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量评价结构的防地震倒塌性能对于降低地震下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国际上,美国等已将结构防地震倒塌性能定量评价纳入到相应的设计指南中。为此,中勘协《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亦将引入防地震倒塌设计,这对提升我国工程建设的地震安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分析方法、倒塌判别准则、倒塌风险评价方法三方面简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中防地震倒塌性能设计的相关规定。进而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即中美规范设计结果对比、单重和双重结构体系对比,详细介绍了防倒塌性能设计方法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某主跨158 m的新月形拱-悬臂梁组合体系桥梁方案为例,与去掉副拱的单拱-悬臂梁组合体系桥梁进行恒载、活载、温度作用下受力性能的对比,进一步分析2种组合体系桥梁的稳定性能,最后对组合体系桥梁中梁与拱所承担的荷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月形拱的副拱可分担主拱轴力,但对主拱弯矩影响较小;2种组合体系的第一类失稳均为面外反对称失稳,新月形拱的副拱可增加桥梁稳定性能;组合体系中新月形拱所承担的恒载较小、活载较大,特别在车道荷载满布中跨工况下,新月形拱的主拱可承担74%的活载,副拱可承担6%活载。  相似文献   

3.
上部大跨桁架拱结构与下部混凝土框架支承结构体系常见于一些大跨结构中。对于此类混合结构,现阶段的设计单位多不考虑两者间的协同工作分开进行分析设计,然而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还有待商讨。通过对某文化遗址大跨桁架拱护棚结构的单独计算与考虑上部护棚结构和下部混凝土支承结构协同工作的整体计算进行对比,得出考虑协同工作与否,两者在支座反力、杆件内力、单元应力、结构位移和整体稳定性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该工程上部大跨桁架拱护棚结构考虑协同工作与否,在静力分析、动力时程分析和整体稳定性分析时各项参数计算结果均相差不大,不考虑协同工作的计算结果也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提出高层建筑大跨度拱架结构的概念,介绍了拱架结构在多个高层建筑项目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及研究重点,着重阐述了广州报业文化中心1号连廊的结构设计与分析。为满足建筑空间及结构安全要求,76m跨度连廊采用内置型钢的钢筋混凝土筒体支承的钢管混凝土拱架混合结构体系,对拱架结构的动力特性、整体稳定、抗震性能、楼盖舒适度、关键节点及施工模拟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解决了拱架的整体稳定性、拱脚推力的承担及舒适度控制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1榀由钢框架和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组成的足尺试件进行了竖向加载试验,考察该装配式结构在施工和使用阶段竖向荷载的分配关系以及框架梁挠度的变化规律。在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与验证试验模型,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6层和12层单跨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模型,模拟分析了多高层结构在三种施工方案下的竖向受力性能以及框架梁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逐层安装预制构件,后逐层终拧高强螺栓的施工顺序,能够保证抗侧力墙体仅承担使用阶段的竖向活荷载,大幅度降低了墙体的轴压比。在使用阶段,随着楼层层数的增多,框架柱竖向荷载分担率升高,而抗侧力墙体竖向荷载分担率降低,两者之间的差值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砂卵石地层特性配制了围岩相似材料,利用自主研发的大型平面模型试验台架,对不同荷载条件下非对称连拱隧道的受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衬砌外表面压力和结构内力的分布及变化特点,总结了隧道裂缝的发展规律和结构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非对称连拱隧道大洞衬砌外表面压力显著大于小洞,但两者分布规律相似,最大值均位于拱顶,其次为内侧拱肩,外侧拱腰处最小|左右洞室受力不对称导致隧道中墙存在明显偏压|注浆加固圈可以有效降低衬砌外表面压力,改善结构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稳定性。结构内力在加载过程中呈现出复杂变化,在裂缝产生之前,基本保持线性增长|首条裂缝出现后,结构内力重新分布,但总体上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当裂缝充分发展,特别是当拱部出现裂缝后结构承载能力大幅下降。衬砌结构首先于内侧拱脚处出现纵向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裂缝数量和宽度也逐渐增加且主要分布在靠近中墙一侧。  相似文献   

7.
钢结构住宅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住宅产业发展中的新亮点.简要介绍钢结构住宅特点和优势,并着重介绍了常用低层、多层及小高层和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的选型,对其结构性能做出理论分析,并提出了适合当前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的抗测力体系形式.  相似文献   

8.
拱结构常用于桥梁以及大跨结构中,在外荷载作用下,拱主要承受压力,以避免不利的弯曲变形,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优势。在北海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中,采用随形拱壳来实现建筑物立面开大洞口,是一次大胆尝试。结合该建筑物的特点,实现了建筑师的大胆意图,提出了合理的结构计算方法和设计措施以保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以其施工高效、绿色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国内外学者针对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受力性能做了大量研究。从模块连接节点、模块单元抗侧力体系、模块柱受力性能、结构整体性能分析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体系的应用与研究成果。结合现有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相关规程和标准,给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俞昊然  李维滨  罗沙沙 《空间结构》2021,27(2):34-40,69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新建游泳馆的屋面采用了拱支撑双向柱面组合薄壳结构形式,本文对此结构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及非线性稳定性分析,并研究了初始缺陷幅值、屋面壳板厚度和支撑拱矢跨比等参数对结构非线性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际工程范围内的初始几何缺陷幅值对该拱支撑双向柱面组合薄壳结构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屋面壳板厚度的增加会加...  相似文献   

11.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并对6层和18层该结构体系房屋进行设计实例分析;最后讨论了该结构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符合建筑产业化的进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栾翔 《山西建筑》2012,38(29):61-62
选取大跨度预应力住宅结构典型平、立面布置,采用SAP2000进行结构模型受力分析,通过内力计算探讨了预应力施加对楼板受力状态的影响,并得出科学性结论,对促进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住宅结构的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项目为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设计过程中通过设置防震缝减少了与塔楼相连的裙房区域,从而降低了底部裙房楼层的扭转效应。通过与建筑协调采取外框柱贴外墙布置,减小了外框柱受荷面积,增大了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宽度,增强了外框架的抗倾覆能力。通过楼层的合理设置与层高调整使得结构上下层刚度相对均匀,避免侧向刚度比不规则。采用小角度斜柱实现上部立面的较小收进。重新设计与原设计相比,结构布置更为合理,避免了扭转不规则和侧向刚度不规则,且经济效益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赵阜东  陈保健  段海峰 《安徽建筑》2005,12(6):78-78,81
本文根据地下建筑的受力环境和目前地下建筑在结构 设计上的实际情况,以及如何选用适用于地下建筑的结构体系,提出 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长径比为30时斜桩的承载变形和荷载传递性状,并与同条件直桩的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等桩顶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斜桩竖向上拔量大于直桩竖向上拔量;斜桩桩顶竖向上拔量随桩身倾角的增大而增加。在桩顶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抗拔直桩与抗拔斜桩桩身轴力上拔量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斜桩桩身弯矩主要分布在1/2桩长范围内,且随着桩身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而最大弯矩所处的深度与桩身倾角无关。抗拔直桩与抗拔斜桩的平均侧摩阻力都是从上部开始发挥并往下传递;随着上拔荷载的增加,桩身上部平均侧摩阻力的数值变化很小,而桩身中下部平均侧摩阻力迅速增长。抗拔直桩与抗拔斜桩端部平均侧摩阻力都表现出弱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王利 《安徽建筑》2023,(11):84-87
随着钢结构设计理念的不断强化以及结构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多道抗震防线设计已经成为当前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技术要求。为加强多道抗震防线设计方法的理解,并推动其在工业多层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文章对该方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进行阐述,并结合大量的PKPM计算,对比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多层工业钢结构,给出多防线设计的合理化建议,以供相关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重力-抗侧力可分钢框架体系的受力性能,以某个实际工程为建筑方案,利用ETABS和PKPM软件建立了15层的重力-抗侧力可分钢框架体系和刚接钢框架体系的结构模型,在地震作用下对2种体系进行弹性和弹塑性分析。经过对比分析后得到了以下结论:在用钢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重力-抗侧力可分钢框架体系的抗侧刚度和结构性能与刚接钢框架体系的抗侧刚度和结构性能相近;重力-抗侧力可分钢框架体系的抗弯框架受力充分,塑性铰较少,能够更好地耗散地震能量;重力-抗侧力可分钢框架体系内侧梁柱的截面较小,能够有效解决钢结构建筑露梁露柱的问题;重力-抗侧力可分钢框架体系与刚接钢框架体系相比拥有大量的铰接节点,能够降低施工难度,大大缩短建设周期,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装配式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结构的竖向受力性能,对1榀由钢框架和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组成的足尺模型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考察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竖向荷载在钢框架和抗侧力墙体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框架梁挠度的变化规律,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施工安装阶段,框架柱承担大部分竖向荷载,而抗侧力墙体承担的竖向荷载较少;使用阶段,框架柱和抗侧力墙体共同承担竖向荷载,框架柱、抗侧力墙体竖向荷载分担率分别为32%、68%;施工安装阶段,采用较小的预紧力和自下而上的螺栓终拧顺序能使墙体承担较小的竖向荷载;使用阶段,随着墙宽梁跨比的增大,抗侧力墙体竖向荷载分担率提高,抗侧力墙体的非居中布置会使两端框架柱承担的竖向荷载分配不均。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多样,每一种体系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不管选用何种体系,水平荷截及其所引起的侧向位移和轴向位移是设计主要控制因素,为此,我们必须从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抗侧力刚度等方面对结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董世成 《门窗》2013,(7):349
高层建筑为满足实用、经济、合理的使用要求和承载力、变形、抗震等结构条件的要求,剪力墙称为常见的结构型式。剪力墙一般来说就是高层建筑的承重墙,剪力墙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有着较高的承载能力并且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空间作用,比框架结构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所以,对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相关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本文将以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为出发点展开分析与研究对应用剪力墙建设高层建筑的工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