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为了研究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层的湿陷性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的影响,针对传统室内试验评价结果不准确的缺点,依托兰州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陡道沟站,选取典型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施工场地,通过开展场地地面浸水试验,测试了地面入渗过程中不同深度地层的湿陷沉降变形及地表的沉降变形,研究了既有黄土地层的湿陷变形特性,并结合室内试验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场地内黄土的湿陷性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地表土层及深部土层的湿陷变形大体呈现陡增、骤降和平稳三个阶段;②场地内黄土的湿陷系数随着黄土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自重湿陷系数与深度的关系曲线符合幂函数关系,相关性为0.983;③兰州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层自重湿陷变形计算值的修正系数建议取值为1.675。研究结果可为兰州地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层地铁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3.
湿陷性黄土地区灌注桩竖向抗压浸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大伟 《山西建筑》2010,36(32):110-112
结合某工程,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对不同桩长、桩径条件下的灌注桩进行了浸水单桩竖向静载荷对比试验,同时对浸水条件下试桩进行桩身内力测试,取得了一些对比资料和实测成果,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兰州填挖改造与梁峁的大厚度Ⅳ级(很严重)自重湿陷性黄土建设场地的勘察资料,就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性评价、地基湿陷可能性以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了一些指导性结论。  相似文献   

5.
张震义  李海峰  王俊 《山西建筑》2007,33(29):362-363
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对新疆湿陷性黄土工程进行预浸水地基处理,从渠基处理及防渗处理两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相对最佳处理措施,并根据以往工程经验,论证该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以防止渠水下渗导致湿陷性黄土渠基出现裂缝、陷坑及渠堤崩塌。  相似文献   

6.
呼其恩 《山西建筑》2006,32(7):110-111
介绍了柱锤冲扩桩法及其加固机理,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区柱锤冲扩桩法的应用,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以推广柱锤冲扩桩法,达到更好地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湿陷性黄土砂井浸水试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黄土具有分布广、厚度大、湿陷性强、不均匀等特点,这就需要对黄土工程场地的湿陷性做出合理评价。测试和评价黄土湿陷性及地基湿陷变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依据室内单轴压缩侧限变形应力条件浸水试验测试湿陷系数,评价黄土的湿陷性强弱,计算各土层的湿陷变形评价地基的湿陷等级,但其评价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甚至得到错误的结论;二是现场浸水试坑试验,这种试验在工程场地原位进行,在黄土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并得到认可,但受工程场地条和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件制约,试验费用高,周期长、难度大。鉴于目前黄土湿陷性评价方法的不足以及深厚黄土层湿陷性评价分析的需要,从黄土湿陷变形的特性和浸水入渗特征出发,业已提出了原位砂井浸水试验方法。分别在兰州榆中和西安选取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场地进行了试验,并与其它两种湿陷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新方法对湿陷性评价的合理性、准确性以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隋贵发  李凤霞 《山西建筑》2004,30(13):60-61
介绍了山西湿陷性黄土的类型及各种类型土的处理方法,并为有效处理湿陷性黄土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见解,指出采用挤密桩处理地基,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湿陷性黄土地区水泥土室内强度试验尚无统一操作规程,考虑水泥掺入比、综合含水率、击实功等水泥土强度因子,进行水泥土室内强度试验.在室内强度试验基础上,通过数据拟合得出掺入比α、综合含水率ω、击实功p、龄期T与圆柱体、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的拟合关系.通过对比圆柱体、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以期在水泥土试件尺寸选择上形成...  相似文献   

10.
采用8000kN.m高能级强夯处理湿陷等级为Ⅲ~Ⅳ级的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基,对其设计、施工和检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实践研究。通过瑞利波波速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和静力载荷试验等对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效果进行了综合检测,对比分析了强夯前后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地基承载力和湿陷性的变化情况,确定有效加固深度、湿陷性消除、地基承载力等均满足设计要求,可为其他高能级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晋中拟建体育馆湿陷性黄土场地所采用的冲击成孔挤扩支盘桩进行浸水静载荷试验,并在两根试桩上、下盘底和桩端预埋土压力盒进行应力测试,基于静载荷作用下试桩Q-s曲线的特征和上下盘、桩端的应力测试结果进行荷载传递规律的分析,并探讨了土层浸水饱和对支盘桩侧阻和端阻发挥的影响,为以后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易聃 《山西建筑》2012,(34):68-70
通过对豫西湿陷性黄土地区郑西客运专线9座桥梁钻孔桩承载力试验研究,并以枣香河特大桥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水平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和摩阻力试验为例,从试验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试验研究结果对钻孔桩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既方便了施工,又创造了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杨振利 《山西建筑》2010,36(15):96-97
以某具体工程为依托,介绍了灰土挤密桩施工前准备工作及其施工工艺流程,并对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应用的质量控制及检验作了研究,工程效果表明:灰土挤密桩在类似条件下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郝忙利 《山西建筑》2011,37(15):62-64
结合西安市东二环—北二环立交工程,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进行了钻孔灌注桩大型原位浸水载荷试验。通过对立交工程桩基未浸水、浸水前及浸水后三种工况的载荷试验,对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和沉降量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桩基负摩阻力强度值及其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对黄土区域桥梁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承载桩基对近距隧道具有明显的附加荷载作用,对于水敏性的大厚度湿陷黄土地层其影响更加明显。为系统研究桩基对近距隧道的影响,基于改进的离心浸水试验系统开展考虑不同桩端荷载、不同桩距比和不同地层浸水厚度影响下,承载桩基对近距隧道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桩基附加荷载致使衬砌结构受力重分布,桩周土体对荷载传递具有削弱作用,桩端荷载越大,削弱作用越明显;土层浸水降低了其承载力,加剧了桩–隧间的荷载传递作用;随桩距比增大,桩基对隧道影响逐渐减小。(2) 桩端荷载较小时隧道弯矩变化均匀,随荷载增加隧道向桩基方向发生扭曲,荷载进一步增加,隧道扭曲作用加剧;桩距比较小时,增大桩距比对弯矩变化影响减弱较明显,随桩距比增大,进一步增加桩距比对弯矩影响逐渐减小;土层浸水厚度较小时,受桩周土体的荷载削弱作用,桩基对隧道的影响较小,随浸水深度的增加,桩周土体承载力减弱,桩基对隧道的影响随之增加。(3) 桩距比为1时,随桩端荷载的增加隧道最大下沉值达到16.7 mm,水平位移达到3.2 mm,随桩距比增加,隧道下沉和水平位移值均减小;随浸水厚度减小,隧道整体位移也减小,地基浸水导致的隧道位移主要表现为下沉,且浸水深度对隧道位移的影响弱于桩端荷载和桩距比。  相似文献   

16.
拓向阳 《山西建筑》2011,37(11):76-77
通过对关中东部渭河以南地区黄土地层及其厚度的调查研究,以及对试验场地黄土粒度的分析,结合对渭河北岸大荔沙苑地貌形态及风向的研究,得出了研究区黄土属于近源堆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潘凤春  李爱国 《山西建筑》2011,37(6):126-127,253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高路堤地基处理问题,通过对合同段地表天然黏质黄土进行相关土工试验,结合区域建筑材料概况,按照因地制宜原则,采用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对地基进行处理,提出了处理方案、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8.
湿陷性地区黄土高填土处理技术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陷性地区黄土高填土工程的填土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振动碾压、冲压和强夯技术处理效果进行试验对比分析,得出了合理的方法和各方法具体的施工参数。并根据现场试验情况,就处理效果检测、施工措施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朱桂军 《山西建筑》2009,35(33):89-90
在分析强夯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夯施工工艺及方案,并根据对比试验研究,验证了强夯施工方案的有效治理深度,为今后强夯施工工艺的选择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地下连续墙基础竖向极限承载特性及浸水后负摩阻力分布特征,选用石英粉、砂、膨润土、石膏和工业盐制备了人工湿陷性黄土,对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分析;采用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填筑模型试验,进行地下连续墙基础承载特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与天然黄土基本一致,可用于湿陷性黄土与构筑物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地下连续墙竖向承载力达到其极限时,外墙和内墙总侧摩阻力荷载分担比为67%,确定地下连续墙为端承摩擦型基础。地基浸水湿陷后,中性点深度比为0.64~0.73,试验结果与桩基浸水试验测试结果较为一致。由于地下连续墙基础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防渗性,芯土不受水的影响,内墙侧摩阻力与承台土反力能够得以发挥,有效减小地下连续墙基础的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