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界雨量是山洪灾害防治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临界雨量计算分析,研究暴雨量级及时间空间分布特点、不同历时暴雨参数、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计算分析,得出了甘肃省不同区域山洪灾害所对应的临界雨量,对制定山洪灾害防治对策,科学防治山洪灾害,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诱发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暴雨是诱发山洪灾害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境内发生的山洪灾害及相应降雨资料,计算出不同区域诱发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以期通过实测降雨量或预报降雨量,来判别或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为今后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承德市山洪灾害的调查分析,掌握了山洪灾害的特点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其成因。建立了以单站临界雨量为基础的单站临界雨量法、区域临界雨量法山洪灾害水文预警模型,经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山洪灾害防治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桂亚  袁雅鸣 《水资源研究》2004,25(4):36-38,40
一个流域或区域某一时段内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级和强度时,该流域或区域将发生山溪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灾害,把这时的降雨量或降雨强度,称为该流域或区域的临界雨量(强)。临界雨量(强)是一项指标,对于山洪灾害防治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水文部门现有雨量站网的雨量资料,并利用气象站网雨量资料作为补充,提出了临界雨量的分析计算方法,可在先分析计算单站临界雨量的基础上,然后分析计算山洪灾害区域的临界雨量,也可直接分析计算典型区域的临界雨量:同时给出了资料缺乏和无资料区域或流域临界雨量的估算方法。通过对典型区域的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小流域临界雨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发山洪灾害的外动力因素是降雨,而降雨需要达到一定的量级或强度时才能激发山洪灾害。临界雨量是山洪灾害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提出了临界雨量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对典型区域的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是我国当前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是依据实测雨量与临界雨量的对比而进行预警的。在临界雨量的分析和应用过程中,对临界雨量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从而导致临界雨量的分析计算及其应用尚存在一些误区。本文根据山溪洪水的特性和致灾机制,对山溪洪水临界雨量的基本概念进行剖析,并对山溪洪水临界雨量的分析计算和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山洪临界雨量是山洪灾害预警重要指标。基于《中国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最新研究成果,依据暴雨洪水规律及流域地貌特性,研究提出定义清晰、计算方便的基于暴雨特征的山洪临界雨量计算方法,并结合云计算平台技术,实现任意山洪预警点山洪临界雨量的在线计算,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山洪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8.
樊洪林  宝顺 《海河水利》2022,(2):93-96,111
山洪灾害常年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取以山洪预警为主的非工程措施是规避这一重大灾害的重要举措.以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为例,研究计算和讨论了山洪预警中危险区域划分和临界雨量计算这两大主要水文问题.通过计算设计洪水水面线,划定了受山洪影响的危险区域范围;综合单站临界雨量法和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确定了山洪预警中不同时间段的...  相似文献   

9.
临界雨量的确定是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关键。由于没有考虑或没有正确考虑降雨强度的时间分配,因此现有方法计算出的临界雨量普遍偏大,致使山洪灾害预警时漏报率很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降雨强度时间分配的临界雨量计算方法,以裴河为例,分别计算了降雨强度均匀、线性递增和线性递减3种时间分配模式下的临界雨量,结果表明最适用的降雨强度时间分配模式为线性递增。裴河流域8场洪水的应用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得到的临界雨量,山洪灾害预警的成功率和漏报率均为50%,而利用原假定雨强均匀分配方法得到的临界雨量,山洪灾害预警的成功率和漏报率分别为12%和88%,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的成功率,降低漏报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承德山区的特点,在确定山洪灾害典型区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域临界雨量的预警模型。借助雨水情实时监测系统提供实时雨量信息,构建基于GIS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从而实现山洪灾害的实时预警。通过近年发生的山洪灾害对所采用的山洪灾害预警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山洪灾害预警模型有效,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能对即将发生的山洪灾害起到有效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流域洪水预警预报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洪灾害成灾快,雨量、水位预警提前量不足,如何准确地对小流域进行洪水预报预警,一直是水文水利行业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介绍一种基于山洪灾害调查成果的雨量预警指标~([1])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山洪灾害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由成灾水位反推流量,再由流量反推出降雨预警指标;并引入泰森多边形~([2])法计算小流域面雨量,依据雨量预警指标和面雨量计算方法,生成山洪预警的临界雨量~([3-4])信息。  相似文献   

12.
雨量是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山洪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水位流量反推法计算防灾对象的临界雨量,提出了雨量预警指标的确定方法,并对本溪县山洪灾害防治临界雨量进行了计算,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桂亚  袁雅鸣 《人民长江》2005,36(12):40-43
一个流域或区域某一时间段内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级和强度时,该流域或区域将发生山溪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灾害,把这时的降雨量或降雨强度,称为该流域或区域的临界雨量(强).临界雨量(强)是一项指标,对于山洪灾害防治有着重要意义.采用水文部门现有雨量站网的雨量资料,并利用气象站网雨量资料作为补充,提出了临界雨量的分析计算方法,同时也给出了资料缺乏和无资料区域或流域临界雨量的估算方法.通过对典型区域的实例分析,证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山洪灾害评价是实施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以山西省兴县张家坪村为例进行山洪灾害评价方法研究。主要改进了山洪灾害评价的计算方法,其中河道纵横断面资料由实测而得,设计洪水分别采用流域模型法、推理公式法、经验公式法3种方法计算,并优选出流域模型法,采用洪峰流量反推临界雨量进行雨量预警。推算出的临界雨量与实际降雨量进行比较,证实了研究方法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于无历史资料地区山洪灾害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成县暴雨特性和山洪特性,采用山洪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分区计算其临界雨量,为该地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为相似地区山洪灾害防治临界雨量计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山洪灾害高易发降雨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降雨诱发山洪灾害的成因,研究了降雨诱发山洪灾害重要时段临界雨量的分布特征;针对降雨地域性差异大的特点,提出临界雨量系数作为降雨诱发山洪灾害区划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国降雨诱发山洪灾害易发程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17.
融水县是广西山洪灾害频繁发生的县之一,受灾面积广,灾害损失大。根据这一特点,着重研究该区山洪灾害临界雨量,为防灾预警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获取的山洪灾害防治断面临界雨量数据,依据流域产汇流原理充分考虑前期影响雨量Pa、临界雨量P和预警时段H对复合预警指标的不同影响,提出了由临界雨量推求复合预警指标的公式,并以江西婺源县为例说明了该公式的可行性及其应用过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山洪灾害预警方案。结果表明:婺源县复合预警指标值的平均极差为5.4,平均变差系数为0.029,由临界雨量推求复合预警指标可行。将降雨开始时的前期影响雨量、实测或预报的雨量及其时段长代入公式得实时复合预警指标值,再与断面复合预警指标阈值比较,达到或超过预警阈值即发布山洪预警,否则根据后续降雨情况重新判断是否预警。该方法充分利用事发之前的已有信息,能计算任意时段预警值,可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漕溪河碣石村山洪调查成果为依据,对山洪灾害外业调查成果的可靠性、合理性进行了检查,对流域暴雨洪水特性、洪水影响程度、河道防洪现状等进行了分析评价,计算了不同前期影响雨量条件下的临界雨量,分析了临界雨量成果的合理性。根据评价流域暴雨洪水特点及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特征时段雨量预警,并在流域内增设自动测报雨量站。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我国有近2 000个县级行政区、约8 000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灾害的直接威胁。建立完善的预警预测体系是预防山洪灾害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性措施,可靠的山洪灾害临界雨量是预警体系中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对山洪灾害临界雨量指标的分析有多种方法,文中主要针对无资料地区临界雨量预警指标采用标准单位线法、瞬时单位线法、降雨径流关系曲线插值法的优缺点分析,为不同地区临界雨量指标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