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覆冰闪络发展过程中泄漏电流的变化情况,阐述了绝缘子覆冰闪络的形成过程,并根据绝缘子覆冰闪络机理,从覆冰类型、覆冰量、污秽度、覆冰水电导率以及绝缘子串类型、海拔高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对绝缘子覆冰闪络电压进行分析,认为雨凇、混合凇和硬雾凇是造成绝缘子覆冰闪络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表明,覆冰水电导率对绝缘子冰闪电压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覆冰绝缘子直流放电过程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量试验结果,本文给出了覆冰绝缘子的最低闪络电压与覆冰量、冰水电导率以及临界泄漏电流的关系曲线,分析了覆冰绝缘子的直流闪络过程。  相似文献   

3.
绝缘子覆冰闪络事故严重危害着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为了研究影响棒形悬式瓷绝缘子覆冰交流闪络特性的因素,文中在人工气候室内对棒形悬式瓷绝缘子进行了带电和不带电的人工覆冰试验以及交流闪络试验,研究了表面覆冰程度、盐密污秽度和覆冰水电导率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试验中使用高速摄影机对放电电弧的发展过程进行检测,并用示波器记录泄露电流和闪络电压。结果表明:带电覆冰和不带电覆冰导致绝缘子表面覆冰程度不同,对其冰闪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局部放电的初始位置和电弧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在电弧发展到完全贯穿绝缘子表面前,在相同的试验电压下带电覆冰绝缘子的泄露电流比不带电覆冰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大;棒形悬式瓷绝缘子覆冰闪络电压随盐密污秽度和覆冰水电导率的增大而降低,且相同盐密污秽度下带电覆冰绝缘子的闪络电压高于不带电覆冰绝缘子的闪络电压。研究结果可为为输电线路绝缘子选型以及防冰减灾等,提供试验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覆冰闪络特性以提高闪络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比分析了长串和短串覆冰绝缘子交流闪络过程的泄漏电流特性。根据泄漏电流时域波形将绝缘子覆冰闪络过程分为4个阶段,选取第3阶段的准恒定特征电流(IW)和第4阶段闪络前最后一周期泄漏电流峰值(IFT)作为闪络预测的2个重要特征量,并研究了其与覆冰严重程度、污秽度和覆冰水电导率的关系。结果表明:IW和IFT随覆冰水电导率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大,但几乎不受污秽度影响;2者随覆冰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伞裙间隙被冰棱完全桥接时达到饱和值;IW可以用于覆冰闪络的早期预警,而IFT可作为临界闪络判据。  相似文献   

5.
覆冰绝缘子串闪络过程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绝缘子冰闪放电机理,对污秽条件下覆冰瓷绝缘子串融冰期闪络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覆冰闪络过程中绝缘子串电弧发展、泄漏电流及其频谱特性的典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覆冰绝缘子串闪络过程可以分为初始阶段,间歇性局部电弧阶段,电弧发展阶段,临界闪络阶段和闪络阶段;各阶段放电现象明显,泄漏电流峰值具有明确的分界值;随着泄漏电流的增大,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减小,非线性程度降低;起始阶段泄漏电流峰值10mA,谐波含量最低;产生间歇性局部电弧时泄漏电流谐波含量最高;闪前泄漏电流波形平滑,谐波含量降低;覆冰绝缘子闪前电流随着表面附盐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覆冰绝缘子直流闪络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在总结大量文献研究成果基础上 ,从闪络特性和机理等方面分析了覆冰绝缘子直流闪络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闪络电压与覆冰类型、覆冰水电导率、覆冰量及气压等有关 ;长串的直流闪络梯度较短串小 ,闪络频率与电压梯度成正比 ;闪络是由持续、高幅值的泄漏电流融化冰层所致。并提出了覆冰绝缘子闪络特性方面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对绝缘子泄漏电流的分析是进行覆冰闪络预警的一个重要方法,而绝缘子的泄漏电流特征除与绝缘子串本身特性有关之外,还受到覆冰类型的影响。对玻璃绝缘子进行人工覆冰试验,研究了雨凇、混合凇和雾凇条件下,绝缘子在覆冰期和融冰期的泄漏电流变化趋势,以及不同阶段冰层电阻变化规律;通过FFT分析,研究了泄漏电流的谐波组成和阻性容性分量在融覆冰不同阶段的分布规律,定义了用于定量评价绝缘子覆冰状态的融覆冰状态判定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泄漏电流在覆冰期没有显著变化,在融冰前期迅速上升,中后期保持平稳或略有上升;覆冰期冰层电阻与覆冰类型关系不大,融冰期雾凇和混合凇电阻小于雨凇。覆冰绝缘子泄漏电流主要成分为基波分量,基波阻性分量和容性分量与全电流比值的相对大小关系不同时,绝缘子表面冰层状态不同,从而据此判定绝缘子所处的融覆冰状态,对覆冰闪络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8.
对绝缘子泄漏电流的分析是进行覆冰闪络预警的一个重要方法,而绝缘子的泄漏电流特征除与绝缘子串本身特性有关之外,还受到覆冰类型的影响。对玻璃绝缘子进行人工覆冰试验,研究了雨凇、混合凇和雾凇条件下,绝缘子在覆冰期和融冰期的泄漏电流变化趋势,以及不同阶段冰层电阻变化规律;通过FFT分析,研究了泄漏电流的谐波组成和阻性容性分量在融覆冰不同阶段的分布规律,定义了用于定量评价绝缘子覆冰状态的融覆冰状态判定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泄漏电流在覆冰期没有显著变化,在融冰前期迅速上升,中后期保持平稳或略有上升;覆冰期冰层电阻与覆冰类型关系不大,融冰期雾凇和混合凇电阻小于雨凇。覆冰绝缘子泄漏电流主要成分为基波分量,基波阻性分量和容性分量与全电流比值的相对大小关系不同时,绝缘子表面冰层状态不同,从而据此判定绝缘子所处的融覆冰状态,对覆冰闪络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9.
覆冰绝缘子闪络过程泄漏电流监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蒋兴良  曹娟 《高电压技术》2003,29(8):17-19,31
覆冰绝缘子闪络过程中泄漏电流持续时间长 ,幅值变化大 ,用常规示波器很难测量 ,故据此特点设计了基于L ab View的覆冰绝缘子冰闪过程泄漏电流监测系统。通过设计制作前置处理电路及 L ab View编程来全过程监测覆冰污秽绝缘子闪络试验中及局部电弧发展变化过程中泄漏电流 ,并实现了波形显示、数据存储和分析、打印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覆冰绝缘子闪络动态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迪  杨嘉祥  吴艳臣  尹国荣 《高压电器》2011,47(7):54-57,63
依据冰闪电弧模型,以MATLAB为计算平台,揭示了直流电压下覆冰绝缘子放电电弧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覆冰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和电弧传播速度极性效应明显.在整个闪络过程90%时间内,局部电弧发展缓慢,最后闪络阶段发展速度剧增.仿真结果和人工覆冰绝缘子闪络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李霖  杨洪耕  赵艳粉 《电网技术》2007,31(11):49-53
基于二维离散平稳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精确定位短时电能质量扰动起止时刻的检测方法。利用二维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在3个不同的高频方向,用水平高频系数精确定位发生在工频相位过零点的电压凹陷的起止时刻,用垂直高频与斜线高频系数之和精确定位发生在工频相位非过零点的电压凹陷的起止时刻。该方法只需采用最简单的小波函数db1对信号进行1层小波变换,简单易行且对噪声不敏感。运用Matlab6.5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无位置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的核心是准确获得转子位置信息,目前的方法有位置检测电路法和反电动势滤波方法,本文针对反电动势滤波方法的高速区间进行研究,提出了变采样频率的滤波方法,解决了固定频率采样下的过零点偏差问题,而且提出了消除虚假过零点的控制规则,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反电动势过零点。该方法在TMS320LF2407A的控制平台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电机的启动过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当电压过零点附近发生故障时行波信号十分微弱,并且叠加在强大的工频量信号上,再加上各种干扰因素,实际中行波保护不能正确检测到行波波头,可能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文章对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与非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进行了大量的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时电流行波的低尺度小波变换波形绝大部分远离时间轴,而非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时电流行波的低尺度小波变换波形绝大部分靠近时间轴.并根据这一特征提出了一种检测电压过零点附近故障的方法,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4.
无位置BLDCM控制的关键是获得准确的转子位置信息,在深入分析BLDCM反电动势信号的基础上,结合分数阶Fourier变换在时域和频域的滤波特性,提出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反电动势滤波方法,该方法可以滤除反电动势信号中的噪声,获得完全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的反电动势过零点信息.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5.
小波变换在绝缘子泄漏电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掌握运行中绝缘子的污秽程度,介绍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绝缘子泄漏电流检测方法。通过正交小波分解含有噪声的泄漏电流信号,利用噪声信号主要表现的高频特性,对分解后的高频系数进行阈值量化处理,并重构处理后的泄漏电流信号以消除噪声。对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基于DSP的绝缘子在线监测系统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算法可提高对绝缘子污秽程度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同步发电机绝对转子角的定义,提出了一种测量绝对转子角,进而获得高精度的相对转子角的方法;此方法不使用机端电压过零整形脉冲,而是将机组键相脉冲与GPS定时脉冲比相,并能够自动整定初始位置角,因此,测量结果不受发电机运行状态的影响,能够在各种运行方式和扰动情况下获取高精度的绝对转子角。本文提出的方法已在大量火电厂、水电厂工程中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声波法直埋热水供热管网泄漏应用的定位精度,在分析各种小波法阈值函数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阈值函数降噪方法,该方法理论上能够克服软阈值函数的恒定偏差和硬阈值函数信号振荡的缺点,设置调节参数,提升降噪能力,保留小于阈值点区域信号,避免有效信号丢失。在大型直埋热水循环管网中进行泄漏测试实验,研究表明采用本方法进行声波法直埋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可实现泄漏定位误差在±1 m内,定位精度可达0.11%~3.49%,最后选择北京市供热系统中实际工程案例,采用本方法进行声波法泄漏检测,泄漏定位误差为0.37%~0.66%,定位精度提升。  相似文献   

18.
单向阀作为液压系统重要元件,发生内泄漏故障时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单向阀内泄漏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号和布谷鸟搜索支持向量回归(CS-SVR)的单向阀内泄漏无损预测方法。首先建立单向阀内泄漏检测实验平台,获得不同工况不同故障特征下单向阀内泄漏的振动信号和声发射信号。然后利用小波包能量分析方法,提取两种信号最优频带重构信号的均方根值作为预测变量,并结合阀前压力建立基于布谷鸟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CS-SVR)的多源信号预测模型。最后,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布谷鸟搜索算法相对于网格搜索法(GS)和粒子群算法(PSO)对SVR模型参数寻优优势更大;基于多源信号输入的预测方法相对于单源输入的预测方法精确程度更高,同时该方法能实现不同压力、不同故障类别、不同故障程度的单向阀内泄率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8.97%鲁棒性较高,为阀内泄漏无损检测应用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钢轨表面缺陷的漏磁检测会受到巡检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背景噪声增大,检测灵敏度降低。为了增强缺陷信号特征,提高漏磁信号的信噪比,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熵解卷积的漏磁信号处理方法。通过目标函数法,计算得到最优的逆滤波器参数,对采集到的漏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为衡量最小熵解卷积算法滤波效果,将处理得到的缺陷信号和背景噪声信号的峰峰值与小波变换法和中值滤波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最小熵解卷积算法对缺陷信号起到了明显的增强作用,且其效果优于小波变换和中值滤波。  相似文献   

20.
针对36槽4/6极3Y/3Y变极电机绕组三支路感应电动势不平衡的问题,基于分裂线圈法,给出了绕组排列的新方法,确定了线圈分裂比。考虑转子导条集肤效应和磁场不同分布,采用正弦时变有限元法和能量法计算了不同极数下起动时和不同负载时的转子槽漏抗。通过绕组的重新排列和线圈分裂比的恰当选取,绕组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转子槽漏抗随负载增大而减小,与传统方法和实测值相比,考虑各转子槽饱和与分布不均匀的转子槽漏抗计算方法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