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X射线法对磨削表面层残余应力进行了三维空间的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摩削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呈三维空间分布,并且残余应力的主应力方向不平行或不垂直于摩削表面。  相似文献   

2.
平面磨削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磨削过程产生的残余应力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影响,确定它的大小和性质对于评价零件的性能非常重要。文中阐述了平面磨削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分析各种测试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深沟槽磨削后,沟槽表面残余应力的计算方法。编制了适用于本方法的BASIC源程序,给出了在采用深切缓进磨削条件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进行具有负前角磨削刃的单颗磨粒磨削加工过程仿真,并设计制造了旋转轴向超声振动平面磨削实验装置进行工艺实验,分别得到45钢在不同磨削工况下的磨削表面残余应力仿真值和实验值,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的相对误差在2.47%~16.93%之间,从而验证了所建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普通磨削和超声磨削在工件表面均产生残余压应力,且轴向残余压应力显著大于磨削方向残余压应力;表面残余压应力随着振幅、磨削深度、磨粒负前角和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6.
陀螺仪电机轴承套等钢结硬质合金GT35材料零件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微应力控制不当经常出现表面开裂、尺寸变形等质量问题,给陀螺仪的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为了探究平面磨削加工工艺参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实现低残余应力加工的可控工艺方案,文章分析了平面磨削GT35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采用KP-36精密磨床开展了磨削试验,对砂轮线速度、径向磨削深度、工件进给速度以及砂轮结合剂种类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因素轮换法试验分析,并采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残余应力检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GT35钢结硬质合金平面磨削工艺参数中径向磨削深度影响程度占比49%、工件进给速度占比25%、结合剂种类占比16%、砂轮线速度占比10%;工件进给速度为18 m/min时残余应力最小;树脂结合剂砂轮比青铜结合剂砂轮加工后零件残余应力平均小10%。GT35材料零件平面磨削残余应力可控工艺方案为采用青铜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并选用0.002 mm的径向磨削深度、18 m/min的工件进给速度以及30 m/s的砂轮线速度。  相似文献   

7.
应用曲梁理论推导了轴承套圈沟道表面层残余应力的计算公式,并用x射线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推导的计算公式合理可用。附图5幅,表1个,参考文献5篇。  相似文献   

8.
曲廷敏  周晓文 《轴承》1994,(9):29-31
由轴承的几何尺寸及所受外负荷,依照Hertz理论计算接触区的应力,根据等效应力理论计算出钢球表面层应具有的最佳残余应力作为调整强化机转速的依据,以达到钢球强化处理的质量稳定,提高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陶瓷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计算陶瓷表面残余应力,将力学问题简化为求解在移动集中力和移动集中热源作用下的应力模型,采用逐步移位法处理载荷的模态输入,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相比较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从而为实现陶瓷磨削残余应力的预测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残余应力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建立的磨削温度三维分析模型和有限元分析,实现残余应力分布的建模和预测。通过干磨和湿磨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工程陶瓷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测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为特殊的硬脆工程材料,陶瓷零件的断裂强度和韧性对表面应力状态异常敏感,测试其表面应力有重要意义。 阐述X射线法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建立微挠度法的测试模型,介绍压痕裂纹法、剥层法、云纹法的测试原理。比较各种方 法,提出探求一种更精确、更经济、更实用的测量方法是非常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磨削过程与磨削表面残余应力关系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磨削表面残余应力形成机理的分析,建立了一种反映磨削过程与磨削表面残余应力关系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反映了磨削过程中力、温度、磨削液冷却性能影响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在电子计算机上对缓进给强力磨削表面残余应力近千个测试点的实际计算为基础,分析讨论了矩形截面杆状零件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的计算方法,计算误差及其计算公式的简化。在研究形状比较复杂的机器零件(例如平板状零件)的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时,常常沿残余应力的主应力方向切取矩形截面杆状试祥(当然要避免由于切割方法本身带来的附加应力),测量试样在杆的长度方向上的表面残余应力。所以研究矩形截面杆状零件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是研究复杂零件表面残余应力的基础。因此讨论矩形截面杆状零件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的计算方法,计算误差,进而在保证必要的计算精度的前提下作一些适当简化,在理论上和工程计算上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磨削过程中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影响。由于残余应力的随机性,理论计算很难确定它的大小和性质。研制出一种有三个方向灵敏度的光栅,并以此为敏感元件,应用云纹干涉技术,结合钻孔法,测试平面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状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连续测量磨削残余应力的方法,分析了连续测量装置测量磨削残余应力的重复性,并将连续测量残余应力装置的测量结界与X-ray应力仪的测量结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连续测量残余应力装置设备简单,测量速度快,测量费用低,适用于测量具有简单形状的磨削零件或试件表层残余应力沿深度的分布,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陶瓷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研磨抛光法与连续腐蚀法测试陶瓷磨削表面残余应力 ,与 X射线衍射法相比较 ,具有经济、简便、测试精度高的优点。在避免了应变信号的不稳定性与附加应力的条件下 ,对于非金属氧化物陶瓷来说 ,这两种方法完全可以取代 X射射线衍射法  相似文献   

17.
刘伟香  周忠于 《工具技术》2007,41(12):32-34
在磨削加工过程中产生表面残余应力,其产生机理是磨粒刃作用引起的挤压应力和切削应力及热应力的综合作用效应。挤压应力产生残余压应力;切削引起的残余应力存在拉、压应力两种可能,但比挤压应力要小得多;热应力产生残余拉应力。  相似文献   

18.
文中基于ANSYS软件介绍了磨削淬硬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磨削淬硬过程中的温度场、热应力、热-力耦合应力、热-力-相变耦合应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充分考虑材料力学性能的非线性及相变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磨削淬硬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9.
工程陶瓷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特殊的硬脆工程材料,陶瓷零件的断裂强度和韧性对表面应力状态异常敏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是研究残余应力的理论基础。本文阐述了陶瓷材料在磨削过程中的弹塑性变形数学模型,建立了磨削温度模型,介绍了利用磨削参数进行编码的二次回归模型,从而为预测和控制残余应力数值及性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工程陶瓷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阐述了工程陶瓷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并比较了残余应力的几种测试方法,介绍了残余应力的数学模型,从而为预测和控制陶瓷零件的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合理选择磨削条件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