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西现存寺观祠庙是山西省文物建筑中的主要类型群体,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都非常高,从该类群建筑保护和研究的重要性、特殊性、紧迫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山西寺观祠庙传统建筑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建惠 《砖瓦》2022,(8):92-94
对寺街民居建筑解析总结传统布局及元素关键点,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结合当地民居案例,结合地域文化及地理因素解析其建筑构造,构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建筑,建筑形态的呈现亦是地域文化的暗喻和象征。  相似文献   

3.
韦峰  徐维波 《山西建筑》2005,31(22):18-19
针对寺庙建筑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状况,介绍了寺与庙的含义及外延意义,分析了二者间的区别及其发展演变过程,表明了寺、庙是人们祭祀活动的场所,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4.
以儒家伦理角度,从"三纲五常""理想人格"及"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祠祀建筑文化进行伦理解析,认为中国传统祠祀建筑文化中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行为规范及所涉及的各种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省尚存的部分传统商业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对晋商文化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传统商业建筑的前店后宅(坊)的平面格局、临街开敞的立面形态以及独特的地方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日本传统建筑经历千年发展,在东亚传统建筑的大范畴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及艺术风格.以日本寺社建筑为代表,对其发展背景、历史变迁、形式特点及艺术风格等进行分析,由此探寻日本传统建筑风格形成的深邃思想根源,从美学特征的角度,总结其基于东亚传统建筑背景且具有日本特性的建筑观  相似文献   

7.
李章 《山西建筑》2006,32(21):45-46
针对山西传统民居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从封建礼制和风水理论、民风民俗和地域特征、建筑装饰艺术等方面分析了山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内涵,有利于人们了解历史以及建筑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水地区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天水城市的文化民俗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作为文化载体的民居建筑也因此呈现出北雄南秀的风格特征。天水民居拥有数量众多而又风格独特的明清时代土木结构四合院居民院落群,这些传统民居设计精巧,布局严整,营造着一种质朴的意境和书香气息。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天水民居建筑遗产文化的精髓,以此推进天水的城市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文化的角度,通过对建筑文化中数字蕴涵的意义的再分析、再认识和再思考,并结合实例解读了建筑文化中的数字在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坛庙建筑、古塔及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与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宗教信仰和民间崇拜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催生出大量与运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寺庙建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清真寺、大王庙和妈祖庙三种主要类型的寺庙建筑进行研究和考证,分析它们与运河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朝天宫曾是明代北京最大的道观,也是道教中枢道录司之所在,但不幸毁于明末的一场神秘大火。在朝天宫短暂的历史中,仅留下存于童谣和文献中的只言片语描述。本文通过对这些仅存的史料进行考证,释义出朝天宫的兴建、功能、灾毁等情况,理清了从明初朝天宫到明末玄天观的演变以及在清初为了避讳而改成元天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再次更名为玉皇阁至今,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误解予以解析。  相似文献   

12.
贡坚  郭珩 《山西建筑》2008,34(12):75-77
通过介绍历朝历代祭祀制度的修改和变更,以龙川胡氏宗祠建筑为例,讲述中国祠堂建筑"殿、寝、门、堂"之制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祠堂建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潘熙  陈颖 《南方建筑》2012,(6):18-21
祠堂,是宗法制度的产物,是家族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合族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祠堂的功能使其具有独特的形制,在一片住宅群中,显得尤为突出。本文所分析的姚氏宗祠,为清初移民所修建,建筑形制保留较为完好。通过调研和测绘,有助于我们了解四川宗族祠堂建筑的特点,以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
刘群 《山西建筑》2007,33(20):28-29
通过对会仙观建筑群总体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及建筑装饰色彩的分析,说明道教建筑是将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及建筑形式与道教思想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并为研究古代道教建筑及道教文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纯 《新建筑》2012,(5):128-131
湖南省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的群山之中。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千余年来吸引了许多中原世族来此定居,他们所带来的不同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历经千年融汇成当地特有的民间建筑风格。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风格集中体现在村落的祠堂建筑上。当地祠堂建筑形成了特有的较为稳定统一的平面布局形式和建筑结构模式,在局部造型和雕刻彩绘上体现了一系列地方特点和变化。汝城祠堂建筑群较完整地保留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原真特色和时代特征,是非常珍贵的建筑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陈玲玲 《山西建筑》2012,38(26):11-12
结合徽州发展历史及当地祠堂建筑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对徽派建筑中的"三雕"技艺进行了分析,分别介绍了砖雕、木雕、石雕的艺术表现形式,风格特色及雕刻手法等,为促进传统建筑的文化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7.
史俊燕  武建林 《山西建筑》2012,38(18):24-25
基于峨眉山大庙飞来殿古建筑文化、佛道共存、风水文化与峨眉山景区其他景点形成了互补,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指出在峨眉山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形势下,应该充分利用大庙飞来殿的资源优势,以拜佛问道、古建筑观光为主题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使其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从而更好地宣传了古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论述了新建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和方法,明确了受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能否达到设计图纸及验收标准的要求,解决了建设单位因施工手续不完善、施工过程中未受质监站的监督而导致的新建工程不能竣工验收的问题,进一步落实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