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革浪潮中的建筑与文化──建筑文化的冲突与建构姜传宗文化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一切经济变革最终都将导致全面的文化变革,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将使中国文化面临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并由冲击引发出各种冲突、融合与建构。一、外来文化的冲击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朱大明 《建筑》2001,(5):40-42
建筑评论是一种既具有专业性、学术性 ,又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的建筑科学文化艺术活动 ,它将建筑理论与创作设计实践、建筑专业界与社会各界公众密切地联系、沟通 ,并通过对建筑文化实践活动的记载、描述、总结、归纳、阐释、论证和评价 ,以及评论者主体创见性的表达 ,以促进建筑师对创作设计的反思 ,启迪建筑师的创作智慧 ,激发学术争鸣、引导公众对建筑师创作设计的理解和鉴赏 ,反映社会需求和公众意愿 ,提高社会公众的建筑科学文化素质 ,从而促进建筑创作设计和整个建筑文化事业的繁荣。要真正发挥建筑评论的积极作用 ,就应广泛开展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7)
建筑的地域性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交通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成为建筑师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4.
形式、空间、材料是建筑师对建筑实体进行表达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而材料则是三者中唯一自身存在的。在当代建筑中,由于结构和材料技术的成熟,设计的追求已不仅是建筑结构的宏伟与创新,而是转向如何将材料作为一种表现元素与造型设计相结合。对材料的选择是建筑师必须做的重要决定,如何用材料来激发建筑的创作灵感,使建筑师的意图与材料结合,更好地表达建筑,正是急需讨论的。  相似文献   

5.
朱涛 《重庆建筑》2005,(7):22-22
<正>建筑师可能是世界上最善于将自己粗浅的创作观念故作神秘化和无限泛化的职业工作者,而批评家的职责之一便在于坚持其独立的立场,以分析为利器,驱散建筑师创作观念中自以为是的神秘化迷雾,深入地读解建筑师所不能认识到的建筑师-建筑生产-建筑产品之间以及与社会、历史、文化等相关的各种复杂机制,从而能反过来促使建筑师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是建筑批评的基本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6.
日本有着完整的现代建筑发展史,日本建筑师凭借着其一代代的传承与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同时,在每一代建筑师的努力下,日本每个时期的建筑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对比现代主义时期,日本当代建筑已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本文将结合日本建筑师的代际关系与时代背景,纵向解读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并剖析日本当代建筑设计倾向转变的原因,同时,以师承关系为主要线索,通过对日本当代几位重要建筑师的创作手法及其创作观念的分析,总结出日本当代建筑设计的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7.
张鹏举  杜娟 《新建筑》2013,(3):59-65
基于长期在北方地区从事建筑创作的体认,以内蒙古地区为例,从一个建筑师的视角解读北方建筑创作的背景,认为:北方的气候、经济、文化及建筑传统等对建筑师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气候是一种创作体裁;经济是一种创作挑战;文化表现为创作提供素材;建筑传统转化为一种情感观照。结合个人实践,说明在不同层面创作时,建筑师可采取的态度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蔚 《中外建筑》2014,(2):20-22
建筑师除了在自己的领域搞创作,能不能跨界到另外的领域进行创作呢?长久以来,建筑师之于社会的印象仅限于对建筑的专业想象,而今天,建筑师在本业外所涉足的多元多样的领域被视作“建筑之外”,这也体现了建筑师身份的多元性。无论是建筑师的生活修为、艺术设计,还是空间运营、媒体传播等,都与建筑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现代建筑的创作,实际上就是现代建筑空间架构的建筑美学探索;本文力求通过笔者具体工程案例设计,探索西部贵州地方现代建筑的创作方向。响应"北京宪章"精神,走地域建筑现代化和现代建筑地域化道路;探索中国、特别是西部贵州地区建筑师的创作之路;在理性与浪漫之间找到创作的平衡点和支撑点;走出一条中国西部贵州建筑师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自主设计为主线,结合云天化集团总部办公楼及科技楼的设计实践,着重从总体布局、建筑造型、建筑空间等几个方面,阐述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以及自主设计的积极意义。业主对建筑师的信任是自主设计的前提条件,更宽松的创作环境,更自由的创作空间,将更能激发建筑师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潜能,从而设计出更多的优秀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1.
全文康 《城市建筑》2023,(13):156-160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冲击着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进而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步入信息时代,一些建筑师开始对新的建筑空间、美学与研究方法展开探索。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就曾基于对信息时代的深刻理解,创作出“仙台媒体中心”这一划时代建筑。回顾伊东丰雄在仙台媒体中心的创作历程,分析其创作理念与方法,探讨信息时代的建筑创作趋势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王又佳 《华中建筑》2006,24(6):38-41
建筑师、建筑作品与建筑的观赏者(普通市民)三者的关系随整个人类社会的语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转向。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将建筑师、建筑作品与建筑的观赏者之间的创作与被创作、解读与被解读的关系与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相类比,分析建筑的发展、转向过程中作者、文本、读者及其相互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张新明 《山西建筑》2010,36(2):20-21
从结构空间化的角度,对不同建筑师创作的三个建筑进行了结构上的分析,展示了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空间与结构的建构性整合,指出了创作构思与结构创新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点体会——对创作之路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建筑师们对创作“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建筑”的理论与实践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认识建筑创作的共性基础上进而探讨“岭南特色新建筑”的个性问题,将有助于提高创作水平。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两个过程:一是由特殊到一般;一是由一  相似文献   

15.
建筑作品是建筑师思想的结晶,也同时体现出建筑师的个性、气质。建筑作品是建筑师个人修养的外在体现,建筑师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建筑中。建筑师的艺术修养决定建筑师的创作构思,,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必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6.
禅宗推崇深远的美学意境,崇尚"抽象"的美,追求简洁、质朴的设计理念,擅长精致、细腻的处理手法,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传统建筑。战后,日本建筑师将禅宗思想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作了独树一帜的日本建筑。这种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华的创作之路,值得中国建筑师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7.
庞大的中国建筑市场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古今中外的建筑精华兼容并蓄 ,创作出更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 ,则是建筑师们的使命。本刊推出“建筑师和作品”系列 ,旨在介绍一些新颖的创作思路 ,为推动建筑创作的繁荣尽一份薄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本土建筑师在地域性建筑的创作道路上取得可喜的成绩: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在"新红砖建筑"与"新灰砖建筑"两个领域的创作实践、厦门大学建筑师对"嘉庚风格"的发展、华侨大学建筑师在"新红砖建筑"领域的探索,均为福建地域性建筑的新一轮发展做出可贵的贡献。文章通过对本土建筑师不同创作实践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作品如何处理现代建筑方式与地域特质之间的关系,营造出高品质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下的建筑创作──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术委员会第四次年会马国馨执笔【编者按】本期刊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术委员会第4次年会的会议发言六篇,其余将在下期刊出。论文发言中作者提出的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提法等,欢迎讨...  相似文献   

20.
陈晨  王柯 《建筑师》2019,(4):107-114
1927—1937年这一近代中国的"黄金十年",孕育了中国建筑师群体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高潮期。此期留学归国或本土培养的建筑师,在政府认定资质的机构中从事建筑活动,标志着现代化、正规化、学理化的中国职业建筑师的出现。南京国民政府充满党派色彩与民族国家符号的文化、政治诉求,又促使在南京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建筑师,主创公署类、教科研与社会服务类、体育场与纪念类等可以美化政治、传达党国权威的建筑类型。他们除了开设自营建筑设计机构以外,还积极投身建筑施工、行政管理和建筑教育领域。与此同时,政治中心南京的特殊性、变动的时局与建筑师不断自我修正的创作观念,也造成其创作高峰期因人、因时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