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坊水库溢洪道存在控制段漏水,泄槽底板及边墙裂缝,冲坑等问题,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设计拟对其进行加固设计。文章简要介绍了溢洪道的加固设计方案,并对加固后的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控制段稳定及应力、泄槽水面线及边墙高度、溢洪道边墙稳定及应力、泄槽底板抗浮稳定、挑流消能等进行了复核计算,计算结果均满足相关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枣木水库溢洪道侧堰、低堰、陡槽弯道、挑流消能等特点,结合模型实验成果,采用新的洪水标准,进行结构安全复核,对溢洪道安全作出评价,并提出处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窄河谷高水头大泄量溢洪道的挑流消能防冲设计中,挑坎体型的选择对消能防冲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如何解决挑射水流归槽、提高消能效果、减轻下游冲刷等均有很大难度。  相似文献   

4.
白虎潭水库大坝设计的溢流堰宽为42 m,而下游河道最大水面宽度不足30 m。在设计水位条件下泄洪时,上下游水位落差超过70 m。为寻求适合白虎潭工程的消能防冲方案,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的方法,分别从挑距、冲坑最深点距挑坎的距离和最大冲坑深度等方面,对5种不同的泄洪消能型式进行了试验研究,最终选定“台阶坝面+差动挑坎”联合消能的方案,很好地解决了溢洪道下游河道的消能防冲问题。 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福建省洋口水库水工溢洪道设计参数指标及布置的合理性,对该水库的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消流防冲、冲坑形态、河道冲刷等方面进行模型试验,并对挑流鼻坎体型参数进行优化,增加差动鼻坎,从而减轻下游河床冲刷。结果表明:溢洪道泄流能力达到设计要求,溢洪道流态稳定,鼻坎优化方案明显改善了消能效果,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结构设计优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子渡水电站溢洪道消能防冲试验研究 ,从消能防冲角度提出了大流量、宽浅式挑流消能溢洪道泄槽及消能工体型设计的较优方案 ,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郑庄分洪闸于1996 年汛期遇较大洪水, 发生异常现象。为此对该闸进行复核设计, 介绍辅助消能工、海漫长度、冲刷坑、防冲槽以及下游水位的水力计算,并对分洪闸设计中的单宽流量、消能防冲设计条件以及下游水位形成条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子渡水电站溢洪道消能防冲试验研究,从消能防冲角度提出了大流量,宽浅式挑流消能溢洪道泄槽及消能工体型设计的较优方案,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岳城水库溢洪道消能工采用三级消力池底流消能方式布置,溢洪道修建在第三纪粘土和砂壤土组成的软基上,且具有规模大、标准高、泄流能力强等特点,这给消能防冲设施工效及安全提出了高标准要求。溢洪道现状存在泄槽边墙高度不足、下游消能设施不完善等安全隐患,参考岳城水库安全鉴定的评价结论,提出了溢洪道"边墙加高+左堤固坡+下游防冲设施加固"的综合方案,水力学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成果表明,加固后的溢洪道消能防冲设施工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该文阐述了通过对太湖水库溢洪道进行模型试验,复核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由模型试验结果可知溢洪道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但鼻坎挑流挑距过短,水舌空中消能不充分,冲坑尺寸大,对下游产生严重冲刷.通过对挑流鼻坎挑角、反弧半径等体型优化设计,挑流形态明显改善,坝体及岸坡稳定不受影响,说明设计合理,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锦江水库溢洪道消能工的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锦江水库第二溢洪道消能工设计为例,针对溢洪道轴线与河道垂直,水流挑射入河床后,可能冲刷对岸并产生回流、壅高水位,影响其他建筑安全运行等情况,采取理论计算与水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找到了一种设置消力墙、预挖消能坑的综合消能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溢洪道挑流消能后的防冲问题,且节省了资金、经现场开闸放水测试,消能效果良好,对其他设施影响很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郭丽 《陕西水利》2014,(2):56-57
通过对刘家水库溢洪道的现状及工程地址进行分析,指出溢洪道存在的问题,并对原溢洪道侧槽泄洪能力进行复核,提出除险加固方案,分别对侧堰、侧槽、泄槽段及消能设施进行重新布置和设计,经计算复核,加固设计后的溢洪道达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实际的挑流工程中,既要保证挑流消能的局部冲刷不会影响坝身安全和岸坡稳定,同时又要求更经济的造价。为了在安全与经济之间取得平衡,综合考虑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的不确定性,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挑流消能进行了风险率计算,并分析了下泄流量、冲坑系数、洪峰消减系数等不确定性因素对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洪水不确定性时,挑流消能的风险有所减小,下泄流量、冲坑系数和洪水过程不确定性对挑流消能风险的影响比较显著。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罗志安  廖瑜 《人民珠江》2023,(S2):238-243
汤溪水库溢洪道采用挑流消能,但常规挑流设计冲坑深度较深,淘刷严重,边坡高度大,支挡费用高。为降低冲坑支挡难度,减少工程投资,结合冲坑段地质条件特殊,抗冲刷能力强的岩土层靠近挑坎的特点,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从水流形态和抗冲地质条件2个方面优化设计,采用前移挑坎位置、0°平射挑射角等措施可有效前移挑流水舌落点,在保证挑坎安全的前提下溢洪道冲坑冲刷深度大为降低。另外通过模型起挑流量试验,得出小流量下护坦无设置必要,大流量情况下无法保证护坦安全的结论,因此取消了原护坦设计。优化后冲坑两侧采用直径1.2 m的C35连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锚索支挡方式,冲坑底部不设置混凝土衬砌护底。方案节省了工程投资,降低了工程施工难度和风险,可以给其他工程带来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桥闸安全鉴定中消能防冲复核包括较多方面,其中包括消能防冲标准、消能防冲形式、特征水位及闸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消力池复核计算、海漫长度复核及海漫末端的河床冲刷深度复核等。以澄海莲阳桥闸为例较全面地阐述了消能防冲复核过程。  相似文献   

16.
掺气减蚀设施不仅能有效地减缓空蚀和磨蚀的发生,而且具有一定的消能作用.结合某水电站溢洪道的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溢洪道掺气减蚀工程措施的消能效果,并首次定量地计算了消能率.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高水头、大单宽流量溢洪道中每道掺气挑坎的消能水头为2~5 m,随着级数的增加消能水头逐渐增加.试验还表明,在满足掺气要求和水流流态平稳的条件下,尽可能多设置掺气设施不仅不会增加工程量,还可以降低泄槽因高速水流冲刷破坏的风险,而且有利于下游消能防冲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水布垭水利枢纽溢洪道采用挑流消能,最大下泄流量18 280 m3/s,泄洪落差171 m,泄洪功率3.1万MW.消能冲刷区环境地质复杂,左岸有大岩淌滑坡,右岸有马崖高陡边坡.岩层以泥盆系写经寺组砂页岩为主,岩性软弱,断裂构造发育,抗冲刷能力低.消能冲刷区采用两岸设置防淘墙而不护底的防护方案.防淘墙设计与施工方案研究了钻爆法开挖、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钻爆法开挖、锚拉洞加固方案;机械成孔(槽)、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经综合比较,采用了钻爆法开挖、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目前设计和施工均已完成.实践表明所选用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盐津桥水库工程设计时未进行水工模型试验,长期处于非正常洪水调度方式,灌溉及发电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且大流量洪水调度风险大等问题,采用FLOW-3D软件对大坝溢洪道泄流能力和消能防冲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初设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验证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的同时对大坝运行和泄洪安全进行了安全复核。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水力学计算基本吻合。校核洪水工况下,陡槽段边墙超高不满足泄洪要求,泄洪时会冲刷岸坡,危及对岸污水处理厂安全。分析成果可为已建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提供一定设计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下涧口水库溢洪道的现状及工程地质进行分析,指出溢洪道存在的问题,并对原溢洪道侧槽过水能力进行复核;提出除险加固方案,分别对侧堰、侧槽、泄槽段及消能设施进行重新布置和设计,并通过计算复核,加固设计后的溢洪道各个部位均符合工程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盐津桥水库工程设计时未进行水工模型试验,长期处于非正常洪水调度方式,灌溉及发电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且大流量洪水调度风险大等问题,文章采用FLOW-3D软件对大坝溢洪道泄流能力和消能防冲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初设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验证模拟方法可靠性的同时对大坝运行和泄洪安全进行了安全复核。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水力学计算基本吻合。校核洪水工况下,陡槽段边墙超高不满足泄洪要求,泄洪时会冲刷岸坡,危及对岸污水处理厂安全。分析成果可为已建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提供一定设计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