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活化后的壳聚糖为吸附剂,探究壳聚糖对水溶液中单宁酸的吸附性能。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的探究,采用粒内扩散模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6 5、R2=0.992 3);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热力学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0.995 9)。实验得出壳聚糖对水溶液中单宁酸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银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壳聚糖(Chitosan,CTS)是自然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其大分子链上含有较多的羟基、氨基等活性基团,已广泛用作各种载体材料.本文研究了壳聚糖对Ag+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壳聚糖对Ag+的吸附关系.pH值的提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均使吸附率增加,而较低温度下更有利于Ag+的吸附,初始Ag+浓度的高低对吸附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D4020苯乙烯大孔吸附树脂对苯丙氨酸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吸附过程中随阿斯巴甜母液中NH4Cl含量的增加,D4020树脂对苯丙氨酸的吸附量迅速增加,当NH4Cl浓度大于1.0mol/L时,NH4Cl浓度对吸附量影响很小。当pH〈5.0时,pH对吸附量的影响很大。导出了在pH为5.0时吸附量Q关于温度和NH4Cl离子强度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5.
分析了界面吸附的 Gibbs 吸附式、吸附等温式、吸附状态方程和表面压方程的各自特点并探讨了它们的相互关系。全面阐述了已知吸附等温式、吸附状态方程和表面压方程三者任一个具体形式,根据 Gibbs 吸附式推导另两个方程的一般方法。指出了 Harkins 与 Ju-ra 在给出某两种吸附状态方程中的差错。  相似文献   

6.
大孔树脂对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璐  顾小红  陶冠军  汤坚 《食品科学》2005,26(8):327-331
选用7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吸附量和解吸率,通过筛选确定AB-8吸附树脂的吸附效果较理想,吸附量剃解析率分别为57.12mg/g和90.32%。通过进一步对AB-8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确定了试样溶液pH=3.43,上样浓度为3.6~6.0mg/ml,控制上样流速为1.5BV/h时,AB-8树脂对苯乙醇苷的吸附量较大。当采用40%乙醇水溶液作为树脂的洗脱液时,解析率达到94.15%,洗脱峰集中,无明显拖尾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活性炭孔隙结构及被吸附化合物的性质对吸附效率的影响,测定了纯丙酮气体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特性及不同结构活性炭对烟气羰基物的吸附效率。分别用Langmuir模型和D-R模型对活性炭上丙酮气体的吸附数据进行拟合,从模型拟合精度及吸附热预测角度对Langmuir模型及D-R模型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分析了吸附效率与模型参数间的关系以及模型参数与活性炭结构和被吸附化合物性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与Langmuir模型相比,D-R模型对活性炭上纯丙酮气体吸附数据的拟合相关系数更高,平均相对标准偏差更低,拟合结果更好。②由10-4-3型势函数计算得到活性炭上纯丙酮气体的理论吸附热为17.9 kJ/mol,吸附热较小,说明此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D-R模型吸附热预测值为15.8 kJ/mol,与理论计算值较为接近;Langmuir模型吸附热预测值为40.7 kJ/mol,比理论计算值偏大较多。③实现活性炭对不同化合物吸附效率预测的关键是对化合物吸附热的预测。吸附效率主要与吸附温度,活性炭的用量、孔容,化合物的分子量,碰撞直径和能量参数有关。通过分析吸附能可以推断孔径对吸附效率及吸附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木质素结构中含有芳环、脂肪族侧链和许多活性官能团,具有一定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能.工业木质素主要源于制浆造纸业的副产物,通过改性可以制备各种功能不一的木质素基吸附材料.本文综述了木质素的吸附性能和国内外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探索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LSA-10型树脂纯化大豆异黄酮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种树脂吸附纯化大豆异黄酮的性能进行对比,发现LSA-10型树脂最适合大豆异黄酮的纯化。通过对影响树脂吸附解吸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确定的工艺参数如下:上柱液浓度0.1mg/mL,上柱液pH值4~5,上柱量4.0BV,吸附流速1.5mL/min,静态吸附4h,然后用水洗去糖等杂质,再用75%乙醇作为解吸剂,解吸流速为0.7mL/min。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法是一种经济、快速、理想的分离大豆异黄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绞股蓝多糖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二级动力学模型、Boyd液膜扩散方程和Kannan-Sundaram颗粒内扩散方程,相关性均良好。该吸附过程为熵增加的非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速率主要由颗粒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蚕丝产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APEO)的高效监控检测,研究蚕丝纤维对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OPEO在蚕丝纤维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并且初始浓度越大,平衡速率常数越小,到达平衡的时间越长.OPEO溶液的温度越高,平衡速率常数越大.毛孔内扩散是...  相似文献   

12.
用HP20、S-8、AB-8、D101和X-5 5种大孔树脂对枸杞皮渣提取液中的类胡萝卜素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X-5树脂对类胡萝卜素组分在pH4,温度为45℃,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吸附率最大为421μg/g,选用乙酸乙酯做解吸剂,解吸率最大可达81.7%。上样液流速在1.5~4.5mL/min之间,树脂吸附可达8倍柱床体积(160mL),在此条件下需要洗脱剂用量为7.5倍柱床体积(150mL)的洗脱液可将类胡萝卜素洗脱下来。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25~45℃枸杞皮渣中类胡萝卜素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X-5树脂对类胡萝卜素的静态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  相似文献   

13.
大孔树脂吸附大豆异黄酮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比较 9种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性质 ,从中筛选出效果较好的LSA 8型树脂进行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的研究 ,得到该树脂在不同温度下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等温线和以大豆异黄酮原液浓度及时间为参数的吸附动力学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14.
日本Saga大学应用化学系科技人员用化学改性木素方法制备3种不同类型吸附胶:即交叉连接的木素酚、交叉连接的木素儿茶酚和交叉连接的木素焦罠酚。研究了这些木素基胶对黄金A u(Ⅲ)与其他金属混在一起的吸附性能,并与活性碳吸附性能作比较。结果表明:这3种新型木素基胶对A u(Ⅲ)更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可与活性炭相媲美,交叉连接的木素酚胶显示出对A u(Ⅲ)选择性吸附能力最高,还发现对其他金属的吸附几乎是惰性的。这3种新型木素胶和活性炭都能有效地作为吸着剂吸附Au(Ⅲ),并使A u(Ⅲ)还原成黄金元素,但是新型木素胶与活性炭之间存…  相似文献   

15.
大孔树脂纯化芦笋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素华  王正云 《食品科学》2006,27(2):182-186
选择6种大孔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对芦笋中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较优的芦笋黄酮吸附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B-8树脂对芦笋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Chitosan,CTS)是自然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其大分子链上含有较多的羟基、氨基等活性基团,已广泛用作各种载体材料.本文研究了壳聚糖对Ag+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壳聚糖对Ag+的吸附关系.pH值的提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均使吸附率增加,而较低温度下更有利于Ag+的吸附,初始Ag+浓度的高低对吸附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麦胚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6种大孔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对麦胚中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较优的麦胚黄酮吸附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B-8树脂对麦胚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介绍活性炭、树脂、矿物和废弃物吸附印染废水中染料分子的过程,并对三类吸附剂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对比。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其表面积和孔径大小有关,因其多孔的结构能够高效吸附染料分子,但其再生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树脂的吸附能力与其孔径大小和其上面的功能基有关,弱碱性的离子交换树脂能够高效吸附染料分子,染料分子也易从其上面洗脱,这有利于树脂的再生利用,但印染废水中的无机盐会对树脂吸附染料分子的过程产生抑制作用;矿物和废弃物的吸附能力与其孔径大小和染料分子的性质有关,天然矿物储量丰富,废弃物价格低廉,用其处理印染废水节约了成本,但矿物和废弃物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因条件调节不当会溶出,造成二次污染。通过比较三类吸附剂发现,利用天然矿物和废弃物处理染料分子不仅节约成本,还能利用自身的酶分解染料分子,实现再生,此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孔吸附树脂对香蕉皮多酚吸附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香蕉皮多酚的吸附和解吸性能。方法利用静态实验筛选出吸附和解吸性能较好的树脂,进行动态吸附与解吸研究。结果筛选出的DM-301树脂具有较好的动态吸附和解吸效果,确定吸附流速为2床体积/h,浓度为3mg/mL左右,乙醇洗脱浓度为70%。结论DM-301树脂适于香蕉皮多酚的吸附和解吸。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AB-8、S-8两种吸附树脂对染料木黄酮的吸附行为和洗脱条件。结果表明,在298K下,pH=8.0时,S-8吸附树脂对染料木黄酮吸附效果最佳;用乙醇做解析剂,其解析率可达97.50%;其热力学参数为:ΔH=35.9kJ/mol,ΔS=0.128kJ/mol·K,ΔG298K=-2.22kJ/mol。等温吸附过程服从Freundlich方程,表观活化能为33.9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