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预焙槽电流强化是提高电解铝产能的有效途径,我国预焙槽阳极电流密度与国外相比低10%左右,有提高的空间。本文结合300KA电解槽系列电流强化生产实践,分析了在升电流过程中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电流相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青海铝200kA预焙槽强化电流的生产实践.在不改变电解槽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情况下,电流强化5%,可以提高产能9%.强化电流对电流效率影响不大,节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国内电解槽电流强化的空间、电流强化对电解槽热平衡和稳定性的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某电解铝企业500 kA电解系列进行电流强化实践,探讨了电流强化后应采取的措施。在生产中,通过工艺参数调整,采用"智能打壳+槽控机"双控制系统,优化电压,保持低分子比、高铝液水平、低铝液温度及过热度等措施,500 kA电解槽电流提升至518 kA,电流密度从0.804 A/cm~2提高至0.833 A/cm~2,且获得了良好的热平衡及稳定性,吨铝能耗降低了152 kW·h,从而论证了电解槽强化电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戴小平 《有色冶炼》2006,35(5):11-12,45
介绍了青海铝200kA预焙槽强化电流的生产实践。在不改变电解槽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情况下,电流强化5%,可以提高产能9%。强化电流对电流效率影响不大,节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岳玉龙 《有色冶金节能》2011,27(5):17-20,47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铝行业强化电流的思路方法.结合某公司200 kA系列强化电流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强化电流后的技术调整、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南山铝业有限公司160 kA预焙铝电解槽(从160 kA强化到168 kA)强化电流生产为例,论述强化电流生产的可能及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分析强化的进程和建立新的生产平衡过程,指出在强化生产的工艺优化方面不断探寻匹配的生产工艺技术条件,深挖潜力,使得强化电流所带来的能量用于电解生产,使强化电流对电解槽冲击变得更小,以获取强化电流生产的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例对160 kA电解槽强化电流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强化电流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工业试验表明,经过改造后160 kA电解槽电流提高到180 kA可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例对160 kA电解槽强化电流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强化电流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工业试验表明,经过改造后160 kA电解槽电流提高到180kA可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
240kA预焙铝电解槽强化电流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平铝业有限公司240kA预焙铝电解槽强化电流生产为例, 简述强化电流生产的可能及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对强化的进程和建立新的生产平衡过程进行分析,阐明强化电流生产、优化工艺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0.
对铝电解槽进行系列电流的强化,是目前国内外电解铝行业的发展趋势:强化电流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电解铝企业近期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对某公司3台240kA铝电解槽进行了电热场和能量平衡技术测试,评价了进电母线断面的选择、电流分配、能量支出的合理性,为改善生产工艺技术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优化生产工艺 实现电解铝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解铝综合电耗是电解生产中一个重要指标,其中铝成本的45%-50%,本文从改变传统的工艺操作,开展“三低一高”的技术创新和手,大幅度的提高了电流效率,降低了电解铝综合电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铝电解正常生产中,由于电解槽绝缘老化或施工中遗留金属导体的搭接,系统存在着大量的电流泄露点,电解系列零电位发生漂移,造成基础设施电腐蚀增加,局部电解槽对地电压升高,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电解槽打火现象,对电解生产、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本文通过加装零点漂移测量装置来解决该难题。  相似文献   

14.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总体的宏观概念,为中国未来经济与环境发展提供了笼统的理论框架与基本理念。基于“双碳”目标的深度解析,中国钢铁行业处于“碳锁定”状态,只有同时进行技术和制度变革才能实现“碳解锁”。结合当前钢铁工业生产结构、冶炼原材料供应、冶炼能源、节能减排水平以及CO2排放现状,给出了合理的碳达峰时间及峰值。未来二三十年中国钢铁生产主要流程依然是长流程和短流程并存,氢冶金技术还难以进行工业生产,提升全废钢短流程炼钢的比例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措施。从长远来看,长流程中炼铁工艺由碳还原逐渐向氢还原是大势所趋,炼铁工序的产品将由原来的高碳铁水转变为低碳铁水或直接还原铁(DRI),具有较高脱碳的转炉炼钢就没有明显优势,发展电弧炉炼钢流程是必然选择。但实现“碳中和”还要依靠氢冶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制度的变革。基于近年在全废钢电弧炉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装备开发与实践的深入研究,针对全废钢电弧炉冶炼工艺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在全废钢条件下满足当前连铸生产工艺节奏以及钢液质量的控制,为全废钢电弧炉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85kA预焙槽为例,从铝电解槽生产成本的构成着眼,探讨了从优化工艺技术条件、强化电流强度、降低原材料消耗、燃料及动力消耗、制造费用等方面降低预焙铝电解生产成本的途径,电流强度的强化、优化工艺技术条件、阳极加高等技术的成功应用,提高了电流效率、降低了直流电耗,节能效果显著,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低铝水平生产和高铝水平生产的长期比较,证明了高铝水平对电流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高铝水平、中分子比、低电压的生产模式并加强角部保温,完全可以克服高铝水平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吉生 《铁合金》2011,42(2):28-30,35
论述了铁合金电炉供电系统的组成,各部分元件的作用及用途,各元件电流密度标准,计算方法和不同电炉间电流密度的比较等,对实际铁合金中的锰硅电炉生产时对电气元件的影响及要求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电耗是电弧炉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在当前发电行业背景下,降低电弧炉电耗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根据典型电弧炉企业生产数据,系统分析各项工艺参数与电耗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评价了各种方法降低电耗的环境效益。结果表明,优化供电制度和强化供氧是具有良好环境效益的节电手段。对于连续加料电弧炉,天然气喷吹对降低电耗的作用被极大减弱,天然气消耗与电耗的相关系数为-1.13 kW·h/m3,其应用不利于CO2减排。尽管兑加铁水可以显著降低电耗,但是兑加40%(质量分数)铁水的连续加料电弧炉能耗和碳排放量分别是全废钢连续加料电弧炉的2.25和2.50倍,不利于推动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因此,降低电弧炉电耗需要通过增加电弧炉中化学能和物理热的供应及减少能量损失的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狠抓直接还原铁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占彪 《中国冶金》2004,(1):22-24,12
直接还原过程中矿石的脉石转入DRI,给电炉冶炼带来一系列影响.直接还原铁质量,必须兼顾直接还原生产和电炉炼钢两个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20.
电热还原法生产合金锌粉用于湿法炼锌作净化剂 ,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而炉龄是其生产工艺的技术瓶颈。文章以生产实践为基础 ,从渣型控制、电气操作等方面深入探讨了锌粉电炉炉龄的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