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文监测工作作为水文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基础性的公益事业,在社会公众服务和政府决策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真实可靠的水文监测数据,可以给水资源和工程建设管理以及水文规划设计等工作提供一定的保证。主要分析了对水文监测工作产生影响的因素和水文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水文监测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晓冬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2,51(2):49-51
随着社会经济和水利事业快速发展,河道防洪标准和生态治理建设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对已有的水文站水文要素监测边界条件带来极大的改变,给水文观测要素带来人为的影响。通过分析汝阳县北汝河下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对紫罗山水文站水文监测影响因素,提高保护水文观测设施和边界条件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水文监测是水文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可以有效的对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进行全面了解,运用全面科学的手段对自然界的水文实施监测和分析,其意义和作用不可小觑。为了保证水文信息监测工作的质量,因此在日常水文监测工作中要高度关注和重视水文信息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嘉祥县现状和水文监测的概况,详细论述了水文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4.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的长江中下游南岸。九江市最早的水文监测要追溯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新中国成立后水文站网得到一定的发展,后几经调整,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九江市水文监测系统。截至2006年6月30日,共设有水文站10处,水位站1处, 相似文献
5.
水文应急监测作为水文应急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水文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水文应急监测工作具有临时性、紧急性和及时性的特征,对水文应急监测工作的特点应有客观、正确和科学的认识。在开展水文应急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应特别要注意安全生产、成果质量控制方面的要求,以不断地满足国家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对水文应急监测工作的特点、水文应急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其成果质量控制等各方面所作的初步探讨和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的长江中下游南岸。九江市最早的水文监测要追溯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新中国成立后水文站网得到一定的发展,后几经调整,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九江市水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现代水文资料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水文资料不仅要求准确性和精度,而且强调了水文信息采集的广度及满足使用要求的程度,分析了影响现代水文资料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现代水文资料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泰安市城市水文现状和城区洪涝成因,分析了城市水文智慧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泰安市通过建立智慧监测站点工程,实现重要交通路段的雨量、积水深等雨水情信息实时立体监测及快速预报预警,为防汛和排涝提供科学调度决策,并通过网络通信方式向公众发布城市汛情信息,科学合理地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泄洪排水、人员疏散、交通疏散等应急工作。 相似文献
9.
水文监测工作作为水文事业中的重要环节,它在社会公众服务领域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水文信息、水文观测项目、水文监测手段的发展要求都越来越高。在当前社会,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更新,为水文监测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从新疆水文监测工作的现状出发,结合信息化平台,从站网建设、信息系统扩充、勘测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优化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新疆水文监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通过对南宁市城市化建设带来的气候条件改变、产汇流条件变化、城区防洪排涝日趋严峻、内河水环境恶化等水文效应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应对南宁市城市水文效应问题,水文工作应采取的一些对策与措施,为南宁市城市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工程带水文”政策为拓展水文投入渠道,解决水文投资来源单一,投入总量偏小,促进水文与水利建设同步协调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各地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但是,该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随意性大、资金难到位、资产归属关系不顺等一些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办法,建立起“工程带水文”的长效机制,保证“工程带水文”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6.
17.
水文部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部门固定资产的情况决定了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必要的内部控制;节约型社会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提出新要求,水文部门应结合自身实际,与时俱进,采取切实可行的各项措施,实现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目标,促进水文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1档案质量管理及特点
所谓档案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单位领导、档案工作人员参加的,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充分发挥科学管理和专业技术的作用,建立一套贯穿于档案形成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保证高质量的档案。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