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供应链管理跨越企业界限,具有集成性和时效性,其生产计划系统具有分布性、自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传统的生产计划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供应链这种新的组织模式。这里对供应链企业生产计划系统特点进行分析,构建了供应链网络制造系统三层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制造系统中供应链生产计划的分解模型。  相似文献   

2.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最离散制造企业中制造资源计划的核心,本文详细论述了在CIMS环境下,基于MRPⅡ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并就系统实现中的一些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虚拟制造环境下模特法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虚拟制造环境下,应用模特法对制造系统进行作业测定,制定标准时间,突破了模特法一般应用在现实制造系统进行作业测定的传统应用范围,进而为虚拟制造系统优化设施布局、编制生产计划、确定劳动力需求计划提供了方法和依据,避免了生产系统投产后调整布局及人员配置等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4.
CIMS环境下MRP—Ⅱ主生产计划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主生产计划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开发策略,用人机交互方式可以非常方便地制定主生产计划。  相似文献   

5.
在讨论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和准时制(JIT)生产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大批量和中小批量并存的制造系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能力平衡计划、均衡生产计划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被应用于实际CAPMS中,取得了与实际相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跨企业协同制造涉及要素种类多、联动关系复杂、内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大,导致协同运行能力弱。针对其顶层统筹管理能力弱、缺乏有效的计划分析手段等问题,提出面向生产计划分析的协同制造过程建模语言,为决策层提供不依赖具体生产数据、兼顾不确定因素的领域专用抽象建模和模型仿真工具。总结并凝练协同制造的领域知识,定义其概念模型,基于概念模型制定协同制造过程建模语言CoM-PML;开发基于CoM-PML的建模和仿真系统POMES4CM,通过执行多过程仿真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分析产品齐套周期、资源利用率等,辅助决策。选取3种复杂产品的协同制造流程进行案例验证,得到具有指导意义的过程模型和生产计划,验证方法和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一、市场经济下生产组织管理的改进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取胜,除了在技术上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外,在生产组织管理上应用先进管理技术成了不可缺少的内容。60年代中期,美国管理学家约瑟夫.奥列基(Josoph.Orlicky)提出了物料需求的新思想来安排生产计划,称为"物料需求计划(MRP)",后来发展为以MRP为核心的制造资源计划(MRP-Ⅱ),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了准时生产(JIT)等等。MRP改变了传统的库存控制法来组织生产,提出了制造业中优化生产计划的根本思想-按需求来组织生产,这种需求不仅是用户的最终需求,还包括制造过程中加工…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单元制造模式的车间调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敏捷制造思想研究了离散生产类型的先进制造车间的调度控制系统。在研究双单元制造模式运行和组织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单元重组方法。研究了先进制造车间生产任务管理、生产计划、车间调度、生产运行控制、生产信息管理等问题,提出了以单元动态重组技术为基础的车间生产调度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集成化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模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通过分析、比较制造资源计划、准时化生产、约束理论3种生产管理思想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根据生产计划与控制的不同层次需求,将制造资源计划、准时化生产、约束理论三者加以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管理方法——MTJ,并在其指导下构建了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模型。在此模型中,制造资源计划定位在厂级或企业级,负责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及各车间零部件的月、周计划;约束理论定位在车间级,负责车间或工段工序的日作业计划与调度、物料的投放;准时化生产定位在生产现场,负责作业计划的执行、生产的控制和现场的反馈。对本模型的运作逻辑以及本模型如何利用制造资源计划、准时化生产、约束理论三者的优点和规避其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柔性化主生产计划方法制定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当前国内制造生产管理系统的主生产计划制定存在的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分析了各类企业对主生产计划的业务及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适应多种生产类型的主生产计划技术及其相关的支持技术,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以制造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现代生产经营和管理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里将协同设计和制造资源计划概念应用至铁制工艺品设计制造系统中,基于三维设计软件Pro/Engineer进行开发了这套系统,并讨论了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材料加工中的用料计划的算法。  相似文献   

12.
沈斌 《机械制造》2020,58(1):1-4
介绍了以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各国工业发展战略计划,分析了大部分制造企业存在的亚健康症状,论述了数字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这一论点。提出实施智能制造,一方面必须针对企业现状,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制造执行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制造执行系统中的生产计划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的生产计划,给出了智能制造发展三阶段、生产管理和控制三层次、企业金字塔计划和控制模式。在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制造执行系统是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约束理论的制造单元瓶颈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任何系统中都存在制约其发展的约束因素,制造单元设计中的瓶颈问题则影响系统的负荷平衡及生产效率。本文依据约束理论,阐述了对制造单元中的资源瓶颈问题、如何判别MC中瓶颈环节和削减MC瓶颈的方法。瓶颈资源是变化的,贯穿于生产计划调度系统的整个过程,提出了基于TOC和MRPⅡ的集成计划与调度系统框架,其主要特点是考虑了基于约束的单元能力平衡。应用瓶颈管理优化制造单元,对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MES:一个有效的制造执行过程计划和控制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MES是在企业资源计划和生产经营计划与制造设备控制之间的一种面向制造执行过程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技术。通过对MES的定位分析、功能模型分解、典型案例的应用效果介绍,系统地阐述了制造执行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敏捷制造的思想的车间生产计划分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单件小批生产模式的特点,对车间生产计划分解中所需的产品结构、物料清单、工艺路线和工作中心等相关生产要素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敏捷制造的车间生产计划分解算法,以实现生产负载均衡、减少等待时间和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等综合指标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大型机械装备基于项目制造的生产计划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型装备面向订单设计(ETO)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分析了装备制造企业生产过程计划与控制的特点与要求,提出面向项目制造的分级生产计划管理模型,实现项目计划与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的集成.通过构建基于装配单元的复杂产品装配网络图,反映复杂产品的完整装配过程,满足装备产品多层次、多阶段生产过程的需求,结合倒排和顺排计划方式的产品总装的项目主计划,为合理预测和安排装配提前期、控制零/部件进装成套性提供计划指导.面向项目制造的生产计划模式实现大型机械装备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和产品制造等多个过程的协同管理.以产品项目为对象提高生产过程计划和控制的整体统筹性.  相似文献   

17.
船舶制造企业是典型的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该类型企业的任务、资源、组织和计划均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然而,由于船舶设计和制造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造船企业生产计划比一般制造业更为困难。为此,首先提出面向船舶制造业的现代船舶工程分解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次造船工程计划模型,并研究了多项目资源平衡问题。结合某船舶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多层次生产计划模型,开发了面向船舶制造企业的多项目多层次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对体系和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制造理论与关键技术》,中国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资助项目《网络制造产品电子交易平台设计与研究》,中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支持网络制造的协同交互与资源共享平台研究与产业化》共同资助下,开展基于Agent的数字车间及其调度技术的研究。 数字车间是实施数字制造的主体,是制造计划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制造信息的反馈者,更是制造实时信息的集散地。数字车间生产的敏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企业的敏捷性,所以从敏捷调度的视角,研究数字车间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提出基于Agent的数字车间框架结构。框架包含车间管理与计划子系统、设计子系统、生产调度与管理子系统、物料运输子系统、库存与管理子系统、制造资源子系统、生产仿真子系统和制造执行子系统。框架结构支持虚拟企业生产模式——组成数字车间的设备或设备单元可以是处于不同地域,通过制造设备Agent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制造设备在物理位置上不变,而在生产组织和管理逻辑上随加工任务的变化而改变,实现资源的动态配置,对变化的任务做出及时响应,从而提高制造系统的敏捷性,因此也被称为虚拟数字车间。赋予数字车间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除承担对生产任务的调度与制造实施以外,还兼具运输服务和仓储管理等两项功能,并在制造过程中实时收集订单的生产进度信息。 研究数字车间中Agent对制造资源数据的管理技术,将与制造资源相关的数据信息直接集成到制造资源Agent结构,使得数据库系统就像是Agent框架整体的一部分。提出以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为中间层的车间系统集成方案。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Agent会话的车间运作方式,将数据库系统看作Agent系统与其他系统联系的中间层的结构,使得Agent系统易于实现与现有软件系统的集成。Agent使用数据库访问机制  相似文献   

19.
面向供应链的生产组织计划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型制造企业的运营形式,提出了一种基于MRPII推式/JIT拉式结合的面向供应链的生产组织计划模式,并探讨了基于该模型的生产计划系统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试论CA—CIMS中微车MRPⅡ总体结构和逻辑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CIMS环境中适用于大量重复生产类型的“制造资源计划”(MRPⅡ)进行了研究,结合“长安”微型汽车生产特点和工厂实际,提出采用MRPⅡ的“推式”逻辑进行生产计划,采用JIT的“拉式”逻辑进行生产控制的混合式系统结构和逻辑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