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塔里木油田储集空间多样,以孔、洞、缝为基础的不同类型储层以不同形式组合,形成了以缝洞型储层为主的非均质性特强的碳酸盐岩油气藏,此类油气藏描述工作难度极大,相关基础研究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加上传统数值模拟软件的限制,对应的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已经严重制约了油田的高效开发。塔里木油田塔中62井区采用国际公认的GOCAD建模软件和斯坦福大学开发的GPRS数值模拟计算器,在离散裂缝模型的基础上结合MSR方法,建立了相关的储层地质模型并进行了动态验证,为进一步认识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油气藏缝洞分布规律、连通性及油水分布关系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性油藏单井递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下奥陶统缝洞性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次生裂缝或溶蚀孔洞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为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的开采特征,根据储集体内缝洞之间的组合关系与含水上升规律特征,从缝洞性储集体的类型角度分析油井的递减规律特征.结果表明:钻遇裂缝溶洞型储集体的油井一般见水前高产稳产,见水后递减幅度最大;钻遇溶洞裂缝型储集体的油井产量中等,见水后产量递减幅度较小;钻遇裂缝基质型储集体的油井对开发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3.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水动力学模拟新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其储集空间以溶洞为主,裂缝作为主要的沟通通道,具有网络状油藏的特征.基于管流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水动力学等效模型,通过分析缝洞之间相互关系及油水在缝洞系统中的分布对流动规律的影响,研究流体在裂缝、溶洞介质中的流动特征,揭示储集体内流体的流动规律.根据地质研究成果,构造典型生产井的水动力学等效模型,利用本模拟方法对网络状油藏开采机理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规律差。部分高产井易水淹或产量大幅度递减。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部分单井在压井后,压力明显上升、可以恢复部分产量。分析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层特征,研究注水开发的地质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注水替油的机理研究,结合现场单井注水替油和多井缝洞单元注水替油的实践,来分析选井、选层及注采参数的影响,评价注水替油开发效果,优化注水方案设计,是为了使注水开发在塔河碳酸盐岩油藏的推广应用,以便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轮古西奥陶系潜山油藏是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岩溶储层发育,但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储层空间连通性差,识别难,严重制约着油藏的整体开发效果.通过井组的古地貌、构造、裂缝预测以及三维缝洞雕刻的静态特征,油井见示踪剂、井间干扰等动态特征,综合分析识别出了LG15-6井组连通单元,并提出一套研究该类型油藏单元连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统计学原理,总结一套使该类型油藏油井工作制度合理化的确定方法。对于底水活跃程度较高的开发单元,应适当减小生产压差进行开采;而对于底水较不活跃且地层能量较充足的单元可适当增大生产压差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7.
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非均质性强、异常压力成因机制复杂的特点,分别建立等效深度法、Eaton法及有效应力法的地层孔隙压力测井预测模型,对比分析各方法的适用性.分析表明,改进的有效应力法综合考虑了孔隙度、泥质含量和密度等因素,可避免单因素导致的精度低和误差大的问题,且无需建立正常压实趋势线,能够满足缝洞型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需求.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油藏是典型的复杂碳酸盐岩油藏.油藏开发进入高含水之后,油井产液量急剧降低,油井出水问题已经成为该油田开发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油田采收率.以塔河油田4区主力缝洞单元S65与S48为研究对象,在归纳出缓慢出水型、突发上升型、间歇出水型等3种产水类型油井基础上,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结合生产动态特征进一步分析3种类型油井的产水机理.据此提出合理、有效的控水措施:缓慢出水型油井在单元低部位注水保持能量;突发上升型油井应考虑堵水、上返高部位侧钻;间歇出水型油井考虑关井压锥,堵水控制水窜范围和规模.措施效果明显,可指导该类油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9.
以塔里木油田英买32-7区块潜山缝洞型碳酸盐岩底水油藏储层为研究储层,充分认识储层储渗介质尺度及分布特征,对目标工区油藏的单井含水动态进行归类,分析典型井的油水流动规律与储层地质特征之间的关系。总结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油水流动规律的主控因素,并利用实际油井的动静态资料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0.
模型正演的基本原理表明,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时做好模型正演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川东南地区茅口组的实例展示了模型正演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表明模型正演技术对于减少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多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低渗透储层的成因复杂,导致测井响应解释结果具有多解性,测井识别和评价存在极大的难度。因此,系统地分析低渗透储层的成因机制、测井响应机理,以及测井评价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塔河油田A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油层测井解释研究,在实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岩心分析数据和目的层段可靠的测井信息,建立物性(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和多种进行油气水层解释的技术,突出流体性质的差异,提高对油气水层的识别能力。在实际应用解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是建立在亮点技术基础之上,结合精细地质研究,综合应用AVO、反射波多参数提取与识别、亮点分析、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来识别含气储层,从而描述气藏展布。该技术突破了以往应用二维资料描述的孤立豆状气藏的局限,展现了气藏在三维空间的立体分布。在陈家庄凸起勘探中应用了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钻井成功率达96%,较以往提高了12%,完钻的24口井共钻遇气层30层110.2m,年生产能力达20×104m3/d。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托普台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判别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测井解释评价难度很大,利用常规测井信息构建能够反映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和裂缝特征的导电效率、孔隙度、裂缝孔隙度、深电阻率减小幅度四个参数作为划分储层类型的参数,通过对39口井153层不同类型的储层进行参数统计,确定了塔河油田托普台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判别标准,经过2011年4口新井15层的成像测井资料验证,认为采用导电效率等参数来判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是可行的,与地质研究划分储层类型吻合程度较高,使常规测井资料得到了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蓄水池类水工构筑物产生裂缝的多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对已经产生裂缝的构筑物,区别不同情况提出了补救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红车地区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阶带油气分布复杂,油气藏类型多,有稠油、正常油和轻质油,还有干气藏.稠油主要分布在断阶带上盘,正常油和轻质油分布在断阶带的下盘及断阶带之间.油气产层多,从石炭系到白垩系均发现油气.采用原油轻烃及天然气碳同位素判断该区油气源,指出油气来自昌吉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和乌尔禾组源岩,并指出各期油气的分布及次生改造特征.结合源岩生烃史与构造演化史,建立了成藏模式,指出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因沙河街组储层埋藏较深,沉积相类型较复杂,储层横向变化较快,且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沙河街组储层的描述难度很大。针对以上技术难点,建立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描述的“四步法”技术体系,即背景岩性分析砂层组技术、目标层地质模式分析技术、模式约束地震相分析技术、恢复古地貌储层描述技术。以锦州25—1南油田为例用此方法预测沙二段储层的展布规律。从开发井结果看,锦州25—1南油田沙二段新井全部钻遇设计油层,且基本上为自喷生产,平均单井产油能力为225m3/d,产气量为3×10^4 m3/d,油藏开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天然气及其伴生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的地质构造形态,认为克拉美丽气田的油气在滴水泉西断裂两侧来源不同。断裂北部的油气来自滴水泉凹陷的石炭系腐殖型的烃源岩;断裂南部的油气主要来自石炭系烃源岩,混有部分来自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腐泥型源岩供给的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高压天然气瓶缺乏“检验与评价标准”的现状,按照断裂力学与概率统计理论,从H2S应力腐蚀角度出发,在符合实际工况的中等质量分数的H2S溶液、6.7μHz超低周频率下进行了系列试验,得到了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α/dN-△K的数学表达式.用逆推方法,在综合考虑H2S应力腐蚀下的极限裂纹尺寸、腐蚀疲劳环境中的裂纹扩展量、实验数据的随机性与可靠度、不同检验周期实用性的基础上,定量给出了多种检验周期下气瓶初始最大允许裂纹尺寸,绘制了裂纹评定图,为制定气瓶的检验周期及进行寿命评估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dustry,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have realized that the key element controlling the migration of underground oil and gas and other fluid is not the pressure of stratum, but the underground fluid potential. Therefore, it is very crucial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fluid potential in order to correctly determine the exploration target area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luid potential distribution in Tertiary of west Qaidam Basin, puts forward tile model of underground oil and gas migration and predicts the area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20.
建南气田南高点飞三段气藏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性,通过开展储层综合地质研究,分析储层裂缝分布规律,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描述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有效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了储层分布有利区域;制定了南高点飞三段气藏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