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铁-锰-铝-铬奥氏体不锈钢40Mn26Al3Cr6Re在0.5mol/LH2SO4溶液中钝化后形成的表面膜进行了TEM分析研究.TEM分析结果证明:40Mn26Al3Cr6Re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主要是α-Al2O3、θ-Al2O3、(Cr2O3)10B的机械混合物;其中(Cr2O3)10B的含量最多.钝化膜为层状结构,内层为多晶,外层是微晶和非晶;钝化膜与基体在结晶学上存在外延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0.5mol/LH2SO4中测定了Fe-Cr,Fe-Al,Fe-Cr-Al和Fe-Mn-Al-Cr合金的极化曲线,用透射电镜和光电子能谱仪对它们的钝化膜的组成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合金的钝化膜中,均出现了Cr,Al的富集,但要Fe-Cr-Al合金的钝化膜中,Cr的富集受到抑制,而在Fe-Mn-Al-Cr合金的钝化膜中Cr富集未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0.5mol/LH2SO4中测定了Fe-Cr、Fe-Al、Fe-Cr-Al和Fe-Mn-Al-Cr合金的极化曲线,用透射电镜和光电子能谱仪对它们的钝化膜的组成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合金的钝化膜中,均出现Cr、Al的富集,但在Fe-Cr-Al合金的钝化膜中,Cr的富集受到抑制,而在Fe-Mn-Al-Cr合金的钝化膜中Cr富集未受到抑制.Fe-Mn-Al-Cr的Cr、Al复合钝化膜的钝性优于同等含Cr量的Fe-Cr合金,更优于同等Cr、Al含量的Fe-Cr-Al合金.本文认为,锰使得膜中的硫含量降低,致使钝化膜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不同取代基的N-取代苯氨基乙酸金属配合物M(R-PhG)n(其中M=Cr^3+,Mn^2+,Co^2+,Ni^2+,Cu^2+;R=-CH3,m-CH3O,p-CH3O,p-Cl,m-Cl,PhG=C6H4NHCH2COO^-)并对它们进了元素分析,差热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以及磁化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快速气体渗氮新工艺的适用范围,本文对38CrMoAlA、42CrMo、35CrMo、40Cr、20CrMnTi、30CrMnTi、23Mn3V2Al、美国钢种1E1181、1E509及球铁QT60-2等进行了快速渗氮试验,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钢铁材料的快速渗氮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量子化学的SCC-DV-Xa计算方法,分别研究了C3A分子结构中3种AlO4四面体和3种CaOx(x=6,6,9)多面体的价键特性与活性。原子电荷、键强、电子态密度、ELUMO以及ΔE(LUMO-HOMO)等的计算结果表明:与水反应时,多面体活性大小顺序为Ca(4)O9〉Ca(1)O6。或(Ca(3)O6)〉Al(1)O4〉Al(2)O4。C3A具有高水化活性主要与弱的Ca-O键和空洞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7.
用直接合成法制备了Caβ"-Al2O3固体电解质,在10^-2~1MHz频率范围内,于1073~1523K温度区间测定了电解质的阻抗谱,并计算得到电导率,其数量级为10^-6~10^-5Ω^-1·cm^-1。用Caβ"-Al2O3作为固体电解质,以Sn-Ca合金为参比电极,组装成电池Mo|Sn-Ca|Caβ"-Al2O3·|[Ca]Fe|Mo(ZrO2),于1833K温度下测定了纯铁液中溶解态钙…  相似文献   

8.
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取了MO+Al2O3-TiO2、MOS2+Al2O3、TiO2+Cr3C2NiCr和MoS2+Cr3C2-NiCr复合涂层.利用SEM、XRD、和XPS等技术.观察和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结构和喷涂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添加成分对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在MM-200型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涂层的滑动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结果表明;Mo、MoS2与Al2O3-TiO2的结合性能较好,TiO2、MoS2在Cr3C2-NiCr涂层的气孔和裂纹处偏聚;添加MoS2对Al2O3-TiO2涂层的物相组成有明显的影响;适量的MO、MOS2加入Al2O3-TiO2中,可以降低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而TiO2、MoS2加入Cr3C2-NiCr中,对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已知在加氢汽油介质中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体系为胶体催化剂。本工作应用FT-IR谱结合Tyndal效应、电导率、UV-Vis、ESR谱对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Ni(naph)2被Al(i-Bu)3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0;被Al(i-Bu)2OiBu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naph。Ni0聚结成胶粒(Ni0)n,胶粒表面的Ni0或吸附的Ni+是活性中心组分,与(i-Bu)2AlBF4形成配合物,给出了活性中心模型。丁二烯具有稳定胶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以卤素化合物为第三组分对NdCl3·nTBP/MgCl2-Al(i-Bu)3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卤素化合物的活性顺序为Al2(i-Bu)3Cl3≈ClCH2—CH=CH2>Si(CH3)2Cl2>AlEt2Cl>TiCl4;以Al2(i-Bu)3Cl2或ClCH2-CH=CH2作第三组分,采用Ip-Al-Nd三元陈化,Cl单加或内添加卤素化合物方式,均可以提高催化活性,聚合转化率在Cl/Nd值为1-6的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经IR和13C-NMR测定表明,除St(CH3)2Cl2外,第三组分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简称Ni—Al—B十ROH)和Ni(naph)2-Al(i—Bu)3-BF3·OE12十CH3COOC4H9(简称Ni-Al—B+BA)两体系在加氢汽油中引发丁二烯聚合的分子量控制方法,并与Ni-Al—B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相同时,Ni—Al—B+ROH和Ni-Al—B+BA两体系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均比Ni—Al—B体系的高;Ni/Bd、Al/Ni比的变化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显著,Al/B比才是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关键因素;聚合温度升高,分子量降低,而分子量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PbO-Bi2O3-B2O3玻璃中引入少量Cr2O3对玻璃的颜色及析晶性能的影响,在PbO-Bi2O3-B2O3玻璃的配合料引入0.01-2(wt%)的Cr2O3,随着Cr2O3含量的变化,玻璃颜色从橙黄,橙红到深红变化,直至析晶,失透。当Cr2O3引入量在0.25~0.5(wt%)时,适当控制热处理条件,可得到含有粗大晶体的红色玻璃,EDS测试表明,析出矿物的化学组成为Al和K其原子经  相似文献   

13.
快速气体渗氮机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化学势力学和动力学、材料界面科学,内扩散理论从及某些元素促进共渗的机理,本文在不加催渗剂和增添设备的情况下,设计出了循环两段C-TS、预强渗脉动PS-P及双重DB快速渗氮新工艺。该工艺省时节能,节约原材料,渗氮效果良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新工艺不仅适用于38GrMoAlA渗氮专用钢,还适用于42CrMo、40Cr、30CrMnTi、23Mn3V2Al等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M-Cr-Al-Y合金(M=Ni,Co,Fe)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微区成分及抗氧化性。氧化增重试验结果表明,M-Cr-Al-Y涂层具有比1Cr_(18)Ni_9Ti不锈铜低得多的氧化增重和氧化速率,其中以Co-Cr-Al-Y涂层为最好,其次依次为Ni-Cr-Al-Y,Ni-Co-Cr-Al-Y_2O_3,Fe-Cr-Al-Y.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热爆-加压法(ETE-P)和燃烧合成制粉+加压法(SHS+HP)制备了致密的Al2O3陶瓷.研究表明,SHSAl2O3-TiC陶瓷的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均优于采用传统热压方法所制备的Al2O3+TiC陶瓷刀具,并对SHSAl2O3+TiC的的显微结构及致密化机制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α-[GeWl1M(H2O)O39]n-(M=Fe3+或Co2+)的丁基镀盐(TBA).经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确定了化学组成,并做了IR、UV和极谱等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Tyndal效应,超过滤实验和电镜观察证明,MoCl3(OC8H17)2-(i-Bu)2AIO催化剂在加氢汽油溶剂中呈胶体分散,胶粒主要是由MoCl3(OC8hH17)2聚集,同时与(i-Bu)2AIO反应,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所以钼体系为胶体催化剂,属多相催化,陈化对胶粒的形态影响不大,是比较稳定的胶体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用动电位扫描法测定了几种不锈钢在3.5%NaCl溶液和海水中的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A725M02Ti及R1系列的不锈钢在二种腐蚀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与含Cl-的H3PO4溶液中几种不锈钢的腐蚀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中,各种不锈铜的腐蚀行为不同,铬、铂、镍等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的耐蚀性能有很大影响。几种不锈钢在含Cl-的H3PO4溶液中其极化曲线具有典型的活化—钝化极化曲线的特征,而在3.5%NaCl溶液和海水中,除了A725外,其它几种不锈钢极化曲线上的钝化区很小或没有钝化区.A725,R(10)及M02Ti等三种不锈铜均出现点蚀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研究了Ti(OnBu)4-Ba(OAc)2水解法合成高纯超细BaTiO3粉体的制备工艺和工艺参数。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得的BaTiO3粉体进行了TG-DTA、XRD、TEM、SAXS和ICD-AES的测试和分析,找出了其中的规律。采用本工艺方法合成的BaTiO3粉体,纯度达到99.80wt%,比表面积为68m2/g,一次粒子平均粒径为46.7um,二次粒子粗径分布在20~300um之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入金属Si和活性C对SiC晶须在Al2O3-C复合耐火材料中的原位生长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SEM结合电子探针(EMA)研究了SiCw在Al2O3-C复合耐火材料中原位生长机理,提出LS生长机理,讨论了SiCw在Al2O3_C复合耐火材料中的原位生长的热力学条件和晶须生长的动力学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