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的探地雷达探测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阶段软土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引起后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隧道管片后的探地雷达探测目标的模拟试验研究,充分展示了隧道壁后充填“探测对象”时电磁波的传播规律。结合室内实体管片壁后注浆体和砂层的探地雷达无损探测模拟试验的研究成果,和基于FDTD法的GPR数据二维正演结果,对隧道壁后注浆体的分布形态进行了准确的识别。结果表明:隧道壁后注浆材料的龄期、分布形态以及组成材料配比对GPR探测的剖面图具有显著的影响。试验对探地雷达准确探测和解释盾构隧道盾尾壁后注浆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电常数对探地雷达检测隧道壁注浆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探地雷达方法探测软土盾构隧道盾尾壁后注浆分布效果时,电磁波波速的确定.是保证探测精度以及图形识别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首次利用网络分析仪对影响探地雷达探测精度的壁后注浆材料的介电常数在不同频率下进行了测定,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正演分析,并与介电常数恒定时的波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探地雷达探测频率,采用相应不同的介质介电常数来进行探地雷达探测图像的识别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孙雷  李智  谭智  高鹏 《城市勘测》2021,(z1):132-137
运用探地雷达正演模拟软件GprMax,结合MATLAB语言,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地下管道地电模型,并进行正演模拟,分析探地雷达剖面上地下管道的反射波同相轴的动力学、运动学和几何学特征,对不同材质、不同断面形态和不同内填充物的地下管道在探地雷达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工程案例,对地下介质中的雷达波速度进行反演,求取管道埋深.  相似文献   

4.
赵兴友 《江西建材》2021,(12):130-132
文中应用GprMax软件对不同埋深及环境下的非金属管线进行正演模拟分析,研究不同埋深和不同环境对探地雷达图像的影响.通过验证,得出模拟结果,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鉴于标准固结试验研究壁后注浆体固结特性的局限性,分析总结了现有固结装置的不足之处,设计发明的分段式有机玻璃柱-气压活塞式固结装置,能够实现20 cm的壁后注浆体厚度和不同地层排水条件的模拟;特制橡胶活塞能够有效解决组装过程中气体滞留问题,保证浆体各部分固结排水程度一致;加压系统最高可保证0.8 MPa固结压力的施加,压力精度达0.01 MPa;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自动采集浆体及地层内的孔压消散情况,准确反应浆体的固结排水程度。改进的气压活塞式固结装置,不仅可以研究浆体固结排水及浆液扩散过程,还可以进行不同浆液与地层的匹配性、固结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的测试,实验结果可以为壁后注浆施工工艺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溶洞、岩体破碎带、岩体裂隙等不良地质极易引发突水突泥、坍方等重大灾害,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探地雷达检测衬砌壁后空洞,并进行钻孔取芯验证,结果表明探地雷达用于壁后空洞检测可行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探地雷达对顶管顶进中管节壁后触变泥浆进行探测,通过对雷达探测图像的数据处理及解译测得触变泥浆的相对介电常数,获得管节壁后触变泥浆套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管节壁后泥浆套厚度并非均匀一致,但沿顶进方向能够形成致密的泥浆套且其厚度为理论建筑空隙厚度的8~17倍,而实际施工中泥浆套厚度为建筑空隙的6~7倍时即能达到同样的减摩效果,本次雷达探测能够优化顶管施工质量;此外,通过与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进行对比发现:电磁波在顶管触变泥浆中的传播速度明显小于其在盾构隧道浆液的传播速度,浆液的含水量及水化速度是影响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利用探地雷达方法探测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注浆分布效果时,盾构管片壁后介质中的电磁波速的确定,是保证探测精度和图形识别的关键技术之一。运用网络分析仪同轴探头法对上海盾构隧道所穿越地层(第三层~第七层)的原状土样进行了介电常数测试实验和含水率实验,得到了这些土样含水率和其在测试频率为0.02~2.0GHz范围内的介电常数,通过计算得到了电磁波在这些土体中的传播速度,分析了其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以及随地层深度的变化趋势,为今后探地雷达用于上海地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效果的探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徐小勇  李学聪  刘书铭 《工程质量》2021,39(6):42-44,50
根据盾构工法隧道的施工工艺及结构类型,利用GPRMAX3.0软件建立管片壁后存在有不同类型注浆缺陷的3D盾构隧道地质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方法正演模拟其缺陷的反射特征,再与实际管片注浆地质雷达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管片背后注浆不密实区域形状及体积的大小会有不同的反射特征.GPRMAX正演的结果特征与实际地质雷达检测图...  相似文献   

10.
在无损检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检测技术不断完善,检测设备不断更新。探地雷达就是无损检测的一种重要工具。对于雷达检测的正演模拟,目前大多集中在有限元模拟,技术相对较成熟,解决了工程中很多问题。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有限元摸拟在解决网格畸变和移动方面十分困难,同时在模拟前处理过程中也稍显复杂。由此,将无网格法引入探地雷达的正演模拟研究中来,解决了网格划分中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房屋周边的开裂、空洞、塌陷缺陷,影响着房屋的美观与使用。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房屋周边的外露缺陷进行了检查记录,并运用地质雷达技术对房屋周边没有外露缺陷的位置进行了缺陷探查,亦探查出了下方存在明显的缺陷。该技术为快速普查房屋周边缺陷提供了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盾构隧道在施工阶段拼装管片的上浮问题一直是困扰地铁隧道施工的技术问题.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分析盾构管片结构设置和衬砌背后注浆造成管片结构和周围地层的位移变化特征,探讨盾构隧道上浮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盾构隧道管片在壁后浆液的浮力作用和土体应力的共同影响下,应力相对集中的区域出现在与X轴夹角约45°的位置,模拟管片的上浮量约38mm,与现场实测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3.
探地雷达在路面厚度检测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介绍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详细分析了探地雷达在路面厚度检测中的应用,概括总结了近年来探地雷达技术新的发展及应用研究,进而指出探地雷达的局限性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徐波  张晓燕 《住宅科技》2010,30(5):48-50
探地雷达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混凝土建筑结构内部通常都有钢筋网支撑,由于金属介质对高频电磁波存在强反射现象,因此使用探地雷达进行建筑结构检测非常适宜。通过分析探地雷达剖面,可判断建筑结构内部钢筋位置及分布状况。通过钻孔验证,GPR测试结果与污水处理池底部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盾构隧道通缝拼装管片上浮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引起的拼装困难和防水隐患等问题对施工和运营的影响日益凸显,并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文章对盾构推进过程中管片上浮进行了现场监测及其结果分析,进而得到上浮发生和发展规律,进一步从盾构工法特性、衬背注浆、盾构姿态及线路走向等影响因素着手,对盾构掘进过程中管片产生上浮的现象、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结构缺陷的雷达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探地雷达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原理,针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干扰下缺陷雷达图像识别这一难点,制作了无钢筋和有钢筋的缺陷混凝土板,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得到了孔洞、裂缝、不密实等缺陷在无钢筋和有钢筋情况下的雷达波图像典型特征并做出识别,同时对注水后裂缝进行针对性试验.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缺陷查找中,经取芯验证,雷达图像异常特征与缺陷实际位置吻合较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管片作为盾构隧道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其承载力影响管片环的整体性能。接头对管片环有削弱作用,使得对接头力学行为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盾构隧道管片接头进行精细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到接头的极限荷载及极限荷载下的应力、裂缝分布。研究发现,正弯矩作用下的接头强度取决于接头的局部强度;接头极大降低了管片环的整体承载能力;螺栓等连接件与管片混凝土之间的强度匹配也影响了管片接头强度。  相似文献   

18.
对海底隧道管片外部荷栽及同时期的潮位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潮位变化与管片荷载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定性关系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对高低潮位差与同时刻管片断面不同位置的荷栽差进行了定性判断;定量关系分析了潮位差与荷载差的定量关系,给出了拟合方程,并对考虑潮位之后的管片外部荷载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分析,对管片设计时荷栽的设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