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ISO正式标准TC31轮胎、轮辋和气门嘴ISO4250-1:2006工程机械用轮胎和轮辋第1部分:轮胎规格代号和尺寸ISO4250-2:2006工程机械用轮胎和轮辋第2部分:负荷和充气压力ISO4250-3:2006工程机械用轮胎和轮辋第3部分:轮辋ISO4251-3:2006拖拉机和农业机械用轮胎和轮辋(层级标志系列)第3部分:轮辋TC35色漆和清漆ISO150:2006色漆和清漆用生亚麻子油、精亚麻子油和熟亚麻子油规格和试验方法ISO1248:2006氧化铁颜料规格和试验方法ISO4618:2006色漆和清漆符号和定义TC45橡胶和橡胶制品ISO247:2006橡胶灰分的测定ISO1307:2006橡胶和塑料软管…  相似文献   

2.
许炳才 《橡胶工业》2007,54(1):40-40
为了表彰在推动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一步激励和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技进步水平,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函审、专业评审和终审,并在新闻媒体和网站公示征求意见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公布了200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3.
炸药和爆炸剂:前言(英文),炸药和爆炸剂:北美供应和需求(英文),炸药和爆炸剂:拉美供应和需求(英文),炸药和爆炸剂:西欧供应和需求(英文),炸药和爆炸剂:中欧/东欧供应和需求(英文)  相似文献   

4.
熏燕剂和杀线虫剂:概述;熏蒸剂和杀线虫剂:产品来源、原材料和环境问题;熏蒸剂和杀线虫剂:美国的供应和需求;熏蒸剂和杀线虫剂:西欧的供应和需求;熏蒸剂和杀线虫剂:日本的供应和需求 ;染料:概述;染料: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造草地和人工渔礁,电池外壳及桥墩,地毯底衬和建筑用包,排水过滤器,河堤,地砖,垫圈,港口和码头,绝缘和工业涂料,牲畜棚地垫和垃圾填埋工程,田径球类运动场地和家具,屋顶材料和路面,鞋底和坚实的车轮,隔音屏障和防振垫。如此多样化的应用和产品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一句话,它们都是用废旧轮胎再生材料为原材料生产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企业发展战略,就是在内外环境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发展宗旨和使命、企业的经营领域和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等所作出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对策。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企业的宗旨和使命、经营领域和发展目标、保障措施和进行调整。企业发展的宗旨和使命是指企业创办和发展的终极目的和追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是企业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伦理的体现和反映。企业是社会的器官,是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它是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存在的。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企…  相似文献   

7.
塑料管材和板材的挤出成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原料、设备、工艺等方面介绍塑料管材和板材挤出成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管材和板材的种类、主要应用领域和范围;挤出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管材机头和板材机头的工艺要求和结构特点,冷却定型和定径的方法,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管材冷却方式,给出了常见塑料管材和板材的参考加工温度。并对特殊性能和结构的管材挤出和板材挤出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控释和缓释肥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06,自引:6,他引:106  
张民  史衍玺  杨守祥  杨越超 《化肥工业》2001,28(5):27-30,63
对控释和缓释肥的概念和分类,制作方法和作用机理,控释机制与概念模型,实际应用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控释和缓释肥研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用气相色谱同时测定联苯菊酯和三唑磷的分析方法。使用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和毛细管柱,对试样中的联苯菊酯和三唑磷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联苯菊酯和三唑磷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83和0.11,变异系数为2.63%和0.64%,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9.05%和99.65%,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7和0.998 4。该方法分析时间短,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原料、设备、工艺等方面介绍塑料管材和板材挤出成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管材和板材的种类,主要应用领域和范围;挤出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管材机头和板材办头的工艺要求和结构特点,冷却定型和定径的方法,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管材冷却方法,给出了常见塑料管材和板材的参考加工温度。并对特殊性能和结构的管材挤出和板材挤出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李旭波 《广州化工》2009,37(7):172-173
固定管板换热器常采用轴向进料,管程物料由进料口进入管箱后,由于流程较短,物料在管箱中心区域流速高,在边缘区域流速低,致使各换热管中物料流速不均衡。一种管箱分布器有效改善这种流速不均衡的情况。物料经分布器导流孔进入换热管,各换热管内的物料流速接近相等,换热系数也接近相等,提高了换热器的总体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一种超小型旋流管的研究过程。该新型旋流管具有双进口、弧锥体的结构特征。设计了两种规格HL2 8和HL1 8(即公称直径分别为 2 8mm和 1 8mm)。通过对新型旋流管进行实验测试 ,HL2 8型优于国际上正在采用的Thew型双锥体和Amoco型单锥体旋流器 ,并且HL1 8型比HL2 8型旋流管有更高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自制的实验箱中模拟化工大气环境,考察了裸铜管、化学镀標铜管和化学镀操-染黑铜管的腐蚀情况,并利用扫描电镜和三维形貌仪观察了不同类型铜管腐蚀前后的微观组织及腐蚀后的局部三维形貌。结果表明:在模拟化工大气环境中腐蚀后裸铜管表面存在连成片且很深的蚀坑,化学镀襟铜管表面的胞状物消失,化学镀鎳-染黑铜管表面存在沿着缝隙分布的大面积细小蚀坑;化学镀铢铜管的耐蚀性最好,其次是化学镀操-染黑铜管,裸铜管的耐蚀性最差。  相似文献   

14.
管间支撑物的结构对横纹槽管管束传热强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壳程流体纵向冲刷型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与流体阻力实验,比较了横纹槽管管束在折流杆支撑和空心环支撑两种情况下的传热强化特性,发现空心环管间支撑物比拆流杯管间支撑物有较好的性能.此外,还报道了用激光测速测量壳程流体在管间支撑物条件下的流速分布,分析了管间支撑物结构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扭曲管传热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扭曲管强化传热性能,通过建立模型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扭曲管及具有相同截面形状的普通椭圆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扭曲管和椭圆管管内流体努塞尔数Nu,压力降Δp和管内综合性能评价因子η随雷诺数Re的变化情况,在Re为800—2 000时,扭曲管管内Nu是普通椭圆管的2—3倍,综合传热性能是椭圆管的1.5—2倍。得出了扭曲管可以很好地加剧管内流体湍流、强化管内传热,特别适用于管内流体在低雷诺数范围内的传热,是一种十分高效的强化传热管。  相似文献   

16.
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是一种新型强化换热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管内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流体在管内形成了强烈的涡流,且主要出现在壁面附近;设计开发了一种可制造该强化换热管的模具,利用该模具生产的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制造了一台小型换热器,与同规格的光管换热器进行对比实验,研究表明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和热效率较光管换热器要高,具有优良的强化换热性能,在换热器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波纹管管外冷凝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油蒸汽和水蒸气为工质研究了波纹管管外冷凝时的传热特性。试验中采用内管为波纹单管的套管换热器,分为水平和垂直2种布置方式。在不同流速下,根据试验测量的温度和流量等参数计算波纹管管外传热系数;并与相同参数(流速、温度)条件下光管管外传热系数的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液相雷诺数的提高,传热系数随之提高,相对光管,波纹管管外传热系数有明显提高;波纹管有效地增强了管外冷凝传热;水作为单一工质相对于多组分的煤油,波纹管对其管外冷凝强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新型插入扰流元件管式换热器,并依据相关文献的模拟数据将其与波纹管、光管在不同流速下的管内壁面平均传热系数、换热量、平均Nusselt数以及摩擦阻力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插入扰流元件换热管在强化换热能力的同时其压力损失也会很大,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选取插入扰流元件换热管时一定要考虑其经济性;在泵功率消耗一定时,插入扰流元件换热管的热效率与波纹管的热效率很接近。但插入扰流元件换热管在制造工艺上具有加工方便、固定灵活等优点,比较适合对现有换热器的改造。所以,该种热管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波形膨胀节对管壳式换热器固定管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固定管板管壳式换热器有时因管,壳间温度差大,引起轴向力太大;管板太厚,影响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质量等问题,分析了在其壳体上设置波形膨胀节后,温差轴向力可显著降低,明显改善了管板的受力情况,当出现固定管板太厚时,设计宜在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波形膨胀等。  相似文献   

20.
扭曲三叶管传热与流阻性能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定标  王宏斌  梁珍祥 《化工学报》2012,63(7):2064-2069
扭曲管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在扭曲管强化传热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扭曲管管型--三叶管。验证了标准k-ω湍流模型在圆管及扭曲椭圆管计算中的精确度,并采用该湍流模型对扭曲三叶管Re在4000~20000范围内的传热和流阻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扭曲三叶管的Nusselt数比扭曲椭圆管大,虽然压差增大较多但综合传热性能比扭曲椭圆管高。这是由于扭曲三叶管特殊的三叶区结构以及过渡区曲率的变化,使得三叶管内的螺旋流动比椭圆管更为复杂,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的协同程度更好。随着Reynolds数的增大扭曲三叶管的压差及Nusselt数都逐渐增大,但综合性能逐渐降低,在低Reynolds数下扭曲三叶管的强化传热效果较为明显。内切圆直径及过渡圆弧直径越小,扭曲三叶管的综合性能越好,其中内切圆直径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