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传统访问控制模型应用到可生存系统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可生存性访问控制的概念和要求,并设计一种可生存性访问控制模型TTC。TTC模型在系统受到入侵而被控制之后仍然能保护关键服务和数据,能实时响应入侵检测报警并指导入侵恢复工作。它包括触发、跟踪和控制等三个规则。触发规则和跟踪规则利用攻击树跟踪入侵者在系统内的活动,控制规则禁止被跟踪的主体破坏关键服务和数据。通过对模型的形式化证明,模型的应用示例,以及与传统访问控制模型的对比,证实了TTC模型在增强可生存性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系统可生存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可生存性是信息安全的新研究方向,是对传统安全观念的突破和创新。本文首先给出了开展系统可生存性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系统可生存性若干定义;基于此,结合可生存性的评测和增强技术研究,从计算系统可生存性、网络可生存性、服务可生存性以及软件可生存性4个角度,综述了可生存性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国内外对比分析;随后探讨了可生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问题,最后描述了系统可生存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提出一种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分析模型。借鉴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给出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的形式化定义,建立系统威胁、系统可生存性需求、系统可生存性策略3个子模型对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进行分析,形成一套系统可生存性分析的一般流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定量评估嵌入式系统的可生存性,并通过评估结果得到影响系统可生存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可生存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系统在受到入侵后依然能够提供必要服务,并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受侵害的服务是系统可生存性的本质要求,与传统的将可生存性作为非功能系统属性描述的方法不同,将可生存性作为系统统一系统功能来研究,并用形式化语言来描述,定义和计算是一种全的思路和方法,对可生存性分析阶段可以采用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其中重点阐述了工作流回溯,攻击树建立等可生存性需求分析的方法,并给出了可生存性量化分析的算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Tabu算法的分布式系统可生存性增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式系统的可生存性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系统的可生存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该文就从系统结构优化的角度研究了提高系统可生存性的方法。在文章中,以一个分布式系统作为案例,首先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然后通过3个实验证明了系统结构的变化能够影响系统的可生存性;最后提出利用Tabu搜索算法来优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得到一个在限定条件下可生存性指标最好的系统结构。该文提出的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网络系统可生存性评估与增强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系统可生存性是网络安全研究的新方向,它突破了传统的网络安全的概念,从新的角度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研究领域进行了总结,回顾了可生存性概念以及可生存系统的关键属性,论述了可生存性评估和增强技术之间的关系.然后,阐述了国内外可生存性评估模型以及可生存性增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技术方法,分析了不足之处,并提出可生存性评估技术与增强技术的结合,以及生存性进化等方面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网络可生存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可生存性是网络安全研究的新方向,它突破了传统的网络安全的概念,从新的角度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研究。该文首先分析了可生存性与传统网络安全技术的差别,并给出了生存性的基本定义,然后介绍了可生存系统设计的两种设计方法,并对两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可生存性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前沿的研究课题,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其研究结果可广泛用于安全关键的网络化应用系统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入侵容忍安全防护中.然而,从其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还远未达到实用化的程度.可生存性研究还是一个较有发展潜质的研究领域,首先对可生存性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分析目前常见网络服务模型的安...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不同的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的定义并指出了其中最具本质特征的定义,介绍了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研究的进展,包括可生存性的分解和可生存系统的特性、定量评估、体系结构以及设计方法,回顾了可生存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谢波  肖晓强  徐明  刘志强 《计算机应用》2008,28(10):2577-2579
根据车辆自组网(VANET)的特点和实际应用,分析了VANET的可生存性要素,给出了VANET的可生存性定义,分析了VANET的服务、威胁与策略,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平均可生存性量化模型,并通过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理论和模拟结果均表明,保证基本服务和防止严重威胁可以有效保障VANET的可生存性。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中的时间同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TP协议通过采用国际标准时间来使网络中互相通信的计算机保持精确的时间同步,对于电子商务在内的许多网络应用有着重要价值,本文论述了NTP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Unix和Windows环境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NTP自主配置的自组织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研究NTP协议用于超大规模网络时间同步遇到的自主配置问题,NTP自主配置是指依网络的当前状态自适应地刷新运行参数.该文将自主配置作为一类自组织过程,建立了一个生命周期模型,在NTP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附加协议.节点通过该协议能够自动地搜索、选择和调整运行参数.仿真实验和应用表明,该方法与其它同类方法相比有更多的优点且对NTP的完善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同步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许多技术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有限的电池能量,存储以及带宽限制等传感器固有特性的存在,导致传统的时间同步算法不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具体介绍了现有的无线传感器中的一些时间同步问题和时间同步算法,并对其具体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故障的ATM over SDH网的生存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充分分析了ATM over SDH网在生存性方面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结合ATM over SDH网特有的网络结构,在这种多层网的恢复方案中,针对网状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的生成性机制,即在不同的故障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恢复/保护措施,从而满足网络对生存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线传感器在网络应用时要求传感器节点保持时间同步,但传统的时间同步方法并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此,指出设计时间同步协议所面临的问题,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进行总结,分析典型算法对时钟偏差和时钟漂移的处理,并给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间同步算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时间同步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广域网的计算机应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文中主要研究了广域网的时间同步算法,讨论了影响时间同步精度的主要技术问题,给出了基于网络时间服务协议实现的结果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17.
孙杰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0):149-151
Intemet中常见的时间同步方法有两种,GPS法和NTP法。GPS法精度高,但价格昂贵且受自然条件影响;N11P法简单易用.但精度较低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需求。相对于Intemet,专用网络可以为时间同步做出一些专门的设置,从而保证较高的时间同步精度。本文针对IP专用网络,提出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综合了GPS法和N11P法的优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保证较高的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HLA的时间同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同步是实时仿真的重要技术,高层体系结构HLA既支持基于物理时间的同步方法,也支持基于逻辑时间的同步方法。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基于HLA的各类时间同步技术,包括物理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点方法以及基于逻辑时间的保守同步推进方法和乐观同步推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时间同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精密测量与控制、军队指挥信息化系统等领域。IEEE 1588精密时间协议提供亚微秒级的网络时间同步,能够满足工业领域的高精度测量和控制需求。White Rabbit时间同步技术(WR)是基于同步以太网、IEEE 1588v2协议和全数字双混频鉴相器技术(DDMTD)的一种分布式时间同步方案,能够提供亚纳秒级的同步精度。SAE AS6802协议是一种高精度、可容错、具有开发潜力的时钟同步协议,可为时间触发以太网(Time-Triggered Ethernet,TTE)提供所需精度的全局同步时钟。回顾了这三种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展望了未来网络时间同步技术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面向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同步技术是保障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高实时性与高可靠性的支撑技术.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技术指标要求时间同步的精度成为同步方法的重心,在商用的IEEE 802.11硬件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机制并由时钟偏差测量、时钟偏差预测和时钟漂移补偿3部分算法组成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实验证明由于该同步算法相对于传统的双向同步算法加入了时钟偏差预测与补偿机制,使其有精度高、可靠性高、自适应性强等优势,有助于实现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微秒级的TDMA时隙调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