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乃震 《世界农药》2011,33(4):7-11
含氟农药不断被开发和应用,给农药产品的发展增添许多新的活力。论述了含氟三唑类杀菌剂5个品种(氟环唑、氟硅唑、四氟醚唑、氟喹唑、硅氟唑)的进展、性能、剂型、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防治贡柑黑腐病的有效药剂。[方法]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苯醚甲环唑等15种药剂的EC50、EC95值,并做氟硅唑等5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以EC95(mg a.i./L)排序,抑菌活性较高的有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丙森锌、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田间防效较好的有10%氟硅唑WP、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WP、50%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WP和72%代森锰锌.霜脲氰WP,而10%氟硅唑EW防效较差。[结论]耐雨水冲刷的杀菌剂和剂型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26种杀菌剂对橡胶粉孢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孢子萌发试验和室内盆栽试验测定26种杀菌剂对橡胶树白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在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的能力方面,吡唑醚菌酯、唑胺菌酯、氟菌螨酯、醚菌酯、烯肟菌胺、唑菌酯、氟菌唑、嘧菌酯、氟环唑、四氟醚唑、氟硅唑、乙嘧酚强于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福美双与三唑酮相当;在抑制菌丝生长的能力方面,氟菌唑、唑菌酯、氟菌螨酯强于三唑酮,氟环唑、唑胺菌酯、氟硅唑、吡唑醚菌酯接近三唑酮,四氟醚唑稍弱于三唑酮.氟菌唑、唑菌酯、氟菌螨酯、氟环唑、唑胺菌酯、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四氟醚唑8种杀菌剂可作为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氟硅唑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并且指出了新农药氟硅唑开发过程,介绍了创制的一般途径;其次改进了高效、低毒、广谱有机硅杀菌剂氟硅唑[(p-FC6H4)2Si(CH3)CH8-N-N-CH-N-CH]合成方法,以乙醇钠代替氢化钠做俘酸剂,以格氏试剂代替有机锂试剂,合成了硅唑类氯代衍生物。在合成格氏试剂过程中,以对二氯苯代替了对溴氯苯。这些都使得生产过程的成本降低,易于工业化生产,新合成方法可用于氟硅唑化合物的合成,以便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姜大光  纪明山 《农药》2022,(4):289-291
[目的1明确吡唑醚菌酯与氟硅唑混用防治花生褐斑病的田间药效、对花生的安全性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叶面喷雾法,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花生褐斑病发病初期,吡唑醚菌酯与氟硅唑混用(吡唑醚菌酯12%,氟硅唑3%)有效成分用量112.5~135 g a.i./hm2,连续施药2次,间隔7 d,防效可达80%...  相似文献   

6.
《农药》2016,(11)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硅唑·丙环唑混合药剂有效成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和水(体积比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以220 nm为检测波长,对混合样中氟硅唑和丙环唑进行液相色谱分离测定。[结果]氟硅唑和丙环唑保留时间分别为4.627、5.640 min,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83,标准偏差分别为0.0873、0.0707,变异系数分别为0.3363%、0.094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0%、97.3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精密度与准确度高,可同时测定氟硅唑和丙环唑含量。  相似文献   

7.
氟硅唑乳油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价氟硅唑在葡萄上使用后的残留动态及环境安全性,在北京和长春市郊区进行了其在葡萄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葡萄和土壤样品用丙酮提取,液液分配净化,用带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测定了其残留量.氟硅唑的最低检出量为3.0×10-11g,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均为0.01 mg/kg.在葡萄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2.6%~99.0%,变异系数为1.7%~13.3%,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氟硅唑在葡萄上的半衰期为5.8~7.0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0~14.0 d.40%氟硅唑EC按推荐剂量0.05 g a.i./kg和推荐剂量的2倍0.1 g a.i./kg使用3、4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28、35 d,氟硅唑在葡萄中的残留量为0.084~0.216 mg/kg,土壤中为0.025~0.318 mg/kg,残留量低于FAO规定的氟硅唑在葡萄中的MRL值0.5 mg/kg,所以40%氟硅唑EC按推荐剂量0.05 g a.i./kg在葡萄上使用3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28 d,收获的葡萄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氟硅唑原药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氟硅唑原药中氟硅唑含量的方法。方法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变异系数为0.25%,回收率为99.6%-100.9%。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氟硅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能,叙述了氟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认为氟硅表面活性剂有效结合了含氟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优点,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相关行业的科研工作者应加强与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增效研究,开发出高效环保、成本低廉、容易降解的多种用途的氟硅表面活性剂;积极开展有机金属化合物法、官能团反应法等先进技术制备氟硅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缩小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氟硅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合成方法,如硅氢加成法、自由基聚合法及缩聚法;介绍了氟硅表面活性剂在橡胶、涂料、润滑剂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等方面的应用及性能,最后对氟硅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了三七和土壤中氟硅唑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方法,研究了氟硅唑在三七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皂苷含量的变化。[方法]三七样品经丙酮提取,SPE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再由BEH-C18色谱柱分离,以体积比为70∶30的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利用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在大棚内喷施40%氟硅唑乳油,当施药剂量为67~3367 g a.i./hm2时,氟硅唑在三七根、茎、叶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3.91~9.99 d。在1个生长季节施用1次,当施药剂量分别为67、667 g a.i./hm2时,30 d氟硅唑在三七根、茎、叶和土壤中残留量分别为0.0015~0.005、0.0155~0.17 mg/kg;60 d氟硅唑在三七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为低于检出限和0.0052~0.034 mg/kg,此时风险商值为2.71×10-6(远小于1),风险较低,处于安全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三七块根中主要皂苷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七皂苷成分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生育期的延长,三七根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不断增加。[结论]建议我国氟硅唑在三七中的最大残留量可暂定为0.05 mg/kg,安全间隔期为30 d。  相似文献   

12.
李鹏鹏 《世界农药》2012,34(3):44-46
采用静态试验法测定了嘧菌酯、醚菌酯、戊菌唑、戊唑醇、氟环唑、氟硅唑6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处理96 h后的急性毒性,并观察其中毒症状,评价其对环境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斑马鱼对不同药剂中毒症状表现各异;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斑马鱼的LC50值为13.911 mg/L,为低毒;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戊菌唑水乳剂、25%戊唑醇水乳剂、20%氟硅睦可湿性粉剂对斑马鱼毒性的LC50值分别为1.746、1.003、3.306、6.405和2.348 mg/L,均为中毒.由此得出结论:12.5%氟环唑悬浮剂在水田施用安全,其他5种药剂在水田及附近应谨慎施用.  相似文献   

13.
防治辣椒根腐病杀菌剂筛选及盆栽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根腐病是辣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研究测定了l5种杀菌剂对辣椒根腐病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盆栽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硅唑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0.08 mg/L;其他依次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噻菌灵、腈菌唑.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氟硅唑的平均防效达83.75%,丙环唑的平均防效为79.36%,腈菌唑的平均防效最低,为55.87%.  相似文献   

14.
该文总结了氟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硅氢加成法、水解法、开环聚合法,并讨论了分子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包括氟硅油多种界面功能的作用机理、氟-硅协同效应等。此外,该文还综述了氟硅油作为润滑剂、消泡剂、整理剂、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应用现状。氟硅油应用过程中,以有机磷化合物、硅醇铁等为添加剂能有效地提升氟硅油的抗剪切性、抗氧化性;在分子链中引入聚醚或氨基等制备共改性硅油,能够有效地提升氟硅油的表面性能。最后,对于氟硅油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徐涛  刘鹤  宋湛谦  杨冲  陈秀杰  邹开飞  欧杰 《化工进展》2014,33(1):140-143,168
含氟聚硅氧烷兼具了有机氟和有机硅材料的耐高低温、耐化学腐蚀、耐油耐溶剂、低表面张力和低介电常数等优异性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发兴趣,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日用化学品、医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含氟聚硅氧烷在氟硅橡胶、氟硅低表面能涂料、氟硅防污涂料、氟硅防污闪涂料、氟硅离型剂、氟硅润滑油脂、氟硅压敏胶、氟硅消泡剂、氟硅整理剂、氟硅人工晶体和氟硅化妆品添加剂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含氟聚硅氧烷在应用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可中低温固化的液体氟硅橡胶、耐化学腐蚀的氟硅低表面能涂料、高含氟量的长链含氟聚硅氧烷,以及可应用于3D打印成型技术的含氟聚硅氧烷将是未来氟硅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枸杞炭疽病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抑菌圈测定方法,测定了9种药剂对枸杞炭疽病菌的抑菌作用,有5种药剂明显抑制枸杞炭疽病菌,以40%氟硅唑EC和40%疽击DP对枸杞炭疽病抑菌作用良好。田间试验表明,40%氟硅唑EC800倍液防治效果达84.85%,40%疽击DP1500倍液防治效果达91.11%。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25%氟硅唑水分散粒剂的研制工艺及配方筛选过程,简述了配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确定了助剂的种类,得到了优化配方。对制得的25%氟硅唑水分散粒剂进行质量控制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橡胶粉孢为害橡胶树嫩叶、嫩梢及花序,严重威胁橡胶产量,目前生产上主要使用粉锈宁防治,导致一些地区的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在单剂研究基础上采用Horsfall法分析,并用共毒系数法验证了三唑类、咪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9种杀菌剂二元复配对橡胶粉孢的增效作用。[结果]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剂配比如下:氟环唑和吡唑醚菌酯配比6∶4、8∶2,四氟醚唑和氟菌螨酯配比1∶9~4∶6,三唑酮和氟菌螨酯配比9∶1,氟菌唑和氟菌螨酯配比8∶2,氟硅唑和唑菌酯配比7∶3~9∶1,四氟醚唑和唑菌酯配比6∶4,三唑酮和唑菌酯配比5∶5、8∶2,氟菌唑和唑菌酯配比7∶3~8∶2,四氟醚唑和唑胺菌酯配比9∶1,氟菌唑和唑胺菌酯8∶2~9∶1。[结论]毒性比率超过1.8的配比增效都很明显,共毒系数测定结果与Horsfall法的定性分析结果吻合。共毒系数有随着毒性比率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但两者的增长不完全成正比。  相似文献   

19.
重点阐述了氟硅油的各种制备方法,包括硅氧化加成法、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介绍了氟硅油在纤维整理、涂料添加剂、润滑剂、消泡剂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氟硅油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8,(12)
[目的]对比了几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进行了几种药剂对2种病害室内盆栽法毒力测定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噻唑吡乙酮、氰霜唑、氟菌·霜霉威对黄瓜霜霉病有非常优异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氟唑菌酰羟胺、丙硫菌唑对小麦白粉病有非常优异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结论]氟噻唑吡乙酮、氰霜唑、氟菌·霜霉威可以很好的应用在黄瓜霜霉病防治上。氟唑菌酰羟胺、丙硫菌唑可以很好的应用在小麦白粉病防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