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球深层天然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天然气成因学说、地球深层天然气研究状况和一些国家超深钻探计划的文献调查结果,认为研究开发地球深层天然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油成因的无机说和有机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对比了石油成因的无机说与有机说的理论基础。指出,现今大量的地球化学资料证实,烃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天然的CO、CO2、H2在全球无机合成带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天然气分类有两种,有机成因与无机成因,生物成因与非生物成因。从资源角度分析,不同称谓其含义不同,有机成因与无机成因的天然气资源具有一次性不可再生的特性,而生物成因的天然气,则具有可以再生的特性,在考虑天然气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天然气的演化程度对各类天然气简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4.
论石油与天然气的多元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石油、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油气资源的持续发展需要新的适合于中国地质特色的石油地质理论。从生命起源的角度看问题,“生命物质”也来源于“无机物合成的沥青”,油气的有机与无机成因说都只说到了物质演化不同阶段的作用,依中国地质特征分析,油气应具有多种生成机制与模型。中国含油气盆地的特殊风格是火山活动活跃,由此引出了多种生烃机制:火山活动贡献了有机生烃机制灶体生烃模型与催化生烃模型、贡献了无机生烃机制,还贡献了可以再生的合成生烃机制。  相似文献   

5.
6.
明确油气的成因及其分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针对目前石油成因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全球构造学、石油地质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对各种石油成因假说进行梳理、融合和集成创新,形成了石油的双机(有机—无机)耦合成因假说框架。其主要观点是,石油(或天然气)是一种多成因的可再生资源,储量巨大。石油的形成与分布是盆地与地幔隆起、深部流体与浅部流体、有机生烃机制与无机生烃机制、深大断裂与封盖条件4对成烃成藏要素相互耦合的结果。双机耦合程度越好,油气越丰富。盆地及其基底以下区域是耦合程度最好的领域,其次是盆地周边区域封盖条件较好的深大断裂发育区;深大断裂与封盖条件的匹配是控制油气聚集的重要因素;长期、多期或近期活跃的深大断裂发育区封盖条件好的大型圈闭,是最可能取得重大勘探突破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石油天然气的成因争论由来已久,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实践,有机成因得到了国内外广大石油工作者和有关专家,学者的认可,一直处于上风,但无机成因并没有因此绝迹,仍不断有人提出,有争论才会有进步,许多有机成因支持者说,有机成因是从理论到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我们无须争论,那么,你们用无机成因的理论去实践,找出油气田来,才会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8.
从无机观点论述了天然气的成因。综述了Gold的天然气“地球深部成因”学说。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已经完钻的超深井及其新发现,认为应加强深部天然气的勘探。  相似文献   

9.
各类天然气的成因鉴别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在丰富的原始资料基础上,综合国内外有关献,提出了鉴别各类成因(有机的、无机的、生物气的、油型气的、煤成气的)烷烃气和二氧化碳的4类21个指标,从而达到判别各类成因天然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油气地球物理》2010,(1):22-22
<正>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  相似文献   

11.
在广泛收集和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曾母盆地中部地区10个天然气样品的地球化学组成及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系统分析了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同时对与天然气相伴生的凝析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其油源。研究表明,曾母盆地中部地区天然气中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C1/C 1-5)值介于0.68~0.97之间,既有干气也有湿气,天然气碳同位素具有正序列排列特征,其中δ13C1值介于-45.6‰~-31.5‰之间,δ13C2值介于-32.7‰~-24‰之间,δ13C3值介于-30.1‰~-23.4‰之间,为干酪根初次裂解的有机成因气,既有油型气,又有煤型气;而非烃类气体以CO2和N2为主,含量介于11.44%~80.18%之间,且CO2碳同位素值较高,介于-10.8‰~-2.4‰之间,为无机成因;与天然气伴生的凝析油具有较高的姥植比,高含量的奥利烷和双杜松烷,与盆地内发育的煤系泥质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表明凝析油油源为煤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12.
对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学的理解和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勘探是大范围、大兵团、多学科、多工种的联合调查和协同作战的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必须科学地认识和掌握规律,科学管理和严密组织实施。根据笔者对油气勘探实践的理解,论述了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相关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油气勘探的一般规律、勘探的性质和特点、勘探战略、勘探程序、勘探部署、勘探科技、勘探管理。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成为油气勘探家指出了所应具备的素质和需要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系统认识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差异,利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与轻烃等地球化学资料,对四川盆地不同地区不同层位陆相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及对比,探讨其差异成因。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在横向与纵向均存在较大差异。横向上,川西地区天然气甲烷含量与干燥系数均高于川中地区,川西地区天然气以干气为主,川中地区天然气以湿气为主,地层厚度、埋深及气源岩的不同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区的天然气组分特征参数纵向变化规律也明显不同,川西地区该变化规律主要受烃源岩成熟度与天然气运移分馏影响,而川中地区则主要受烃源岩成熟度及类型的影响。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以成熟气与高成熟气为主,仅川中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以成熟气为主,川西地区天然气成熟度最高,川中地区与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次之,川中地区侏罗系最低,烃源岩埋深与厚度的差异造就了上述成熟度差异。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以煤型气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的油型气,不同地区油型气的含量、分布、成因与来源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川西地区仅须二段存在少量油型气,来自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生成的石油裂解;川中地区侏罗系以油型气为主,来自侏罗系干酪根裂解;川南地区须家河组有一定的石油裂解成因油型气,主要来自下伏气藏。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天然气以水溶相与游离相运移,而侏罗系天然气则主要以游离相运移。[JP]  相似文献   

14.
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评价天然气的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的理论基础、动力学参数模拟计算、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应用于天然气评价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揭露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不仅受母源、成熟度的影响,而且与运聚条件、沉积盆地增温速率有关;累积聚集气与阶段聚集气在碳同位素特征存在明显差别;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在不同盆地会存在差异,不仅取决于气源条件,还与聚集历史、沉积-构造史有关。我国天然气藏成因复杂,具有多期、多源的特点,对这类天然气的成因研究与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东海盆地丽水凹陷的ZWSl3—1—1、SLS36—1—1和FLS—1井发现了天然气,而ZWS13—1—1井的三个产气层段的二氧化碳含量均超过94%,个别层段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9.87%,而FLS-1井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却很低。研究表明,该区的二氧化碳既有有机成因的又有无机成因的,ZWSl3—1—1井和SLS36—1—1井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为无机幔源成因,而FLS—1井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为有机成因。研究结果认为:ZWSl3—1—1井和FLS6—1—1井天然气为油型气,而FLS—1井天然气具有煤成气的特征,为煤成气。  相似文献   

16.
һ��ֵ�����ӵ���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我国陆相地层中相继发现了一些含凝析油的天然气气藏,其成因为生物和低温热解作用形成。气源岩主要为腐殖型,埋深在3000m以内。位于低成熟带.气的成分以甲烷为主,δ~(13)C_1=-45‰~-55‰,δD_(CH)_4=-200‰~-263‰。我国中新生代地层发育,变质程度较低,具备生物一低温热解气成藏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石油生成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详细地讨论了石油有机生成说的发展,指出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在沉积盆地中以及石油中的一些生物标志化合物,它们携带着有关石油原始古生物成分的信息,是石油有机成因说的重要证据;在介绍了热液石油的观点后指出,这种热液石油与任何一种岩石和任何一期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中,由细菌有机质聚集而造成的甲烷生成作用有关;在评说了无机生油观点后指出,以费托反应生成烃类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在自然界中未必能满足反应所需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可以认为,地球上烃类生成过程与生命起源过程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合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是天然气水合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之一。介绍了水合物的生成机理,分析了影响水合反应器开发中的传热和传质问题,综述了水合反应器的研究概况,提出了水合反应器结构设计中须提供特殊的机械单元以促进反应器内物料迅速混和、气液固表面快速更新和局部水合反应热迅速移除。指出了当前研究较多的管式、射流式、塔式、流化床和超重力水合反应器的优缺点。由于流化床和超重力水合反应器具有生产效率高、传质和传热性能优异、反应速率快、单位质量水合物生产能耗较低等优点,成为天然气水合反应器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This work describes a methodology that allows an accurate correlation for natural gas compressibility factor to be obtained. This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the Parana State natural gas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Southern Brazil, whose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ore than 14,000 pairs of pressure–temperature readings, measured along eight months. Compressibility factors calculated following Peng-Robinson, Patel-Teja-Valderrama, Shell Oil Company, Soave-Redlich-Kwong, and Van der Waal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given by the American Gas Association equation, which is used by most natural gas companies. Finally, an alternative correlation was proposed, which is highly accurate within the network operating range.  相似文献   

20.
The problem of stealing gas through natural gas supply system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authors introduce a new technique to prevent and reduce behavior of stealing gas. The new technique is to establish a monitoring network through which data of consumed gas volume and gas flow rate of home gas meters can be monitored dynamically. Through analysis of these data, the monitoring center can automatically discriminate the potential users with stealing gas behavior and then report list of the users to the monitoring center. This method prevents the occurrence of stealing gas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