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河等水边按画理取裁植物景境园中凿湖理水,与山石相伴构成山水空间,这是园林中的主要景区。山与水是一对矛盾,但山水又必然相依,这矛盾与相依之间的最佳过渡媒介便是植物;换句话说,山水之间配置了植物,便可以协调山静水动之间的矛盾。前已说过,江南园林的胸中丘壑是太湖及其周围的丘陵和林木灌丛。效法太湖周围的植被,配置在园林之中,也即是  相似文献   

2.
徐德嘉 《园林》2011,(11):66-69
湖、河等水边按画理取裁植物景境园中凿湖理水,与山石相伴构成山水空间,这是园林中的主要景区。山与水是一对矛盾,但山水又必然相依,这矛盾与相依之间的最佳过渡媒介便是植物;换句话说,山水之间配置了植物,便可以协调山静水动之间的矛盾。前已说过,江南园林的胸中丘壑是太湖及其周围的丘陵和林木灌丛。效法太湖周围的植被,配置在园林之中,也即是  相似文献   

3.
徐德嘉 《园林》2011,(12):64-67
按植物生长习性取裁景境,是较注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的一种方法。所谓生长习性也就是植物的遗传本性。遗传本性是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受环境的影响逐步演化而成的,有较稳定的生理特性,故轻易是改变不了的。某一地区的生长环境,诸如水、土、温度、光等自然条件,也是基本稳定的。因此,在某一特定的生长条件下,要使植物生长良好,发挥其预定的配置意图,在匠的方面,除前文所说的选择适宜种类外,就得在配置上取裁、调剂,使局部小气候与植物取得最  相似文献   

4.
按植物生长习性取裁景境,是较注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的一种方法。所谓生长习性也就是植物的遗传本性。遗传本性是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受环境的影响逐步演化而成的,有较稳定的生理特性,故轻易是改变不了的。某一地区的生长环境,诸如水、土、温度、光等自然条件,也是基本稳定的。因此,在某一特定的生长条件下,要使植物生长良好,发挥其预定的配置意图,在匠的方面,除前文所说的选择适宜种类外,就得在配置上取裁、调剂,使局部小气候与植物取得最  相似文献   

5.
徐德嘉 《园林》2011,(8):66-69
前面几期我们主要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园林植物材料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于植物景观配置的含意。从本期开始,笔者将就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配置意匠试加分析总结,提出一些在建造古典式园林时,配置植物方面  相似文献   

6.
徐德嘉 《园林》2011,(9):64-68
按诗格取材反映秋景梧竹幽居亭位于拙政园中部山水大空间内。亭西一湾清流,浓荫蔽岸,亭之南北面均疏植慈孝竹与梧桐。这里环境幽美,池水清澈,金风送爽中如镜水面上,只见亭子洞门与月影相映成趣,在梧叶三五、修竹丛丛的衬托下,若有佳人吹萧亭中,便是"林中玉竹,月下美人"的意境。故取唐.羊士愕  相似文献   

7.
徐德嘉 《园林》2011,(6):72-75
植物景境(这里泛指景观和意境)审美,古今有着明显的区别。古人重在审察植物的历史、前人的评价和文化的内涵;今人则注重树形(包括人工造型)、与环境协调与否、或者从植物的生态功能方面——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持水土(平原不太需要)等等。本文从前一视角,略一介绍传统的、名家的植物景境审美方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徐德嘉 《园林》2012,(2):62-65
我国园林历史悠久,造园技艺精湛。但却未见古代有关著作流传,尤其是植物景境配置技艺,更是记述浅显。因为古代不把建筑、造园当作是一门艺术,更不把它看作是富有文化内涵、融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专门技艺。“四库全书总目》也把《营造法式》等建筑专著列入史部政书类。建筑师充其量被看作匠师或百工之家而已!造园之道特别是植物景境配置技艺,更难列入正史而流传了。所以明代郑元勋在《国冶’题词》中写道“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造园者何?日: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郑元勋从另一侧面即造园的变化灵活、自由度高等方面叙述了古代缺乏造园专著的原因。不论是《四库全书》把建筑列入史部政书类,抑或像郑氏说的“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过去缺乏专著是事实,造园技艺灵活,难以表述也是事实,  相似文献   

9.
我国园林历史悠久,造园技艺精湛。但却未见古代有关著作流传,尤其是植物景境配置技艺,更是记述浅显。因为古代不把建筑、造园当作是一门艺术,更不把它看作是富有文化内涵、融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专门技艺。“四库全书总目》也把《营造法式》等建筑专著列入史部政书类。建筑师充其量被看作匠师或百工之家而已!造园之道特别是植物景境配置技艺,更难列入正史而流传了。所以明代郑元勋在《国冶’题词》中写道“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造园者何?日: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郑元勋从另一侧面即造园的变化灵活、自由度高等方面叙述了古代缺乏造园专著的原因。不论是《四库全书》把建筑列入史部政书类,抑或像郑氏说的“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过去缺乏专著是事实,造园技艺灵活,难以表述也是事实,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不成文传统手法的运用所谓不成文传统手法,大多是记述较少或无文字记载,而是由有经验的匠师言传身授而来,是实际操作中灵活应用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徐德嘉 《园林》2012,(3):72-75
关于不成文传统手法的运用所谓不成文传统手法,大多是记述较少或无文字记载,而是由有经验的匠师言传身授而来,是实际操作中灵活应用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植物配置系列:园林植物与山石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生泉  郑丽蓉 《园林》2004,(11):16-17
园林中的山石因其具有形式美。意境美和神韵美而富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被认为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在传统的造园艺术中。堆山叠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典园林无论北方富丽的皇家园林。还是秀丽的江南私家园林。均有掇石为山的秀美景点。而在现代园林中。简洁练达的设计风格更赋予了山石以朴实归真的原始生态面貌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徐德嘉 《园林》2011,(7):74-77
植物景境的空间审美古典园林的空间效果,历来都被认为是丰富多变的。就植物景境形成的空间而言,无论是层次、意境等各方面,均有突出的特点,故有必要对植物景境的空间审美加以讨论。文人造园物质力量有限,园地不能与皇家苑囿相比,但受宇宙观的支配,追求无限广大和将天地万物笼盖无遗的空  相似文献   

14.
植物景观配置的意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德嘉 《园林》2011,(1):74-75
时下,有一种文化形象称之为"绿化",追本溯源,其缘由另一种文明具象称之为"园林"。追溯园林非姑苏莫属。本刊特邀长期从事园林及园艺专业教学研究、园林植物栽培与配置资深专家,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教授徐德嘉先生自本期起,辟"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专栏,系统介绍有关植物配置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及技巧。——编者  相似文献   

15.
古林 《城乡建设》2006,(1):44-45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建筑与园艺工程高度结合的产物,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是中国传统居住、休闲、观赏、文学艺术等综合营造的艺术空间体形环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徐德嘉 《园林》2011,(4):70-74
梅梅是古来传诵的名花。《宋史·隐逸传》林逋结庐西湖孤山,不娶无子,植梅畜鹤,因谓妻梅子鹤。梅遂成了清高之物。《埤雅》称梅是清艳两绝,范成大的《梅谱后序》称梅是韵胜格高,都是对梅的品性作了确切定性。纵览古今咏梅诗篇,赞梅的冲寒斗雪、不畏冰霜精神,首推元·杨维桢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而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则谓千古名句。现集梁·简文帝、李白、张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