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延长石油集团煤油共炼装置产生的共炼残渣进行原料特性分析,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危害性进行了评价。基于煤油共炼残渣的特性,提出了煤油共炼残渣与多元料浆气化技术相结合,实现煤油共炼残渣的资源化高效清洁利用的思路,并详细介绍了技术路线和研究情况。多元料浆气化技术能使煤油共炼残渣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得到有效分解,实现污染物消减;能使无机物在熔融条件下与原料煤的灰渣形成安全稳定的玻璃化产物,有利于最终的处置利用。结果表明将煤油共炼残渣作为部分原料进行多元料浆气化反应,能够实现对残渣的资源化处理,气化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2.
卢嫦凤 《河南化工》2020,37(8):15-17
煤油共炼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利用石油资源,而且可将价格低廉的煤炭资源转化成油,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利用。简述了煤油共炼工艺、原料及催化剂,并论述了煤油共炼后残油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煤油共炼技术的优势,简述了煤油共炼工艺对原料油和原料煤的性质要求,提供了煤油共炼中油和煤的可选种类,介绍了目前几种典型的煤油共炼工艺的来源、工艺流程及效果。总结得出:已有的煤油共炼工艺大多采用沸腾床或悬浮床反应器,而工艺的重点在于原料油能够获得足够活性氢并顺利传递到溶解煤中进行加氢反应;最后指出该技术要实现工业应用,应注重煤与油的合理选配。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油共炼技术优势、典型工艺的开发进展及技术特点、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综述,又对工艺开发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讨论和展望,并指出了煤油匹配性研究、廉价高效催化剂开发、磨蚀问题的解决、固液分离技术的优化及主副产品的高效利用将成为煤油共炼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煤炭直接液化先进工艺的经济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煤直接液化可以生产液体燃料油。比较了碳氢化合物研究公司(HRI)的两段催化液化(CTSL)、煤油共炼和氢─—煤工艺的经济性。煤油共炼可以看作是重质渣油提质和煤液化之间的过渡技术。作出在中国建设煤油共炼示范工厂的经济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HRI煤油共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治邦 《煤炭转化》1991,14(2):43-46
0 前言美国碳氢化合物研究公司(HRI)是专门从事石油重油深加工和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开发的研究机构。1974年开始煤油共炼初期试验研究,用微型高压釜、高压釜和25kg/d 小型连续试验装置进行了原料筛选和技术经济初步可行性研究。1985年开发出两段煤油共炼工艺,从此得到美国电力研究院、安大略-俄亥俄合成燃料等公司的资助,制订了三年研究和技术发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兖州、天祝、神府烟煤和先锋.沈北、东胜褐煤都是较好的直接液化原料煤。煤直接液化的馏分油最适宜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优质喷气燃料和催化重整制取芳烃原料油.两段催化液化由1t无水无灰煤生产5bb1馏分油.煤油共炼与直接液化相比较,简化了工艺过程,改进了馏分油产率和质量。我国煤直接工艺发展方向是煤油共炼或两段催化液化工艺。  相似文献   

8.
《煤化工》2012,(2):35-35
<正>2012年4月18日,煤油共炼工业化示范项目——延长石油集团油煤新技术开发公司45万t/a煤油共炼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概算总投资17.9亿元,将采用美国KBR公司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利用榆林炼油厂炼油过程副产的渣油,与  相似文献   

9.
多元料浆气化技术是我国开发的具有自助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以常用气化原料神府煤为参照,将半焦、石油焦、煤液化残渣和煤油共炼残渣四种原料用于多元料浆气化制合成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神府煤相比,半焦、石油焦、煤液化残渣和煤油共炼残渣发热量高、制浆浓度高、气化指标好,四种原料都是良好的气化原料。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2012年4月18日,全球首个煤油共炼工业化示范项目——延长石油集团油煤新技术开发公司450kt/a煤油共炼试验示范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我国开辟一条崭新的煤制油技术路线。该项目概算总投资17.9亿元,将采用全球领先的美国KBR公司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利用榆林炼油厂炼油过程副产的渣油,与当地丰富的低阶煤加氢混炼,制取柴油、汽油调和组分、液化气以及石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相似文献   

11.
许辽辽  冯欢  崔智辉  王骁  高磊  侯自强 《广州化工》2022,(12):139-141+157
对常压渣油和煤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常压渣油与原料油混合后,开展常压渣油与煤共炼的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空速等关键工艺参数对常压渣油与煤共炼稳定性及转化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常压渣油与煤油共炼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对工艺条件的探索,筛选出常压渣油与煤共炼在悬浮床加氢裂化装置中最适宜的转化效果及工艺条件,保证了悬浮床加氢装置的平稳运行及高效转化和轻油液体收率。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煤油共炼装置运行稳定性,降低成本,选择国产配件代替进口配件,并对压缩机系统进行升级,增加油雾处理系统,在保证压缩机长周期运行的同时减少废气排放。  相似文献   

13.
煤油共炼技术为煤炭和重质油清洁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但其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为实现煤油共炼液体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本研究以煤油共炼重油(H-CT)为原料,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通过单、双金属改性的HZSM-5对H-CT催化转化制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萘(BTEXN,B—苯,T—甲苯,E—乙苯,X—二甲苯,N—萘)的性能进行了考察,探究了裂解温度、升温速率和催化剂与原料的质量比对BTEXN峰面积和选择性的影响,利用红外快速加热炉对H-CT的Py-GC/MS结果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单、双金属负载使HZSM-5的强酸酸性减弱,中强酸酸性增强;Mo, Fe及双金属Mo-Fe的负载增大了HZSM-5介孔比表面积;H-CT裂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700℃、升温速率5℃/ms,催化剂与原料的质量比8∶1,在此最优条件下,催化剂按转化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Mo-Fe, Mo-Ni, Mo, Ni, Fe, HZSM-5;HZSM-5和Mo-Fe/HZSM-5催化转化制备BTEXN的总选择性分别为39.78%和60.30%,修正后的BTEXN产率分别为197.3 mg/g与339...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多维气相色谱测定煤油共炼工艺气组成的方法。采用四阀七柱,通过4个阀对7根选择性不同的色谱柱进行准确切换控制,使样品分别进入不同的色谱柱中分离,以三个并联检测器通道同时进行测定,在7.1 min内完成对煤油共炼工艺气的全分析。FID主要分析烃类组成。TCD-1主要分析永久性气体,包括CO2、CO、O2、N2和H2S。TCD-2单独用于H2检测。采用外标法和校正归一化法相结合对各组分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完全符合煤油共炼工艺气组成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煤制油加氢残渣产生的背景及性质,综述了国内外在煤液化残渣性质及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了煤直接液化、煤焦油加氢和煤油共炼工艺加氢残渣的利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以煤油共炼残渣与榆林煤为原料,基于热重分析仪和格金干馏仪,开展共炼残渣与煤共热解过程的协同效应及半焦性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共炼残渣添加比例为0~40%时,煤与共炼残渣之间具有正的协同效应;添加量为20%时,焦油产率高出理论值6.2%,是煤单独热解焦油产率的139.7%,半焦产物为A型且黏结性增加;半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共炼残渣能够提高半焦在CO2气化过程中的最大失重速率,有利于气化反应的进行,但会使半焦的燃烧性能变差且在添加量高于20%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煤转化研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为了合理和有效利用煤炭,应将煤化学的研究摆到重要地位。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效率高,环保效果好,我国应加快研究开发;煤的气化是生产城市煤气的主要途径之一,需要加快开发煤的气化技术,水煤气甲烷化应尽快取得工业化应用;我国适于液化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的直接液化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煤油共炼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1月31日,由延长石油集团筹建的全球首套45万吨/年煤油共炼实验示范项目流程全部打通,装置一次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这将对国内炼油和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据了解,煤油共炼项目于2012年4月18日动工建设,原计划2015年9月底中交。2014年5月份,天然气长输管线成功投运;10月7日,制氢装置一次试车成功,产出合格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以煤为原料生产清洁燃料油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我国煤制燃料油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论述了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油共炼3种煤制燃料油技术的定义、原理以及工艺流程,概述了煤制燃料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技术研究进展及工业化应用现状。对3种煤制燃料油技工业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展望了应用前景。3种煤制燃料油技术在我国均已建成工业示范项目,步入了商业化发展阶段,煤直接液化和煤油共炼由于技术和原料的特殊性,目前均只是建设了一套工业示范装置,而我国已投产或试车成功的煤间接液化项目有10个左右,总产能近千万吨。煤直接液化技术吨油煤耗小,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今后应重点提高循环溶剂的质量和数量;煤间接液化技术成熟,是我国重点推广的煤制燃料油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拓展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同时具备适合液化的煤和重质油资源的企业适宜发展煤油共炼产业。国家应加大煤制油研发投入,重点解决目前存在的水耗、能耗、碳排放高等问题,并给予政策支持,促进煤制油产业快速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规划为先导,积极稳妥发展煤制燃料油产业,是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赤泥、炼铁高炉飞灰、硫铁矿烧渣和硫铁矿含有Fe2O3及Fe S2等有效的铁基催化剂前驱体,均能提高煤油共炼转化率;粒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显著超过活性组分质量分数和比表面积;赤泥催化作用最显著,对煤的转化率、沥青质转化率、汽柴油收率分别达到76.23%、48.71%和30.56%;赤泥中少量Fe OOH的存在可起到促进催化的作用,而除去Ca O及Na2O或者掺杂Ti O2对煤油共炼反应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