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科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设计是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作者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指导毕业设计多年的实践,在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指导方法、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毕业设计环节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载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改变以往毕业设计教师出题,学生选题,侧重理论,缺少实践支撑的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合理设计毕业教学方案及选题。采用形式多元化,校企联合指导,优化毕业设计内容和考核标准,使毕业设计更具实践性、新颖性,提升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缩短就业从业的适应期,实现校企"零距离"衔接。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等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探讨了毕业设计选题的途径,选题中需要考虑的毕业设计工作量、题目难度及学生能力问题.从毕业设计效果、学生获得的收获出发,对毕业设计强调了设计的完整流程以及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4.
基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业设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战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合理选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学校图书馆要加强针对毕业设计选题的信息资料收集。  相似文献   

5.
提高土木工程类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章从优化选题、提高指导水平、培养学生能力、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分析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的具体情况,从选题来源、开题要求和指导过程三个方面,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考研、就业等因素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论文评阅、毕业答辩和指导教师考核等方面探索多层次、全方位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制度,同时以"卓越计划"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一主题,从调整时间安排、改变选题方式、加强过程管理和对指导教师的培养等方面总结了毕业设计教学改革采取的一些措施,尤其是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这一新举措,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指出了毕业设计是园林专业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搞好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对近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实行新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模式多元化,结合软件工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完善质量监控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对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EDA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自动化行业对设计师设置了较高的知识门槛,对此开发了面向EDA技术的主动知识辅助系统的基础原型,实现其在领域机理层次上的主动知识辅助.系统具备主动判断电子设计工程师知识缺陷并提供相应辅助的智能机制,从而对不同知识结构的电子设计工程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快速辅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协作,达到其在高端设计中的低起点应用的目的.目前该系统运行良好,基础原型有望形成电子自动化行业的伴侣软件.  相似文献   

12.
支持协同设计的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决协同设计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功能单一的问题,建立了一个相互支撑的集成平台使得两者互相协调发展.从协同设计过程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知识的实体化特点和过程性观点,提出了支持协同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功能模型及知识管理集成模型.应用知识资源的元数据技术和知识的业务视图技术,实现了知识资源与特定设计过程的集成.在以隐性知识活动管理为主的过程管理研究中,讨论了知识过程建模及其与协同设计过程的集成.以国内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发的支持协同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例,进一步对协同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专利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形式,通过对有效专利的规避和过期专利的利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起点和高水平的创新设计。根据机械产品的设计特点,通过对专利知识的获取技术和表达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基于专利的产品创新设计过程,并建立了基于专利和PDM的产品创新设计平台。通过该集成平台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生产组织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有利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档产品。  相似文献   

14.
面向信息时代的机械产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产品设计的竞争,如何快速地进行机械产品的开发是提高制造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行机械产品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分析机械产品开发面临的变化和需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结构的描述方法。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现代设计方法学的研究现状和特点,重点论述了智能设计、协同设计的概念、技术方法和关键研究内容,介绍了在设计知识表示方法、机械设计知识发现技术、知识仓库技术、机械产品知识仓库的功能体系结构、分布式协同设计原理、基于多智能体的协同设计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在我国“十一五”期间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指出进行智能设计技术、基于资源节约的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原理等八个方面的研究问题和发展趋势,对深入开展面向信息时代的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工程设计中提高产品多学科设计知识的集成能力,通过研究产品多学科设计优化(MDO)的设计过程,提出一种支持多学科设计优化的产品集成设计知识模型.利用对产品设计知识应用特征的分析,研究产品集成设计知识的融合方法,阐述了产品设计知识的表达以及具体设计规则的匹配机制,分析了多学科设计知识获取和目标满意度评价的过程及方法.应用产品集成设计知识模型作为指导框架,采用GeneXus开发工具,搭建了一个支持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原型系统平台,并以具体产品的设计过程为例,在平台中验证了该设计知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缝制工艺模板技术的应用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模板的设计.分析了模板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袋盖工艺模板化的方法.通过袋盖的传统工艺与模板工艺的对比,阐述了模板技术的优势,并提出了模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 Rapid changes in market requirements force enterprise to produce customized product withthe cost and de-livery ti me of mass production.Parametric modeling is a usual design approachin CADsystemand it is usefulwhen geometric model should be changed frequentlyin design process[1-4]. To a certain degree parametric tech-nique si mplifies design process and shortens development cycle . However parametric approachis difficult to de-scribe design knowledge .Currently CADtechnique m…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以腹部器官为例,介绍B超声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应用,通过知识范围确定,表示,获取,组织及诊断过程,诊断过程中冲突的解决等的设计与描述,完整地介绍了B超声诊断系统的建立过程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目前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应用方面人才的短缺,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专业建设的系统性整合现有资源,提出层次化、系列化的课程体系.认为以目标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证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连续性是培养高素质系统设计及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产品开发任务涉及到多学科知识,单个设计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系统性地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等问题,在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中,提出了通过拟定共同的教学目标,构建网络平台,在跨专业学生、教师和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和多边互动的方式下组织联合毕业设计的新的教学方式,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尝试.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是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和多向思维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