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基于粗糙集的可拓评判在岩爆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德永  张乐文  邱道宏 《煤炭学报》2010,35(9):1461-1465
结合四川江边电站引水隧洞,根据国内外已有的多种岩爆判据,选取了多个评价指标,以粗糙集理论中的属性约简和条件属性权重计算为基础,建立该隧洞岩爆预测的可拓评价模型,得到了引水隧洞多个洞段的岩爆等级,并与这些洞段的实际岩爆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对后期施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软岩地层中开挖大跨度引水隧洞,围岩自稳能力差,如何保证围岩稳定,进行安全施工是最突出的问题。通过现场踏勘调研,根据引水隧洞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三维模型,基于卸荷岩体力学理论与方法,对开挖后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详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开挖过程中的动态卸荷效应后,围岩产生了较大的变形,但主要集中在断层和隧洞相交的局部位置附近,洞轴线剖面其它位置的拱顶沉降大约在10 mm左右,隧洞周边位移相对值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没有大范围失稳趋势。断层、不整合接触带位置附近的卸荷效应影响尤为明显,出现了明显的塑性区,产生了局部变形和应力集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开挖的过程中要及时或超前支护。最后,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建议措施。研究成果为引水隧洞的设计和施工支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达瓦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11):160-162
对水利水电工程引水隧洞超前预报的方法和塌方原因及处理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塌方分类、预防和处理措施作了详细论述。针对隧洞施工中发生的塌方问题,提出了“超前临时支护方法”施工处理措施,且对施工处理技术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介绍在宁波白溪水库引水工程16标隧洞施工中进行抽排水和通风自动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质围岩隧洞口掘进的特殊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银 《矿冶》2000,9(4):10-14
以温州赵山渡引水工程许岙隧洞进口开挖为例 ,阐述了土质围岩中隧洞口开挖采用减震爆破与插筋纵梁相结合的特殊施工方法。该法是目前国内隧洞掘进中的一项新工艺 ,为土质围岩中隧洞口的安全掘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对同类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新疆“635”工程总干渠引水隧洞(博塔玛依隧洞)的地质、设计、施工和监测情况,根据地质条件和量测资料及时对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并合理应用新奥法进行施工的原理。  相似文献   

7.
引水隧洞是水电站建设中的重要构筑物。西南某水电站引水隧洞区域发育层间错动带,遍布节理裂隙地质条件复杂。以已开挖段引水洞隧洞为研究对象,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在层间错动带影响下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规律与特征、围岩应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塑性区范围。对保障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指导相关隧洞设计施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工隧洞高压固结灌浆的目的是加固隧洞围岩、封闭隧洞周边岩体裂隙,提高隧洞围岩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增强围岩抗渗能力和长期渗透稳定性。主要介绍了引水隧洞在未进行混凝土衬砌的条件下实施高压防渗固结灌浆施工的试验及其成果,为该类洞段灌浆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木星土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断层破碎带进行地质分析,通过处理方案的比较,选用"台阶法"施工,开挖后采用相应的初期支护,以缩短围岩应力松弛时间,使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而不坍塌失稳,较好地解决了隧洞开挖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叉水电站引水隧洞Ⅳ标段围岩地质条件,详细分析了水泥-粉煤灰浆液在该工程引水隧洞灌浆中的应用情况。从应用情况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隧洞灌浆采用水泥-粉煤灰浆液是可行的,完全能满足设计要求,在保证灌浆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部分施工成本,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潍坊市引渠入白夏家沟隧洞施工为例,介绍了隧洞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两河口水电站初期导流洞发育有较多断层及绢云母板岩夹层,尤其是f25、f3、f8系列、f4、f28等断层由多条次级错动带组成,破碎带宽度大,岩体完整性差,围岩极不稳定。为了确保导流洞运行安全,需对导流洞洞内Ⅳ类、Ⅴ类围岩区域进行固结灌浆施工并根据要求进行灌浆试验。主要介绍了固结灌浆试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洞室围岩的分类直接关系到围岩支护工程量和施工工期,根据开挖揭示情况,及时对洞室围岩进行研究,优化设计方案十分必要。依据某水电站引水隧洞上平段岩性、构造、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对岩体围岩进行分类,结合施工地质工作,做出合理的最终地质鉴定,并及时反馈修正岩体类别与地质参数,为现场修改、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计算依据,节省了永久衬砌及临时支护工作量,节省工期6个月。经过几次过水试运行,引水隧洞运行情况良好,证明引水隧洞上平段支护优化方案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深埋隧道洞壁的稳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问题。为了研究隧道洞壁的稳定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隧道压力的计算方法,尽管在隧道稳定领域有很多分析方法,但人们在隧道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仍然非常重视已有的各种经验和施工现场的原位监测工作。以大量的隧道施工原位监测数据为依据,提出了基于引力场的深埋隧道洞壁动态稳定性分析方法,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皂市水利枢纽导流隧洞出口段洞室及边坡在施工期间曾经出现较大的变形 ,并对工期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对该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变形失稳机理、加固设计方案及处理效果作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6.
对某电站引水隧洞采用超前导洞与光面爆破相结合的方式开挖,取得了不平整度在10cm以下,超(欠)挖量在15cm以下的效果。介绍了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炮孔布置、所采用的掏槽形式及施工管理。  相似文献   

17.
皂市水利枢纽右岸导流洞长428 m,穿越泥盆系及志流系地层,洞室走向与地层走向近于正交。隧洞进出口条件较差,下游段主要在页岩及粉砂岩中通过。开挖前,根据地表露头及勘探资料,对洞室围岩质量进行了预测。开挖过程中,隧洞进出口及其附近洞室段先后出现险情,在调整施工方法和采取加固措施后得以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8.
在隧洞的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多变性、复杂性,在工程前期的地质勘探中,难以摸清具体的岩层情况,所以常常会遇到由于地质问题造成的突泥及涌水等灾害,其中以凝灰岩富水破碎带作为代表.隧洞在凝灰岩富水段施工时,如果不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发生突泥溜塌的风险极大.介绍了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Ⅰ段施工6标长育村隧洞进口在施工中遇到的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