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I)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阐述了开展研究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的意义,介绍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原理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床层特性。系统总结了重介物质的物性和操作气速对床层特性的影响。同时对气体分布板设计和适宜的操作气速等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Ⅰ)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开展研究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的意义,介绍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原理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床层特性。系统总结了重介物质的物性和操作气速对床层特性的影响。同时对气体分布板设计和适宜的操作气速等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 前言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是将流态化技术应用于煤炭干法分选领域的一种高效干选技术,其特点是以气——固悬浮体作为分选介质,不同于目前选煤中普遍采用的以水作为介质的跳汰、重介和浮选,也不同于风力分选。因此这项干法选煤技术无论在国内  相似文献   

4.
空气重介流化床与风力摇床选煤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科研及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从基本原理、设备构造、工艺流程、分选效果等方面对比分析了风力摇床与干法选煤新技术——空气重介流化床分选技术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II)分选设备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列举和分析了国内外数种类型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设备,并结合其分选特性、结构特点、脱介和出料方式、重介质选用等综合评述了各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设备的特点和不足,对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举和分析了国内外数种类型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设备,并结合其分选特性、结构特点、脱介和出料方式、重介质选用等综合评述了各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设备的特点和不足,对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50~6mm粒级5mt/h的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理论、工艺系统和分选设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中国煤炭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深度筛选和空气重介分选联合流程对动力煤进行分选加工,并对该流程进行了技术分析,同时提出了可筛选性曲线和深度筛选新概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最有代表性的有能量引入的振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和磁化稳定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分选原理和床层特性,并讨论了这两种床的分选效果和分选特性。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入手,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重新探讨了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定位问题,并对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的工艺设计进行了剖析,阐明了该工艺的发展潜力,旨在推动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介流化床分选机分选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介流化床分选机尚处于研究阶段,为了改进水介流化床分选机的不完善性,通过各因素对分选效果的影响分析,确定了水流流量、入料管长度、入料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利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实验室用水介流化床分选机的分选参数进行研究,得出实验室下最佳的分选参数是入料管长度140mm,水流流量63mL/s,入料浓度400g/L。这些参数的确立为水介流化床分选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参数参照。  相似文献   

12.
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干法重介流态化分选是煤炭分选加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我国煤炭资源的高效洁净利用。流态化分选密度的稳定调控是实现高效分选的必要条件,调控的核心是如何削弱气泡扰动作用,关键是理解流态化分选过程中介尺度结构的演变及调控机制。从介尺度视角分析了气固流态化干法分选调控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梳理了单元干法分选设备以及系统放大过程中介尺度结构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介尺度结构的演变规律,提出了介尺度结构的精准调控策略,对干法流态化的工业推广应用及煤炭的分选提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煤炭气固流态化干法分选是干旱缺水及高寒地区细粒煤分选提质、矿物加工以及固废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工业应用潜力大。目前,用于分选的流化床已有较多研究,其基础理论研究也较为深入,研究领域包括流化床的形成、流化床空气动力学以及流化床流动模型与模拟等,但干法重介质流化床的低密度分选技术和密度调节范围仍待完善。加重质的合理选择对干法重介质流化床选煤具有重要意义,其与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的净化回收流程、分选机的操作参数及分选效果密切相关。采用干法重介质流化床对二元加重质单一组分、窄粒级、宽粒级以及三元加重质在流化床中的流化特性进行研究,对比分析磁铁矿粉、硼铁矿粉流化特性、膨胀率与粒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磁铁矿粉和硼铁矿粉均能达到良好的流化状态。随加重质粒度的减小,起始流化气速显著降低,膨胀性能逐渐增强。与150~125μm硼铁矿粉和74~45μm磁铁矿粉混合相比,125~74μm硼铁矿粉与74~45μm磁铁矿粉混合后的床层压降波动较大。300~74μm粒级硼铁矿粉与74~45μm粒级磁铁矿粉在9种不同质量配比下,床层压降均无明显波动。随加重质粒度的减小,膨胀性能逐渐增强;窄粒级二元加重质混合均匀程度随硼铁矿粉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宽粒级二元加重质混合时,稳定流化后的流化曲线随细粒级的增多而波动加剧,难以形成稳定的分选环境;随着煤粉含量增加,三元加重质的流化效果逐渐变差。为保证流化床床层密度较好的均匀稳定性,三元加重质中煤粉含量不宜超过15%。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干法分选设备,介绍了新设备的分选原理及创新之处,模拟分选煤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开发新型干法分选设备和实现工业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对入料煤水分的适应性,以热气代替常温空气改善流化床对褐煤的分选效果。采用可能偏差Ep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热态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风量对褐煤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30~50℃时,干燥温度越高,Ep越低;干燥时间为1~5 min时,干燥时间越长,Ep越低,超过3 min后,Ep降低缓慢;风量为8~12 m3/h时,风量增大,Ep先降低后升高。煤样表面水分越高,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风量变化对Ep影响越显著。表面水分1%的褐煤,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5 min、风量10 m3/h时,褐煤分选效果最好,Ep可达到0.022g/cm3。实验证明热态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可用于分选潮湿褐煤。  相似文献   

16.
适当降低重介分选下限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用重介旋流器的分选下限在一般工业生产中权达到+0.5mm的情况本文提出,适当修改常规重介流程,可降低重介分选下限,减少重复分选,提高选煤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的工艺特点、流程结构以及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门克庆选煤厂从重介浅槽分选系统工艺整体优化的视角,构建了重介浅槽分选密度控制数字化模型,通过判断当前合介桶液位是否在正常液位波动区间内自动控制分流阀与密度调节阀开度,实现控制合介桶液位的目的,并在合介桶液位正常的基础上,通过设定合介密度控制区间与实际密度值的差值,自动进行分流阀、密度调节阀、合介桶补水阀的调控,实现重介浅槽分选系统密度稳定,保证重介浅槽分选过程的分选精度,解决传统重介系统密度调控主要依赖人工调节,易出现产品产率及质量不稳定的现象,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三产品重介选煤工艺和高硫洗矸脱硫生产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采用大锥角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改造二段中矸分选旋流器,增加煤炭回收率,减少高硫洗矸处理量,降低高硫洗矸脱硫加工生产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鉴于现有湿法分选工艺在处理动力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较了不同排矸设备的技术特点和优缺点;介绍了各种煤炭干选工艺和技术的应用进展,论述了不同干选工艺和设备的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动力煤干选以提高产品发热量、排除矸石及硫分为目的,具有产品不增加水分、分选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分级入选、块煤加介选、末煤干选、湿煤预处理浅度脱水再干选的双干提质、空气重介选等新工艺可以实现干选厂工艺流程的个性化设计,弥补传统FGX风选工艺和设备单一的局限性。建立先进、高效、经济、大型化的煤炭干选厂,开发分选精度高、处理能力大、能耗低、更低分选粒度下限的干选设备是煤炭干选厂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