、搅拌时间3.5 min)条件下,自絮凝后污泥体积平均粒径增加11.4%,Zeta电位升高19.0%,tCST降低17.1%,SVI降低8.1%,效果显著.所考察的因素对自絮凝作用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污泥质量浓度搅拌时间搅拌强度.较高的污泥质量浓度、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均有利于提高自絮凝效果,而当污泥质量浓度、搅拌强度或搅拌时间大于最佳参数时,自絮凝效果则逐渐减弱.研究成果提供了利用污泥自身特性进行调理的新思路,可为优化污泥调理方式、降低调理药耗和减少污泥产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炼油循环水过滤器反冲水是含油、浊度较高的废水,从常规混凝剂中筛选出无机混凝剂PAC和有机助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以正交试验确定混凝剂的最佳使用条件,在最佳使用条件下处理废水,测定处理后各项指标和回用的腐蚀情况,结果表明在混凝荆最佳使用条件下处理后的水质能满足回用于循环水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iveness of enhancing treatment of water with low turbidity through combined effects of permanganate oxidation, PAM aiding coagulation and sludge recycling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continuous bench scale studies. In comparing with ferric chloride coagulation, only recycling sedimentation sludge was ineffective in enhancing treatment of water with low turbidity. PAM with recycled sludge showed positive effects, and the additional permanganate dosing exhibited the best potential of favoring coagulation, which leaded to much lower effluent turbidity and CODMn. Additionally,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optimal permanganate dosage was 0.4 mg/L and the higher permanganate dosage exhibited inhibiting effects for pollutants removal. SEM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flocs were loosely formed and the particle diameter was critically low for ferric chloride coagulation process. Comparatively, the addition of PAM and permanganate with recycled sludge facilitated the aggregation of tinny particles onto compact PAM polymer chains, therefore contribu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compact flocs with high particle diameter. The combined employment of recycled sludge, PAM and permanganate showed the best potential of favoring coagulation, mainly through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seeding, polymer bridging and increasing effective collision in mechanism. Additionally, the variation of Fe and Mn concentration after recycling and sedimentating units was studied for the processes, and the main speci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for elements Fe and Mn. Sludge recycling and permanganate addition did not increase Fe and Mn concentration in the sedimented water.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工艺的污泥产量和污泥沉降性能,对化学生物絮凝与化学絮凝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特点。结果表明: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较低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要优于化学絮凝工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CODC r的平均去除率比化学絮凝工艺要高4.7%,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高1.0%,对TP的平均去除率高5.5%。  相似文献   

14.
采用磁种絮凝-磁分离方法对模拟某锌盐制造企业的排放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废水pH值对其Zn^2+去除效果的影响、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磁种(Fe3O4)对氢氧化锌沉淀物沉降性能的影响以及外加磁场对磁种-氢氧化锌絮凝体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利于Zn^2+沉淀的最佳废水pH值为9-12;PAM与磁种同时使用能改善Zn(OH)2的沉降性能;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废水中的磁种-氢氧化锌絮凝体由于受到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磁力,其沉降速度加快,污泥压缩得更快、更实,上清液中锌的质量浓度降至0.83 mg/L;磁性矾花絮凝体经硫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后,过滤得到的磁种可循环使用,滤液中的锌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发酵生产得到γ-聚谷氨酸,再经过提取纯化得到纯品。γ-聚谷氨酸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用量少、无污染等优点。通过研究表明,最佳絮凝介质为1 g/L的高岭土溶液,γ-聚谷氨酸的浓度为0.2 g/L时絮凝活性最好,最佳絮凝条件为自然pH值和室温,最佳的助凝离子是Cu2+,当Cu2+的浓度为0.2 mol/L时助凝效果最好,此外γ-PGA比聚丙烯酰胺具有更好的絮凝活性,对花园土的絮凝率能达到32.1%。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pH值工况下,对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pH值对污泥产量、组成、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的影响。基于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优化实验,对华能南通电厂脱硫废水"三联箱"工艺进行调试。结果表明:pH值越高,污泥产量就越高,污泥沉降比也越高。脱水性能的改变是由于污泥中各成分占比发生了改变,脱水性能在pH值为8.5时最优。投加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能显著改善污泥的沉降和脱水性能。现场"三联箱"工艺运行pH值为8.5,将非离子型PAM更换为阴离子型PAM,泥饼含水率和出水浊度分别降低至25.2%和12.6 NTU。  相似文献   

17.
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选煤厂煤泥水难以处理的问题,通过对几个选煤厂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了搅拌速度、PAM的用量、PAM的分子量、煤泥水的浓度及表面ζ电位对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煤泥水浓度不超过80 g/L时,按照PAM与干煤泥质量比为1∶10000加入PAM,进行搅拌速度为300-400 r/min的搅拌实验效果最好,并结合降低ζ电位的实验进一步探讨了煤泥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18.
兼性生化反应池出水的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分析了兼性生化反应池出水中残余有机污染物的COD组成.指出反应池内兼性活性污泥的生物吸附絮凝性能是反应池在负荷较高时污染物去除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保证系统出水达标,针对兼性系统的出水水质.利用化学混凝、好氧生物吸附絮凝和生态渗滤方法进行了3套后续深度处理工艺方案的试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为不同原水条件下的后续配套工艺的选择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以明胶为稳定剂分散聚合制备的聚丙烯酰胺“水包水”(W/W型PAM)乳液的絮凝性能,首先,采用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hacrylatoeth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DMC)对钠基蒙脱土(sodium-montmorillonite, Na-MMT)进行插层改性制备有机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 OMMT),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测试得到插层改性后蒙脱土的层间距由1.25 nm增加至1.43 nm,说明DMC单体已经成功插层进入蒙脱土片层。然后,将OMMT引入以明胶为稳定剂的W/W型PAM乳液的体系中,以制备W/W型PAM-MMT乳液。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乳液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得到乳液结构是由以蒙脱土颗粒为“交联点”的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网络和W/W型PAM乳液的混合体。研究了OMMT用量、明胶浓度、体系pH值以及阳离子单体DMC添加比例对合成W/W型PAM-MMT乳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适宜条件下合成的乳液均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和在水中的再分散性。乳液的表观黏度和絮凝性能都与OMMT和明胶用量呈正相关性;当pH值在明胶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IEP)时,得到的乳液的表观黏度最低,絮凝效果最好;随着DMC单体用量比例增大,乳液表观黏度减小,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