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型稀土矿品位空间分布的准确估算是注液、收液工程和方案设计的关键。本文采用交叉证实法讨论了泛克里格法的六种变异函数、三种漂移函数的计算精度,考虑到离子型稀土品位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基于勘探孔位置,采用沃罗诺伊图法对开采区域进行分块,根据交叉证实法分析每一分块的最优变异函数和漂移函数,建立了离子型稀土品位空间分布和储量计算的变异函数自适应选择算法。结果表明,漂移函数对于计算结果影响较小,即稀土品位在空间上可以视为平稳变量;当整个矿块选择一种变异函数时,球状函数精度最高;相比选择单一的球状函数为变异函数,自适应选择算法的精度分别提高7.14%、5.45%、5.13%和8.45%。本文的方法可以为离子型稀土的开采提供高精度的稀土品位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随着数字矿山的迅速发展,地质统计学在数字矿山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建立稀土矿数字化矿山,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稀土矿储量及参数进行验证,建立变异函数模型,对稀土实验模块分别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和距离幂次反比法进行储量计算分析,最终两者计算结果和原始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从此稀土实验模块得出普通克里格法计算储量更加合适。通过准确对比分析得出,地质统计学不仅能在有色金属矿储量计算使用,而且在稀土矿储量计算中也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稀土资源极为丰富,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北方有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即氟碳铈镧矿。南方有江西的离子型稀土矿和广东的独居石、磷钇矿。内蒙的稀土矿以储量居一著称于世;江西的稀土矿则以其固有的特点引人注目。南北两矿在国际市场均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本文着重研究江西稀土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这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江西稀土资源是有重要意义的。笔者从一九八○年开始从事对外经济和技水合作等工作,并参加了首次将江西的稀土矿产品及其加工品打入国际市场的工作。通过七年来与日本、美国、法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的稀土生产厂家、贸易界  相似文献   

4.
《稀土》2016,(4)
在扎鲁特旗大型超低品位钇族稀土矿床矿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散射线本底标准法为理论依据,推导出了低品位钇族稀土矿X-荧光预选中矿石品位的最佳表征方式—"峰背比法"。研究表明,矿块的峰背比值与其中Y_2O_3的含量有良好的一元线性关系。在采用峰背比值作为矿块中稀土含量高低的表征方式的前提下,原矿经荧光预选后可获得Y_2O_3品位为1.52%,回收率为80.52%,Ce_2O_3品位为1.17%,回收率为82.23%的精矿,预选精矿中Y_2O_3含量完全达到原生稀土矿最低工业入选品位要求。  相似文献   

5.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多年来采用以硫酸铵作为浸矿剂的原地浸出工艺开采,氨氮污染问题凸显;近年来开发出以硫酸镁替代硫酸铵作为浸矿剂的绿色无铵开采新工艺。为研究新型无铵开采工艺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分别选取全覆式离子型稀土矿块和裸脚式矿块设置测试样方和对照样方,测定典型植被芒萁的叶绿素含量和覆盖度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研究表明,受注液影响的样方和周边未受影响的对照点的植物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差异,说明无铵绿色开采工艺对不同类型的离子型稀土矿山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在可以接受范围内,验证新开采工艺在不同类型稀土矿山的环境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浅析原地浸矿开采的离子型稀土矿山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紫彬  蔡昶  袁宪强  王强 《稀土》2013,(4):99-102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所特有的稀土矿床,多采用原地浸矿工艺开采。近年来,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伤害。本文结合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山多年开采经验,对生产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做出分析,并提出部分整改建议,为离子型稀土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离子型重稀土矿中大部分稀土以离子态吸附在铝硅酸盐粘土类矿物上。基于离子态稀土的可交换性,可采用淋洗交换法,从这类矿物中回收稀土。目前工业生产上普遍采用硫酸铵(早期用氯化钠)作洗提剂和草酸作沉淀剂的生产工艺。由于离子型重稀土矿中钇是丰值元素(钇的配分高达60%以上),且用途广、价值高,混合稀土产品又以钇含量高低来分级计价,因此研究该类型矿在洗提过程中钇的分布和草酸沉淀时钇的行为,将有助于提高钇的收率和含量。本文研究了用硫酸铵和氯化钠作淋洗剂,从离子型重稀土矿中洗提稀土时钇的分布情况,和络合剂的存在对洗提钇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影响钇沉淀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广西离子型稀土资源丰富,矿源体以花岗岩类、火山熔岩类为主。火山岩风化壳离子型稀土矿床在广西分布广泛,赋矿地层为凝灰岩、流纹岩等,其结构构造及稀土配分与花岗岩存在差异性。本文以广西崇左六汤山矿区火山熔岩离子型稀土矿为例,开展矿区地质特征和矿石性质的研究,摸清该矿区稀土矿地质特征和矿石品质。通过采取新型网度布井采矿技术、HPDE膜防渗漏收液技术,对原地浸矿工艺技术进一步优化,探索出适合火山熔岩类离子型稀土矿适应性强、资源利用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的绿色高效开采工艺。经工业开采实践,获得了合格的稀土矿产品及理想的工业指标:矿山稀土采矿回收率达到91.30%,稀土矿选矿回收率为93.08%,综合回收率达到81.5%,且矿山复垦恢复率达到90%以上。此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效果,对广西乃至国内开采此类矿床的提供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富有世界上罕见的稀土资源,已探明的工业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矿物种类多构成了我国稀土资源的特点。七十年代初,在我国江西省首次发现了离子型稀土矿,这是我国独有的一类新型的矿物资源。其后,在我国南方的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诸省都相继发现了离子型稀土矿。这类矿床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壳中,其矿物成因目前尚未定论。一般认为主要是由含稀土的花岗岩在特定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种离子型稀土矿的浸矿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无氨电解质作为浸矿剂,对矿物进行渗滤浸出,使浸矿剂中的阳离子与被吸附在载体矿物表面上的"离子相"稀土发生交换,形成可溶性的稀土化合物而进入到溶液中。将离子型稀土矿装入浸矿交换柱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传统矿产储量估算方法的特点,以平行断面法为切入点,对矿产储量估算系统原理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矿块体积和矿石储量计算方法。通过某铜矿山为例,介绍了在DIMINE矿业软件中应用平行断面法进行品位估计和储量计算的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浸矿对离子型稀土矿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分别对浸矿前后的稀土矿样做直接剪切试验,根据库仑定律求出稀土矿的抗剪强度指标,结合颗粒筛分试验,分析浸矿对离子型稀土矿颗粒粒径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浸矿发生的离子交换反应改变了离子型稀土矿颗粒的成分、粒径和级配,进而改变了稀土矿区的强度等力学性质;浸矿使稀土矿黏聚力降低50%左右,内摩擦角约增加15%,级配变差。本文的研究将为稀土开采中的边坡稳定和浸矿后尾矿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稀土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10多个省(自治区)。矿床类型有原生矿、砂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主要矿物有氟碳铈矿、离子型稀土矿、独居石、磷钇  相似文献   

14.
针对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中的再吸附问题,进行了实验室条件试验,探讨了离子型稀土矿再吸附存在的条件,提出避免离子型稀土矿浸出再吸附的措施。结果表明稀土母液与稀土矿相互接触越充分,再吸附效果就越好;母液稀土离子浓度升高或母液液固比增大,会使稀土矿再吸附量增大;母液中阳离子离子交换能力大于稀土离子,会抑制稀土矿再吸附,交换能力小于稀土离子,会促进稀土矿再吸附;pH值升高再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同时,为避免浸出过程再吸附,应该选择合适的浸取剂浓度与液固比。  相似文献   

15.
对于离子型稀土矿体的原地浸矿,渗流是稀土离子浸出率和浸矿周期的重要控制因素,成为提升浸出效率的关键。本研究以赣州龙南足洞稀土矿块为柱浸实验对象,以硫酸镁溶液作为浸矿液,利用核磁共振、EDTA容量法和数据拟合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镁溶液浸矿对离子型稀土矿体孔隙结构、稀土离子浓度及溶液浸出速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原地浸矿过程孔隙结构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清水浸矿过程对矿体孔隙结构的影响较小,并有少部分大孔隙矿体向小孔隙矿体转变;而硫酸镁溶液浸矿过程对矿体孔隙结构的影响较大,矿体孔隙率先由大孔隙向小孔隙转变,再由小孔隙向大孔隙转变,并且表现出阻碍浸矿液渗流的特点,浓度越大,阻碍作用越显著。最后分别拟合了各硫酸镁浸矿组的浸出稀土离子浓度与平均浸出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稀土》2016,(3)
渗流问题和边坡稳定性问题是离子型稀土矿床原地浸矿工艺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而颗粒粒度分布被认为是土壤最基本的物理性质之一,对土壤水流动、溶质和颗粒迁移以及水土流失等起关键作用。通过浸矿实验、筛分分析和激光粒度分析研究了离子型稀土矿石颗粒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离子型稀土矿石颗粒粒度分布受成矿母岩、风化程度、水土流失和颗粒垂向迁移、原地浸矿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呈如下变化规律:(1)当成矿母岩为中、粗粒结构,且石英含量高时,稀土矿石颗粒易呈双峰式粒度分布,即微粒组分(0.2 mm)和中、粗粒组分(2 mm)含量较高,细粒组分(0.2 mm~2 mm)含量相对较低,原地浸矿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颗粒垂向迁移,并易诱发滑坡灾害;(2)受风化程度和颗粒垂向迁移的影响,稀土矿石微粒组分的含量随深度增大常呈先升后降的抛物线形态;(3)原地浸矿活动可促进稀土矿石的进一步风化,并加剧较细颗粒的垂向迁移,从而影响稀土矿石颗粒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重要的优势资源一氟碳铈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我省凉山州冕宁县和德昌县大陆槽一带。根据近两年来地质勘查队伍相继对我省稀土矿产资源进行勘察情况表明,我省稀土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为6579.24万吨,稀土氧化物(REO)为207.49万吨,平均品位3.2%,稀土氧化物(REO)远景储量已近400万吨。其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位,而作为独立成矿的氟碳铈稀土矿,则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高效、绿色开发某离子型稀土矿,经现场勘查矿山开采地质条件,选取某试验矿块开展原地浸矿工艺试验。配置浸矿剂浓度1%~2%,固液比1:0.33,注液网度为2m×1.5m,收液方式以集液沟收液为主、导流孔收液为辅。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矿块回收离子型稀土28.71t(REO),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为该矿区推广原地浸矿工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以来,稀土价格暴涨暴跌,企业利润锐减,行业发展再次受阻。面对产能过剩、黑色产业链猖狂和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国家和稀土行业人士必须正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我国的岩矿型(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山东微山湖和四川凉山等地区;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两广等南方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世界上最具价值且便于开发的稀土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稀土工业迅速发展,稀土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取得较大  相似文献   

20.
离子型稀土矿性质复杂,当前所采用的原地溶浸工艺适应性不强、影响因素较多,为揭示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溶浸过程影响机制,探寻溶浸过程优化调控方法,本文以江西龙南足洞风化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柱式溶浸法模拟原地溶浸工艺过程,开展离子型稀土矿溶浸过程影响规律研究,考察浸出过程各工艺因素对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效率的影响以及稀土原矿浸出前后的物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调控离子型稀土矿浸出过程原矿含水量4%、矿层高度43 mm,浸出剂浓度4%、浸出剂溶液p H值5.0、浸取过程固液比1.0∶0.8、浸取剂流速5 ml·min-1为最佳浸出条件参数,在原矿REO总量为0.078%的情况下,可获得浸出率为92.87%的稀土母液,母液中稀土平均浓度为1.73g·L-1,效果良好。稀土离子在浸出过程中与浸出剂的电解质NH+4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稀土离子被交换浸出,而阳离子电解质NH+4则保留在浸渣中,整个浸出过程未生成其他新的物质,没有改变离子型稀土矿原有的晶型结构,不会影响稀土离子的渗流溶浸,有利于离子型稀土矿的绿色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