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石林生态厕所工程为例.阐述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环境.利用自然资源。营造自然环境.注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设计,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良的环境.让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肖辉  刘洪燕 《城市建筑》2013,(17):15-18
赛事导向的大型体育建筑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触媒.同时.城市发展带来大型体育建筑的区位、交通、环境以及功能需求的变化.在城市发展背景下.大型体育建筑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值得探讨。本文分析城市发展对大型体育建筑发展的影响.研究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大型体育建筑功能演变.探析大型体育建筑可持续利用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城市发展的大型体育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杨  林建群 《城市建筑》2013,(4):141-144
本文通过对德勒兹平滑空间论的核心内容“空间界域性”的研究.构建体现时代特点、适应建筑与空间环境关系发展需求的“界域”建筑思想。”界域”建筑思想是对建筑与环境的差异性元素之间各种力量的协调与重组,是赋予当代建筑与环境之间增值的创造性逻辑的思想体现。从界域的视角看待建筑.实际上就是将建筑放置在城市的整体大环境中.或者说是一个大的景观环境中.界域建筑通过与城市环境物质与非物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而生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追溯普韦布洛传统建筑历史及其现代演绎过程.分析普韦布洛建筑和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归纳出普韦布洛传统建筑的特点.以及普韦布洛复兴风格建筑受到传统建筑和西方文化影响的阶段发展特征。以期反映普韦布洛建筑基于自身环境的建造智慧.借此对当今的建筑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展望建筑创作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展望建筑创作的发展,谈了五点:1.建筑技术──促进建筑发展;2.建筑环境──持续建筑发展;3.建筑文化──提高建筑价值;4.建筑网络──构成城市整体;5.综合效益──建筑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现代陶艺发展和城市环境发展的现状,探讨将现代陶艺介入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之中,力求在两者的创作中找到一个契合点,目的是使室内外环艺设计、建筑进计.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与现代陶艺设计相融合探索出新的设计方法.以便创作出更好的城市环境空间。现代陶艺进入建筑环境之中.具备了可能性和需求。  相似文献   

7.
浅谈可持续性建筑环境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晶  李华 《华中建筑》2006,24(3):123-127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技术、科技的大步前进给环境造成了惊人的破坏。环境的重要性使建筑、景观设计师们也更加意识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得重要性。建筑环境应该是与建筑紧密结合的,合理的外环境设计对建筑的生态设计也有积极的帮助.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大多是在办公室之类的室内场所活动.能接触的室外空间越来越少,不仅给人的生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心理上也造成郁闭.通过合理的外环境设计,可以调解这种状态.  相似文献   

8.
陈进 《安徽建筑》1999,(2):50-50
本文通过对建筑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阐明建筑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状态的外在表现,更重要的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已成为21世纪建筑界关注的新问题。绿色建筑、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建筑(sustainable.develop-mentBuilding)等新概念的提出,就是对环境与建筑如何融恰、协调处理提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人类居住地变迁.重新审视建筑环境与大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营造舒适、健康、环保的居住环境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环保建筑不仅专注于技术性问题,而且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王达 《城市建筑》2008,(6):65-76
D:每个项目都要面临基地的环境文脉、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您如何理解一栋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完全尊重环境塑造一种契合性.还是用挑战的姿态表达建筑的标志性?  相似文献   

11.
园林和森林存在很大差异,它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因此生态比较脆弱.防治害虫所使用的化学农药多且不合理,治理上没有长远打算,致使危害不断发生,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状.今后应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抓好园林几种主要害虫生命表的研究,建立预测预报模型,防治前确定虫害的经济阈值,找出适宜的决策依据,建立害虫综合动态模型和生态综合管理体系,最终达到自然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规划生态城市 发展城市建筑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邵雅静 《山西建筑》2006,32(2):58-59
依据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了生态建筑、生态城市和城市规划的关系,提出了城市建筑要发展,生态城市规划必须先行。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以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共住宅为例,探讨了其公共住宅的面积限定指标及指标变化,并介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了提高小面积户型的居住品质所做的探索和成就,并由此为我国住宅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风景区存在较为突出的资源保护与发展问题,以君山景区的详细规划为例,探讨了如何保护景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系统,分析了在规划中如何挖掘、整理、充实景区历史人文内涵,与景区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使保护与发展互相促进.君山景区详细规划以风景资源保护为前提,有机规划景点布局、组织游赏序列、举办主题活动、建构特色植物群落景观,正确处理了景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微观形态的时代困境与规划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岩 《华中建筑》2006,24(1):95-98
我国古代城市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下在微观形态上具有同构性.都具备粗放大街廓与内部自发建设相叠加的二元形态特征这种二元特征不能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要求.在城市开发、土地使用与管理以及城下基础设施改造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在分析诸矛盾的基础上,该文对我国城市规划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郭卫宏  周勤 《华中建筑》2001,19(5):《华中建筑》-2001年19卷5期-40-41.5页-《华中建筑》-2001年19卷5期-40-41.5页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赋予了校园环境新的认识和要求。文章结合建筑创作实践,指出建筑师应结合地域特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教育模式,来创造全新的校园建筑。  相似文献   

17.
在汉嘉努的建筑手册中, 没有什么材料是过于廉价而不能使用的,也没有哪项工程是纯粹的“生意”。在真所有设计后动中贯穿的责任感和理念.使他的建筑作品充满了独特的个性和鲜后的生命力。本文着重介给了太阳马欢团.H.E.C.商华院等几个汉嘉务的主要作品。运用商牟廉价的度筑材料, 创造出精美的鬃筑空间是汉嘉努的设计精髓.  相似文献   

18.
肖红颜 《华中建筑》2000,18(3):113-115
文章分析了赣州城市史及其相关重要问题,可为赣州古城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世界建筑》2005,(1):34-43
辛姆托工作室位于一个离库尔很近的名叫哈尔登施泰因的村子中心。这个村子坐落在一个俯瞰着莱茵河河谷的天然高地上,在河谷的两侧,山石嶙峋,山势陡峭;组成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背景画面。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需求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单一的居住模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可变型住宅作为新的居住模式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SAR理论等重要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