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饭石无机抗菌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籍凤秋  任书霞  王建雷 《化工学报》2009,60(Z1):127-130
以麦饭石为载体、Ag+和Zn2+为抗菌离子,通过液相离子交换反应,制备载银锌的麦饭石无机抗菌剂。采用抑菌率对所得产物的抗菌性进行检测,采用XRD、SEM对产物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缓释法对产物的耐久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60℃,Ag+和Zn2+浓度分别为0.1、2 mol·L-1,pH值为8的条件下,制备的麦饭石抗菌剂具有优异抗菌性和耐久性。抗菌机理初步分析为通过离子交换或吸附进入麦饭石结构内的Ag+和Zn2+能从载体中持久缓慢地释放出来,与细菌细胞作用,杀灭细菌,从而保持该抗菌剂良好的抗菌能力。  相似文献   

2.
载银蒙脱石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兵  武昕  王国清 《硅酸盐通报》2009,28(5):951-954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枯草杆菌、啤酒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作为实验菌株,采用试管振荡试验法,检测载银蒙脱石的抗菌性能,并进行抗菌剂的耐水性和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载银量在2.5%~3.0%之间的载银蒙脱石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抑菌和灭菌性能.载银蒙脱石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性,不易分解失效,抗菌时效长,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麦饭石为载体、铜离子为抗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液相离子交换反应,制备载铜麦饭石抗菌剂.运用ICP和XRD等现代分析方法对抗菌剂中银离子的含量以及银离子与载体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抗菌性、耐久性和安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Cu2+浓度是0.1 mol·L-1,搅拌时间是4 h,反应温度是60 ℃时,制备的麦饭石抗菌剂具有优异抗菌性、耐久性和安全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Cu2+能从载体上缓慢地释放出来,与细菌细胞作用,杀灭细菌,从而赋予该抗菌剂良好的、持久的抗菌能力.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硅载银抗菌剂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地富产水玻璃为原料制得多孔二氧化硅载银抗菌剂。实验表明其抗菌效果与载体制备工艺有关,以碱法工艺为佳,杀菌率可达97.5%。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得载体制备及其载银的适宜条件分别是:NaCO2质量为5g,乙醇的量为1ml,反应温度为70℃和温度45℃,AgNO2浓度0.3mol/L,反应时间为16h时。产品重复样平均杀菌率97.8%  相似文献   

5.
以磷酸银制备抗菌陶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无机抗菌剂引入陶瓷釉中,研制了抗菌陶瓷。对其产品性能及抗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但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而且主要物化性能均达国标;同时分析和讨论了抗菌机理,得出抗菌剂的加入量与烧成制度对抗菌陶瓷的抗菌效果影响不大,而主要影响其抗菌持久性。  相似文献   

6.
成岳  朱华清 《陶瓷学报》2010,31(3):458-462
以活化后的海泡石作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方法,分别合成了载银、载银/铜以及银/锌等复合海泡石抗菌粉体。对各种抗菌剂的杀菌能力进行了评价,结合实际杀菌效果分析,发现复合抗菌剂要比单一的效果好,并且以负载银/铜的微米级复合抗菌剂抗菌性能最好。同时对抗菌剂进行了XRD、SEM与EDS等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伊犁蛭石为原料,首先对蛭石进行预处理,主要经过酸化、热处理及钠化处理,其次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载银蛭石抗菌剂,最后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硝酸银浓度和pH对产品载银量影响的探讨,优化出制备载银蛭石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50 ℃;反应时间为5 h;硝酸银浓度为0.1 mol/L;pH为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载银量最大,最大载银量为5.23%(载银质量分数)。通过抑菌环法测试产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表明载银蛭石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8.
纳米SiO2载银抗菌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云 《化学工程师》2005,19(10):6-7,29
以化学沉淀法制备得到多孔纳米SiO2,采用吸附法在其表面负载银,用载银的粉体抑菌圈直径表征抗菌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硝酸银浓度及吸附温度与负载量的关系,并考查了焙烧温度与抗菌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军  罗志龙  宋扬扬 《当代化工》2013,(11):1534-1535,1544
以碳酰二胺为沉淀剂与TiOSO4溶液反应生成Ti(OH)2沉积于AgCl晶种表面制备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和白色念珠菌(C.albicans)达到99%抗菌率的最小浓度分别是90、70、60 mg/L,经电子透射显微镜(TEM)表征,粒径主要分布于100~200 nm。  相似文献   

10.
以化学沉淀法制备得到多孔纳米SiO2,采用吸附法在其表面负载银,用载银粉体的抑菌圈直径表征抗茵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硝酸银浓度及吸附温度与负载量的关系,并考察了焙烧温度与抗菌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载银沸石抗菌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液相法制备载银沸石抗菌剂过程中影响沸石离子交换程度的因素 ,以及沸石的组成、结构和离子交换工艺对沸石的离子交换量的影响。通过测定广西沸石与广东沸石在实验条件下的载银量以及载银沸石抗菌的MIC(最低抑菌浓度 )值 ,提出了提高抗菌剂载银量和MIC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机抗菌剂的制备及抗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微细粉的无机抗菌剂。将其低温煅烧后添加到卫生陶瓷釉浆中,可制得抗菌陶瓷。抗菌试验表明,当抗菌剂加入量为1.5% ~2.0% 时,抗菌卫生陶瓷的抗菌性及抗菌持久性优良,24h 灭菌率达99.9% 。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国产自制无机抗菌剂 CBD共混改性法制备抗菌丙纶纤维 ,通过 DSC、毛细管流变实验测定 ,表明抗菌剂对丙纶熔点和流变性的影响甚小。接着制成较理想的纤维制品 ,对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 ,物理性能符合民用纤维要求。  相似文献   

14.
抗菌陶瓷釉面砖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在釉中引入磷酸银抗菌剂 ,研制了低温两次快烧抗菌陶瓷釉面砖。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抗菌釉面砖的坯体配方、釉料配方及烧成温度制度 ,研究了Ag3PO4及烧成温度对抗菌效果及白度的影响 ,探讨了银挥发量和Ag 在釉层中的径向分布与烧成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基釉中加入 2 %Ag3PO4及烧成温度为 10 5 0℃的抗菌釉面砖可获得较好的抗菌效果和釉面质量 ,抗菌釉面砖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性和抗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饱和季鳞盐抗菌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抗菌高分子材料.考察了抗菌剂用量对材料透光率、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定量抗菌实验对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季鳞盐抗菌剂对PUA成功地进行了改性,在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抗菌剂时,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24 ...  相似文献   

16.
对蛭石钠化处理后,通过离子交换法对蛭石进行载银和有机化插层改性,制备了3种抗菌蛭石。通过抑菌圈和抗菌率实验研究了其抑菌抗菌性能和机理,用热重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改性蛭石的抗菌持久性和层间结构。结果表明:载银、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机改性、载银并有机改性的3种蛭石均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圈,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9.9%以上,所制备的抗菌蛭石具有极强的广谱抗菌能力;抗菌蛭石在水中浸泡60 d后仍具有长效抗菌性;有机改性蛭石的层间距由0.99nm可增大到4.33nm,其层间含有大量的有机插层剂,这为制备结构均匀的蛭石/有机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抗旱微肥种子包衣液的研制和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玉米淀粉加热糊化,以高铈(Ce~(4+))盐作引发剂制成淀粉-丙烯腈接枝物。干接枝物用碱液皂化得到含有高吸水聚合物的胶冻。将制备接枝物时所得的含铈废液回收放入胶冻中,再添加适量的硼、铜化合物,制成抗旱微肥种子包衣液。种子包衣应用试验表明。可提高作物果实产量1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纳米载银抗菌粉体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刘维良 《中国陶瓷》2001,37(1):1-3,6
本研究采用纳米粒子制备技术,制成的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粉体材料,具有颗粒尺寸小、抗菌谱广、高效、无毒、持久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19.
有机海泡石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改性剂,采用机械化学改性工艺对江西乐平天然海泡石进行有机改性.运用正交实验,优化出海泡石改性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BET、XRD、FT-IR和TEM的测试手段对改性海泡石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表明,海泡石改性后纯度得到提高,其比表面积为410m2/g,是原矿的4.5倍;改性样品的红外图谱表明有机改性剂(CTMAB)进入了海泡石晶体层间,引起了晶层间距的增大,从而提高了海泡石的吸附活性.TEM表明,改性海泡石的形貌呈纤维束状集合体,结构较疏松,纤维束较分散,并保持了晶体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