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琳  王小霞  魏皓  张东 《水力发电》2006,32(2):71-74,82
在库水位为210.18~210.28 m之间时,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1号孔板泄洪洞泄洪情况下多级孔板水流空化特性进行了原型试验。对弧形工作闸门在连续开启过程中各级孔板水流噪声的频谱分析发现,闸门孔口相对开度e/a为0.9时,第二级和第三级孔板处水流噪声声压级突然增加10 dB以上,表明开始出现空化水流,相应三级孔板的水流空化数分别为5.85、5.65和5.03,该结果与考虑缩尺影响修正后的模型试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孔板泄洪洞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向桐  刘宗仁 《人民黄河》1995,17(6):17-21,25
小浪底工程在世界上首次将导流洞设计改建成140m高水头孔板泄洪。孔板泄洪洞由龙抬头段,孔板消能段,闸室前渐变段,中间闸室,闸室后洞身段,出口挑流段等部分组成,其中孔板消能段是泄洪洞的核心部位,设三级孔板消能。文中详细介绍了孔板泄洪洞的特点,孔板型式,消能原理,体形设计,结构设计以及为减少负压和防止水翅冲击弧形闸门支铰等难题而进行的创新设计。结合设计,给出了泄洪洞各组成部分的结构计算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3.
公伯峡水电站导流洞改建为旋流泄洪洞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小公伯峡水电站右岸泄洪洞改建施工风险,从技术,经济,地质、施工以及公伯峡水电站目前的实际出发,对原龙抬头泄洪洞方案,竖井旋流方案,水平旋流泄漏洞方案等进行了对比试验,并重点研究了水平旋流泄洪洞方案在公伯峡水电站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平旋流泄洪洞方案消能率高,运行工程投资较省,技术经济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孔板泄洪洞脉动压力特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量测多级孔板泄洪洞点脉动压力的沿程分布,论证了脉动压力振幅概率分布的正态性和最大振幅取值范围。由于最大脉动压力可达孔口流速水头1.2倍,最大脉动压力强度系数高达30%,因此在研究孔板洞空化问题时必须考虑脉动压力。  相似文献   

5.
小浪底水利枢纽孔板泄洪洞改建施工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大坝施工期间的 3条导流洞在完成导流任务后 ,通过以龙抬头的形式抬高进水口高程 ,回填封堵导流洞在进水塔基础范围内的部分 ,在龙抬头和中闸室之间设置孔板环以及缩小中闸室过流断面等施工方法 ,有效地解决了导流洞重复利用所遇到的高水头、高流速问题 .  相似文献   

6.
小湾水电站大型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针对小湾水电站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洪特点,通过大量的优化试验研究,将旋流竖井式泄洪洞技术应用于小湾水电站导流改建工程,并提出适合工程特点的体形布置形式,解决了下游高水位淹没泄洪洞出口的技术难题。研究表明,这种旋流竖井式泄洪的消能效率可达90%左右,涡室与竖井的水流流态比较平顺,压力分布分理,导流洞内水流速度低于20m/s,不失为高水头、大流量条件下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小浪底工程2号孔板泄洪洞孔板段压力特性原型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充分论证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2号孔板泄洪洞的可靠性,对其在上游库水位247.9m左右及100m级工作水头下的孔板段压力特性进行了原型观测分析。原型观测与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加深了对孔板泄洪洞消能机理及运行特性的认识,为孔板洞在更高库水位下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碧口水电站排沙洞两级孔板消能效果及空化特性的研究成果。原型观测表明,两级消能孔板总的水头损失达原水头的30-45%,其消能效果是显著的,浑水时消能孔板初生空化数的量级接近于4.0。在孔板设计时,需认真考虑由于设置孔板引起的水流空化问题。试验说明,与清水相比,水流挟沙后对消能和防止空化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涡室-竖井内消能系统,用内设阻涡坎的涡室连接泄洪洞和竖井,带盲洞的消力并连接竖井和导流洞。探讨了涡室-竖井内消能系统中的流态、边壁时均压力、脉动压力、消能率、消力井尺寸与消能率之间的关系和消能机制等水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孔板泄洪洞初生空化数的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解析方法得到了孔板泄洪洞中最小压力系数Cpmin的表达式;给出了计及压力脉动及水中含气量影响的初生空化数的半径验关系式;对孔径与管径比为0.69时在不同管径及流速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它们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1∶30的水工模型对吉音水利枢纽竖井旋流泄洪洞的水流流态、压力分布、流量系数等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进水口溢流堰末端增设掺气坎对进水口及竖井内流态及通气孔风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溢流堰末端增设掺气跌坎有利于减小溢流堰面的负压、防止空蚀破坏、简化进口体型设计,且有利于泄洪洞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大型泄洪洞高速水流的研究进展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军  张东  刘之平  范灵 《水利学报》2006,37(10):1193-1198
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洞内高速水流问题主要问题之一是水流空化引起过流表面空蚀。几个实际工程泄洪洞发生空蚀破坏的实例表明反弧段下游一定范围是容易发生空化空蚀的敏感部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反弧段内的水流流速高,流态复杂,在水流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程压力梯度大,水流掺气条件差,缺乏有效的掺气保护。掺气减蚀是解决泄洪洞过流表面空蚀的有效措施,对水流进行三维掺气的减蚀技术有了较大进展。“龙落尾”式和 “龙抬头”式是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洞的两种常用布置型式,风险分析认为“龙落尾”式泄洪洞布置对地形地质的适应性更好,即使发生事故对大坝的安全威胁小,也更具有抗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杜泽金  潘少华  李蘅 《人民长江》2016,46(13):93-96
云南晓街河水库工程泄水建筑物采用堰式进口溢洪洞,进口布置开敞式溢流堰,泄槽段采用隧洞型式。由于泄水建筑物结构较为特殊,且上、下游水头差高达79 m,水力特性较为复杂。通过泄流能力、流态、沿程水面线等水力计算分析,并结合模型试验,分析了堰式进口溢洪洞的布置、结构、尺寸等设计要求及水力特性。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方案中的溢洪洞泄流能力满足工程要求且流态较好。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龙抬头泄洪洞反弧段空化空蚀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工程实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龙抬头泄洪洞反弧段空化特性和空蚀成因,分析了反弧段掺气减蚀和抗蚀体型的现有成果.体型优化和掺气设施研究,数值试验具有花费少、适应能力强、提供的流场资料详细、便利方案选择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VOF法和k-ε紊流模型,对二滩1#泄洪洞进行了全流道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泄洪洞的流场及速度场、压力分布、水相分布及空腔、流速矢量等水力特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原有体型通气孔侧墙部位,水流掺气不充分,出现局部负压,是造成该部位发生空蚀破坏的主要原因。本文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模型计算可以成为研究泄洪洞水力特征和掺气减蚀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双科  刘之平  周胜 《水利学报》2000,31(10):0022-0028
导流洞改建为旋流竖井式永久泄洪洞后,由于泄洪标准提高,对于某些大型工程,如小湾、溪洛渡等会遇到下游水位过高的技术难题,由于洞顶被淹没,泄洪洞内会出现水跃、不稳定气囊等不利流态,必须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进行调整与控制。作者在小湾工程大型导流洞改建为旋流竖井式泄洪洞的试验研究中提出采用竖向压板技术优化洞内流态,并以多孔平板技术解决导流洞出口的排气问题,使这一难题得到较好解决。本文着重对竖向压板的作用原理进行理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龙抬头水电站泄洪洞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青海省某大型水电站龙抬头泄洪洞工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ow-3D,应用RNG k-ε紊流模型、VOF方法,对泄洪洞整体水力特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泄洪洞闸室、龙抬头段、挑坎等部位水流流态、壁面压强、水流流速等水力参数。将部分数值模拟结果同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实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良好。数值模拟及试验成果显示,泄洪洞闸室合理设置突扩突跌设施可有效掺气、利于减蚀,龙抬头段水流流态平稳无突变、壁面无负压;而且,扭曲斜切挑坎有利于挑射水流归槽,可避免水流冲刷对向河岸,泄洪洞体型设计合理。研究表明,数值模拟与理论研究结果接近,可靠度较高,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泄洪洞出口段在高速水流情况下的水流特征,分析空化及其对结构可能存在的空蚀破坏影响,本文采用了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并结合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对泄洪洞水流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计算获得了压强、流速及水深的三维分布参数,并将部分计算结果与设计值验证,吻合较好。通过引入自定义函数方式计算了整个流场的空化数,获得了泄洪情况下泄洪洞高速水流空化数分布规律及易发生空化空蚀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鲁布革水电站右岸泄洪洞由于水库内淤积,施工质量不高,运行不合理以及水力学等原因,运行4年来在高流速,低压力的流态下产生空蚀,使工作弧门门槽前后的钢衬,混凝土和部分焊缝遭到严重破坏。修复时取消了钢衬,采用高标号混凝土衬砌。经过一段时间的泄洪考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Experiments in an open flume model and spillway tunnel model were carried out using drag reduction techniques.Two drag reduction techniques were adopted in the experiments:polymer addition and coating.The drag reduction effect of a polyacrylamide(PAM)solution and dimethyl silicone oil coating were studied in the flume model experiments,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Experiments were then carried out with a model of the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the second largest dam in China.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sistance,the spillway tunnels were internally coated with dimethyl silicone oil.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se drag reduc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applied to so large a hydraulic mode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 technique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flood discharge.The outlet velocity and the jet trajectory distance are also increased,which enhances the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spillway tunn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