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现代订单产品的特点及现有中小企业应对订单制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面对订单产品的快速响应制造体系,并已在企业中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制造企业制造能力的快速判断来探索提高中小型制造企业对订单处理能力的方法。将制造能力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设备性能方面的制造能力即静态制造能力;二是基于考虑车间实际生产状况对产品交货期影响的设备制造能力即动态制造能力。根据产品工艺要求,应用多色集合理论对企业设备进行第一次初筛选,得出满足条件的设备后,再通过车间作业计划及调度监控系统模拟排产,模拟出企业设备实际的生产情况,以满足交货期为限制条件进行制造设备第二次筛选,判断出企业实际的动态制造能力。通过制造企业制造能力快速判断,为制造企业是否接受订单任务以及是否加入企业动态联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小型制造企业具有规模小、产品和技术容易更新换代、市场应变能力强等特点,但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因素的限制,无法与大企业在市场上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因此,中小型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在正确的营销观念指导下,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直销是中小型制造企业值得追求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现状分析与改造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数量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小型制造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市场响应速度快等潜在优势,但由于目前正面临诸多的问题,这些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内在的,如它们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也有外界的,如恶性竞争、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等。本语文提出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改造方案区域网络化生产模式是按照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现状,以区域内中小型制造企业优先结盟实施敏捷制造的一  相似文献   

5.
PDM技术是以产品为中心,通过计算机技术,把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过程集成起来,统一管理,使产品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一致、最新和安全,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协同工作环境,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文中论述了PDM技术在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当可售产品在电子虚拟市场中被推荐,客户要购买时,需要通过智能谈判服务来确定产品价格,进而输出产品订单.针对制造企业的特点确定了智能谈判服务的内容,建立了基于ASP模式和Agent技术的智能谈判服务模型.通过对讨价还价过程的分析,采用贝叶斯方法建立了智能谈判服务的谈判策略,该策略结合效用函数和利益差理论构建了面向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7.
定制生产是现代制造企业生产的模式,针对企业订单大小、品种多样化、批组化和相似性,对仃单产品进行合理的分化和组合,论述了订单分离与合并的基本理论知识,基于订单产品特点相似性、工艺相似性、销售库存相似性建立了制造企业订单分离与合并的决策模型,对订单分离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优化订单分离点,决策优化出分离模型.通过对订单相似性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合理、有效的决策出"分离点"和"合并点",实现订单的有效分离与合并,快速而有效地反应客户需要、降低企业运作成本、缩短订单提前期.  相似文献   

8.
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区域网络化生产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区域网络化生产模式,分析了中小型制造企业现状,区域风络化生产模式的功能模型,运行方式,优势及其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网络化生产模式是按照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现状,以区域内中小型制造企业优先结盟实施敏捷制造的一种过渡性的生产模式,能较好的解决中小型制度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面向制造及管理的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纯的制造向服务化制造转变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为支持这种转型,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解决转型阶段波动的订单需求与持久性制造能力之间的供需矛盾,提出了面向制造及管理的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以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当前集团企业的资源和需求特征,提出了云企业及云制造服务的概念,通过资源整合、需求整合和按需优化配置实现了制造过程服务化和管理过程服务化.分析了面向制造及管理的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系统、云制造服务平台及相关的体系结构与核心技术.最后,指出通过此服务平台的应用,能够支撑集团企业实现从制造型企业向制造加服务型企业的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0.
敏捷制造模式下的单元化制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分析对生产组织和运行的要求,提出敏捷制造的组织和运行方式。在物理上,系统中的共享制造资源要按照成组技术进行组织和布局,而在生产组织上则要面向订单进行,对每一订单都要构成相应的虚拟单元(车间),它们具有自治性,在管理上,需要一种协调机制,来协调这些自治单元(车间)对公用的制造资源的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