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带状还田对当年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为黑龙江省黑土区秸秆还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黑龙江省高纬度寒区开展,于2022年春季设置秸秆离田(CK)、整株秸秆带状还田(T1)、粉碎秸秆带状还田(T2)和粉碎秸秆配施有机肥带状还田(T3)4个处理。结果表明:短期内,秸秆带状还田不同模式对土壤养分指标和玉米产量构成指标有不同影响,与CK相比,T3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7.62%和9.75%,电导率减少9.21%,玉米穗长增加8%以上,行粒数增加6.98%,单棒重增加23.61%,产量增加24.05%。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发现秸秆不同带状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影响的权重高于其他养分指标,对玉米产量构成指标影响较大的是单棒重、穗长和百粒重;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与玉米单棒重、穗长和百粒重呈正相关性,而土壤电导率与玉米单棒重、穗长和百粒重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腐植酸》2021,(1)
正为明确膨润土-腐植酸型改良剂对西辽河平原灌区沙质土壤NH3挥发和N2O排放、玉米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设置不施氮肥且不施改良剂(CK)、只施改良剂(30 t/hm~2,B0)、只施纯氮(160 kg/hm~2,N0)、改良剂与纯氮配施(30 t/hm~2、160 kg/hm~2,NB)和改良剂与纯氮配施(60 t/hm~2,160 kg/hm~2,  相似文献   

3.
以腐植酸控释掺混肥为基肥,研究了小麦秸秆还田下配施不同用量有机物料腐熟剂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等的影响,并筛选适宜的添加量。结果表明:同等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配施不同用量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均可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对照相比,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为2、4和6 kg/667 m~2时,水稻的经济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68%、8.96%和7.17%,即有机物料腐熟剂添加量为4 kg/667 m~2时增产效果最显著。此外,添加不同用量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因此,秸秆还田配施适宜用量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可加速秸秆降解,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最终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研究豫东潮土小麦适宜施氮量和控释氮施用比例。结果表明:小麦适宜的施氮量在210~285kg/hm~2,以施氮285 kg/hm~2的小麦产量和效益最高;小麦产量随控释氮比例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以40%控释氮质量比例、施氮量210 kg/hm~2的处理较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秸秆还田及秸秆还田配合施钾对三大土壤类型土壤中钾的盈亏影响 ,结果表明 ,潮土和褐土区中小麦 玉米轮作制下 ,施钾配合秸秆还田 (NPKM)处理 ,能够保持整个周期循环中钾的平衡 ,归还率达 10 9.1%~111.9%。其中每年还田的小麦秸秆可以提供 2 2 6 .5~ 2 6 1.0 kg/ hm2钾的归还量。而不实行秸秆还田的施钾处理(NPK处理 ) ,钾归还率为 95 .2 %~ 97.1%。在砂姜黑土区小麦 大豆轮作制度下 ,即使小麦秸秆不还田 ,仅施用化学钾肥 ,亦能维持小麦大豆轮作周期钾素的平衡。施钾配合秸秆还田 (NPKM)处理 ,钾归还率达 14 2 .0 % ,施钾且秸秆不还田 (NPK)处理钾归还率达 119.9%。主要是大豆不象玉米那样带走较多的钾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在驻马店市地力为中、低水平的砂姜黑土上进行冬小麦田间试验,研究控施尿素在小麦上一次性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产量最高的为控释尿素A(一次性基施处理),达到7 500.4 kg/hm~2和8 145.1 kg/hm~2,与等氮量处理相比提高了180.1 kg/hm~2和224.9 kg/hm~2;在最佳施氮量的基础上减施20%的氮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总体表现为不降低冬小麦产量,降低了施肥次数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新型控释氮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控释期的2种控释氮肥(CRU40、CRU90)与尿素(CU)配施对水稻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量、分蘖数、产量;施氮量从195 kg/hm~2降至165 kg/hm~2时,水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施氮量为165 kg/hm~2且m(CU)∶m(CRU40)∶m(CRU90)为5∶3∶2时,水稻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9 325.9 kg/hm~2、57.01%、20.37 kg/kg,同时对磷钾的吸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腐植酸》2021,(2)
正2018—2019年通过裂区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类型和黄腐酸(FA)用量对土壤无机氮和棉花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氮肥包括控释尿素(CRU)和尿素,分别配施90、180和270 kg/hm~2的FA。主区为氮肥类型,次区为FA用量。结果表明:FA 180 kg/hm~2处理的棉花皮棉产量比FA90kg/hm~2和FA 270 kg/hm~2处理高5.2%~8.6%;适量的FA处理显著提高了棉花叶片SPAD值(叶绿素相对值)、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  相似文献   

9.
《腐植酸》2017,(1)
<正>本试验在2011年雨季白沙瓦农业大学农场进行,2011年6月30日把玉米(品种Azam)播种在水分适宜土壤上,试验在播种期添加腐植酸,设3个浓度(1.5、3、4.5 kg/hm~2),分别在播种期、4~5叶期和孕穗期各添加1/3的氮量,设4个水平(80、120、160、200 kg/hm~2);不加腐植酸和氮素的为对照处理,试验为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每个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控释尿素在小麦作物上一次性施肥技术,在地力为中低水平的砂姜黑土上开展了冬小麦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个试验点冬小麦产量最高的处理均为控释尿素全部一次性基施,产量分别达到7336.0kg/hm~2和7816.5kg/hm~2;在最佳施氮量的基础上减施20%的氮肥,冬小麦产量下降,说明与习惯施肥相比,减施氮肥存在减产风险。  相似文献   

11.
腐植酸功能性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普通尿素为对照,在不同施氮量和施肥次数条件下,探究腐植酸功能性肥料(腐植酸尿素)在太湖流域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在常熟推荐施氮量255 kg/hm~2情况下,腐植酸尿素分两次施用的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高于普通尿素分两次和三次施用,水稻产量分别增加了8.75%和5.06%,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了10.18%,但在高施氮量和低施氮量时,水稻产量低于相应普通尿素处理,但差异不显著;腐植酸尿素处理降低了稻田田面水铵氮浓度,从而降低氮素向大气(主要以氨挥发途径)和水体(主要指径流)迁移的风险。因此,腐植酸尿素在太湖流域高产水稻田上选择适宜施氮量255 kg/hm~2具有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小麦、玉米及蔬菜优质高产高效平衡施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农作物高产优质施肥技术的田间试验研究情况。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在氮磷肥配施时(N270kg/hm2、P2O5120kg/hm2),K2O最佳用量为180kg/hm2,小麦最高产量达6880kg/hm2;玉米在氮磷肥配施时(N225kg/hm2、P2O5120kg/hm2),K2O最佳用量为180kg/hm2,玉米最高产量达7640kg/hm2;萝卜在氮磷肥配施时(N300kg/hm2、P2O5225kg/hm2),K2O最佳用量为300kg/hm2,萝卜最高产量达79860kg/hm2;白菜在氮磷肥配施时(N300kg/hm2、P2O5225kg/hm2),K2O最佳用量为300kg/hm2,白菜最高产量达95050kg/hm2。  相似文献   

13.
2014—2015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了5%阿维菌素水乳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情况。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73~2.25d和1.65~2.76 d。施药量为15~22.5 g/hm~2,施药2~3次,阿维菌素在玉米植株中的残留量≤0.16mg/kg,而所有青玉米、熟玉米和土壤样品中均无阿维菌素检出(0.01 mg/kg)。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研究新型腐植酸氮肥对玉米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和分配、氮肥在土壤中分布以及损失的影响,为促进新型肥料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定装置,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CK1(不施氮肥)、CK2(普通尿素N 225 kg/hm~2)、HA1(脲基活化腐植酸氮肥N 225 kg/hm~2)、HA2(常规掺混腐植酸氮肥N 225 kg/hm~2)。分别采集  相似文献   

15.
《腐植酸》2020,(3)
正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冬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施和配施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和效益;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1800 kg/hm~2和习惯施肥量30%+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12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东北春玉米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 kg/hm2和12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肥(11-2-3,w(有机质)≥15%)的有机氮与无机氮的配比符合玉米的生长需求,同时确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最佳施用量为500~625 kg/hm2;玉米收获后土壤的速效钾降低,受气候干旱的影响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变化无规律。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两地试验研究控释尿素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处理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以控释尿素80%+普通尿素20%处理最好,两点的产量分别为9 989.8、9 995.6 kg/hm~2,较同等氮素用量的普通尿素100%处理分别增产16.2%和16.1%;控释尿素配施普通尿素处理均能提高氮肥利用率,比控释尿素处理提高6.7~1.8个百分点,比普通尿素处理提高12.3~4.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南阳德润公司复肥厂利用对辊冷压造粒设备,开发出碳铵基小麦专用肥,取得了明显的施用效果。1氮、磷、钾比例参数的确定小麦生长期长,需肥量多,每生产100 kg小麦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N 3 kg、P2O51.25 kg、K2O 2.5kg。小麦不同产量水平适宜N、P比与施氮量见表1。表1小麦不同产量水平适宜氮磷比与施氮量667 m2产量水平/kg适宜经验m(N)∶m(P2O5)667 m2产量水平/kg施N量/kg<200 1∶1<300 9~11200~400 1∶0.5 300~400 12~14>400 1∶0.25 400~600 14~16全县土壤平均碱解氮为56 m g/kg,速效磷为16m g/kg,速效钾为125 m g/kg。与大田作物地力分…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云南省保山区域冬早大棚辣椒施肥存在着偏施氮肥、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的现象,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料效应,应用Excel相关功能建立肥料效应函数模型,通过频率分析得到高产优化施肥组合方案。大棚辣椒目标产量大于53 000 kg/hm~2的优化施肥组合方案为纯N 568.9~631.9 kg/hm~2,P_2O_5242.7~321.3 kg/hm~2,K_2O 684.6~794.8 kg/hm~2,氮磷钾施用质量比为1.00∶0.47∶1.23。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大棚辣椒产量,氮肥效应达极显著水平,磷肥和钾肥效应达显著水平,效应排序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和氮钾的交互效应为显著正效应,纯N用量在175.0~425.0 kg/hm~2时,辣椒产量随着P_2O_5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增幅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纯N用量在175.0~573.7 kg/hm~2时,钾肥效应趋势与磷肥一致。在高施氮量情况下,辣椒产量随着磷肥或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侯格平  索东让 《磷肥与复肥》2006,21(5):73-74,76
在河西灌漠土上连续22年进行的土壤肥力及施肥效应长期定位试验,以及连续4年的小麦、玉米作物定位连作试验表明:不施钾条件下种植小麦/玉米带田,土壤速效钾(K)年均减少10.8~17.8 m g/kg,缓效钾(K)年均减少101~116 m g/kg;连续单施有机肥75 t/hm2,速效钾、缓效钾年均减少8 m g/kg和48.3~70.3 m g/kg;连施化学钾素(K2O)62~187 kg/hm2时,速效钾年均减少2~12.8 m g/kg,缓效钾年均减少24.3~77.5 m g/kg;有机肥和化学钾肥配合施用,缓效钾年均减少6.8~67.3 m g/kg,速效钾当年减少幅度很小,高钾处理土壤速效钾还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