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双"大省,在实现双碳目标的约束下,形势紧迫、任务艰巨。本文在内蒙古能源消费结构以及GDP增长的基础上,测算了内蒙古中长期的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分析了其煤电在低碳约束下的中长期发展定位、规模和策略,以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发展路径。对其煤电中长期规划安排、优化电源结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低碳经济理论为依据,在基于结构减排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优化模型基础上,将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九大类行业所涉及的能源类别对应的碳排放量作为研究对象,以预期年碳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预期年碳减排目标、能源消费总成本、各行业能源消耗量等作为约束条件,运用传统线性规划数学方法,建立基于技术减排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优化模型。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在运用低碳技术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后,基于技术减排的优化方案2020年碳排放总量为959 817.17×104t,单位GDP碳排放为1.68 t/104元,较基于结构减排的优化方案降低了13.40%,表明相对于结构减排的优化方案尚具有一定的碳减排空间,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2005~2013年广东省能源平衡表为数据源,采用IPCC推荐方法计算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结合LMDI方法,分析了人口规模、经济发展、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对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得出了:1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稳定"转变的态势,碳排放强度呈现较稳定的线性下降态势;2经济发展是促使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的降低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此研究结果对掌握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制定碳减排政策和实现低碳省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消费规模和碳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选取1965~2014年我国碳排放与历年经济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揭示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构成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反之,碳排放增长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即碳排放的增长或减少并不意味着经济的增长或放缓。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据了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经济增长必然靠化石能源消费增长来推动,相应带动了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仍将占据我国能源消费的绝大部分。鉴于此,要加强政策扶持,促进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强结构调整,实现低碳生产和能源多元化发展;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技术。  相似文献   

5.
低碳发展下的大气污染物和CO2排放情景分析-上海案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国民经济正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由于能源技术相对落后,能源加工及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使得我国能源供应面临巨大压力。为探索低碳发展对能源环境的影响,以上海为例,利用LEAP模型对“零方案”情景(BAU)和低碳发展情景下的能源消费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低碳发展不仅可有效缓解能源供应压力,明显遏止本地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而且可减缓CO2排放增长速度。上海案例研究结果显示,低碳发展与末端治理相结合,2020年上海市的能源消费总量将比基础情景减少18%,常规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状况也得到改善,CO2、SO2和PM的排放总量分别比基础情景下2020年的排放量减少了20%、72%和78%。低碳发展对我国中长期能源环境建设具有显著的多重正效应。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之一,能源消耗量、碳排放量大,研究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推进举措,对实现高质量的区域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构建了京津冀地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模型,设置基准情景和加速情景,对2020~2060年京津冀地区能源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其次基于京津冀区域中长期能源演化路径,对京津冀区域电力发展情况进行整体分析,综合考虑供应侧和需求侧资源,得出满足规划要求的能源电力供应结果。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终端能源消费总量2040年前达峰,碳排放2030年前达峰,北京和天津能源消费总量将率先于2035年前后达峰,河北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将于2039年左右达峰。  相似文献   

7.
2010~2020年我国能源和电力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中国能源》2010,32(5):16-19,47
本文对我国2015及2020年能源、电力消费以及碳排放强度进行高中低三种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中方案和低方案能够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目标,而高方案要实现该目标,必须将人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降至0.6左右;2020年,低碳能源发电量比例有望提高至29%~43%,核电装机比例能达到5%左右;在2010~2015年期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增量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增量。  相似文献   

8.
吴乐丕 《上海节能》2023,(5):546-55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在对上海“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工作历史沿革和存在问题开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实践优势和政策优势,提出上海率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技术路径和试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节能与环保》2017,(11):26-29
<正>煤电清洁发展主要是指提高煤电发电效率,减少碳排放强度;控制煤电大气污染、水污染,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废水的排放;推进清洁生产,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的措施和成效。煤电在我国地位特殊近十年以来,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快速提高。2016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34.6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43.6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生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昆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昆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建立了因素分解模型,并应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方法(LMDI)对昆明市2005—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情况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表明:现阶段昆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经济产出规模,其贡献率达到155.76%;而能源效率仅次于经济产出呈现负效应,其贡献率为-87.68%;其它表现为正效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其贡献率分别为14.36%、13.42%、4.13%.“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及发展碳汇项目是昆明市二氧化碳减排的重点任务,为昆明市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协调好能源、经济和碳排放三者的关系意义重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为此,基于我国1990~2013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数据预处理以消除不平稳性,并进行相关性检验。将处理后所得数据进行稳定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测算三者之间的冲击效应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3年间,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三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碳排放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短期内受到碳排放的冲击影响较大,三者的主要贡献因子均为碳排放。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大科研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强化低碳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明莉 《中外能源》2013,18(6):93-98
以计算得出的安徽省2000~2011年的碳排放量为依据,运用EKC模型对该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安徽省碳排放量以及人均碳排放量都在人均GDP为25659.31元时达到理论峰值(极值点),分别为10570×104t和1.54t。安徽省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环境库兹涅茨二次曲线特征。为了进一步揭示影响安徽省碳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又利用LMDI模型对该省碳排放增长中的总效应、生产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强度效应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引起安徽省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规模效应,强度效应对碳排放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结构效应对碳排放影响不大。鉴于此,建议安徽省应按照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低碳经济理念,调整投资和消费方向,加大对先进节能技术的倾斜性投资,优先选择低碳产业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大力度优化能源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比重,努力保持非化石能源比重的持续增长态势;发展碳汇项目,促进碳吸收;鼓励新能源、新技术的科技创新,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区域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人口数量的持续膨胀,山东省工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工业能源消耗量迅猛增加,碳排放量日益严重。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得出工业总产值、工业能源强度和工业能源结构是山东省工业碳排放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能源强度的增大、能源结构的增长和工业总产值的增加均导致工业碳排放量的增加。在此基础上,设定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超低碳情景三种情景模式,运用情景分析法预测山东省2015~2040年工业碳排放量走势,三种模式下年工业碳排放量均不同且峰值出现的时间和大小也不同,但总体变化趋势均呈倒U形曲线特征,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观点相一致。可以说,超低碳情景是山东省未来最具前景的工业碳排放发展模式,但受工业经济发展现状限制和能源现状制约,山东省选择低碳情景模式较为现实。建议山东省应注重调整工业能源消费结构,走能源多元化道路;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工业用能管理;建设工业生态园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碳达峰""碳中和"的整体愿景,给福建省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结合福建省"十四五"规划以及未来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近中期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在摸清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碳汇能力、非化石能源资源禀赋进行了摸排,并相应开展碳减排空间研究;最后根据上述碳减排研究成果,从促进碳减排、协助能源系统稳步转型的角度,提出福建省未来能源产业、电源、电网、交易等能源发展机制及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巴黎气候行动规划2050”提出了巴黎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文章选择巴黎碳中和战略实施路径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资料和规划文本,分析巴黎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现状,2050实现碳中和的规划目标、路线图及措施实施情况,对北京能源转型提出了建立中长期碳减排情景模型、能源领域率先低碳转型,推动重点领碳减排,加强与国际城市的交流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筑领域是我国城乡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当前建筑领域能耗和碳排放持续增长,并且面临着建筑寿命较短、能源结构不够低碳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将逐步提升,带来建筑领域能耗和碳排放的进一步增长,同时建筑领域面临的形势将发生新的变化。为此,针对我国建筑领域低碳发展,本文提出"十四五"期间的四点思路和六条路径,以及建议实施的四个重点行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阐释了北京市碳排放尽早达峰的经济社会基础,提出了北京市已经率先实现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均能耗量达峰;通过KAYA公式自上而下分析了北京市未来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描绘出各领域低碳政策路径图,指出北京要实现低碳领先发展,必须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高精尖化和非首都功能疏解(控制人口和城市规模)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形成持续减碳的良性绿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致读者     
携手节能30载共创低碳新时代2015全新改版为全面适应新常态下的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趋势,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政府将通过强化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推动重点领域区域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动员全民参与、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等八个方面开展的工作",实现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目标,进一步体现《上海节能》杂志的  相似文献   

19.
曹佳 《中国能源》2023,(6):5-13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对我国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能源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增长转变,消费和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能源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展望中长期,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能源发展新动力不断积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稳步发展、体制改革深水前行,能源消费增速逐步放缓,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能源消费总量预计2030年达到60.5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25%以上,之后能源消费进入峰值平台期,预计2060年能源消费总量降至56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80%。  相似文献   

20.
低碳城市是低碳发展的热点方向,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用以衡量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基本单元,同时是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文中首先对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的特征和现状进行梳理,得出我国较发展国家存在发展水平和能源效率低等问题,同时也提出我国的发展方向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进一步从能源、交通、建筑三方面,对现有的碳排放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并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碳减排策略,从而实现低碳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