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发育,常规测井、录井难以识别而导致该类油层漏失,这是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难点之一,而地层束缚水含量高是引起该盆地油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多种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录井方法,分别为:利用全烃、重烃、湿度比、平衡比和C3/C1的曲线组合特征评价油层的气测录井方法,利用含油气总量与孔隙度交会图板确定地层的含油性、利用轻重烃比与含油气总量交会图板评价油层的岩石热解录井方法,利用总环烷烃含量、降解指数(nC7/MCYC6)、水溶指数(Bz/CYC6)、总环烷烃含量与降解指数交会图板和水溶指数与降解指数交会图板评价油层的轻烃录井方法,用t2谱图定性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和用M-交会图板对储集层含油性进行精确解释评价的核磁共振录井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这些录井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解释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其他地区低电阻率油层评价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化录井技术在低渗透油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资源丰富,但油藏类型以隐蔽岩性油藏为主,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利用常规录井资料和测井参数很难准确判别油层.现场试验表明,利用地化录井技术判别油层具有比较独特的优势.通过对环县-贺旗地区长6-长8段油层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地化录井参数结合物性参数进行综合判别,分别建立(S0 S1)/S2、孔隙度与热解烃总量的解释图板,尝试对低渗透油层进行解释,最终解释结论与试油资料进行对比,其效果明显,解释符合率达到72%以上,能够满足现场快速评价储集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伟  刘深艳 《录井工程》2015,26(2):46-49,91,92
为了准确地识别和评价低电阻率油层,提高录井解释符合率.通过分析渤海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对低电阻率油层采取气测录井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等录井方法识别和评价进行了探索。气测录井利用全烃及烃组分以及气体比率L_M、L_H和H_M曲线在油水层的组合形态来判断储集层流体性质。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利用检测的碳数分布特征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形态建立了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标准。综合应用这两项录井技术.识别和评价了渤海地区BZ油田群等多个油田50余口探井共计62个低电阻率油层.其中油层和差油层42层、油水同层12层、含油水层8层.经试油论证.总体符合率达到90%以上.减少了低电阻率油层的误判和漏判。  相似文献   

4.
孙素芳 《录井工程》2012,23(3):80-84
不同层系的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不同,造成储集层特征及油藏特征的差异,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储集层具有低渗或特低渗、非均质性强、局部油层电阻率变化大、含油性变化大等特点,发育低电阻率油层、低渗透率油层和消光油层,单一依靠传统的测井技术解释评价油水层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兴起的岩石热解、快速色谱、定量荧光、核磁共振等录井技术在不同的储集层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快速色谱在现场用于快速发现含油显示、岩石热解与定量荧光用于评价储集层含油性、核磁共振分析评价储集层物性及流体可动性。将各种录井技术的自身优势与镇北地区的录井特征相结合,可以达到评价与识别镇北地区特殊油层的目的,从而提高镇北地区储集层解释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向阳 《录井工程》2009,20(2):42-46
低电阻率油气层因其储集层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致使油层测井电阻率响应特征不明显,常规方法识别油水层难度增大。通过概述新疆塔北地区中生界、新生界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从高矿化度地层水、高束缚水饱和度、微孔隙发育、高泥质含量、轻质油气、半封闭断层及低幅度构造7个方面剖析了导致油层电阻率减小的机理。针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特点,筒述了现场综合录井过程中利用气测录井、定量荧光、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及核磁共振技术进行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应用实例表明,录井资料在识别与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中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是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准确识别和评价油气显示、达到指导优选试油层位和制定测试方案的目的,鄂尔多斯盆地环江区块自2013年底引进岩石热解地化录井技术。根据环江区块已经完成试油井资料统计,利用岩石热失重法原理计算地化孔隙度(φ)、岩石含水量(W_水)等参数,结合热解烃总量(S_T)、轻重比(S_1/S_2)分别从储集层的物性、含水性、含油性、原油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初步建立了环江区块含油性与含水性解释评价标准。同时,运用地化孔隙度与热解烃总量的乘积、岩石含水量建立了解释评价图板,并对多口生产井进行了验证,解释结果与试油结果吻合率在80%以上。应用效果表明,岩石热解地化录井对储集层精细评价可以满足现场生产需求,为测试层段优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G 898井沙三段油气显示层的高分辨率感应电阻率为1.2~1.8 Ω·m,与其相邻水层的电阻率非常接近,且明显低于其上下相邻泥岩层的电阻率,为典型的低电阻率特征,仅依据测井资料难以正确解释.利用气测及岩石热解、定量荧光、罐顶气轻烃色谱、热解色谱、核磁共振等录井资料,从含油丰度、储集层流体性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该层为中孔、低渗储集层,具有一定的含油丰度,束缚流体含量较高,基本不含可动水,综合解释为油层,且原油性质为中质油.综合解释结论与试油结果一致,展示了录井资料在该类油气层的发现及评价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侏罗系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含油层系,受地层水矿化度、原油气油比、储集层物性及埋深等的影响,存在大量的低电阻率油层、低气测全烃值异常油层和残余油层,给准确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带来了很大困难,以往的录井解释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勘探开发的要求。总结多年现场解释评价经验,通过深入挖掘气测录井参数,发现气测参数C_3/C_2对于准确识别储集层含油性具有标志性作用,利用参数W_h与C_3/C_2建立气测解释图板,同时发挥地化录井技术准确辨识储集层原油特征的优势,利用参数P_s与S_1建立地化解释图板,将气测和地化两项录井技术组合应用并进行实地验证,有效解决了延安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难题,使延安组录井解释符合率提高到83.3%,为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Goumeri油气田Sokor.段E1油层组油层电阻率与围岩电阻率的比值为2.0左右,属于低对比度油层,E2、E8、E1和E5油层组出现的水层一般具有高电阻率特征,常规测井方法识别油层和水层难度大。围绕这一问题,分别在分析Sokor1段地层测井、录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特征突出的相关参数全烃、深侧向电阻率和孔隙度,分别建立深侧向电阻率与全烃、孔隙度与全烃交会图板,并据此形成储集层测井、录井综合解释评价参照标准。应用过程中,以深恻向电阻率与全烃交会图板解释为基础,结合该参照标准进行解释,可有效实现该区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实例分析表明,应用该方法在提高储集层整体解释评价符合率的同时.既可有效判断低对比度油层,也可准确判断高电阻率水层。  相似文献   

10.
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统方法进行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油水层判别时,往往出现被解释为水层或含油水层而被漏掉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形成机理和特征分析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地质综合法进行了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识别研究,有效提高了低电阻率油气层识别的准确率.在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沙埝油田、瓦庄油田和金湖凹陷闵桥油田的阜三段发现了一批低电阻率油气层,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淡水钻井液侵入低幅度-低电阻率油层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长庆油田A区块三叠系长2油层组发育古地貌控制的低幅度-低电阻率油藏,含油面积较大,可形成规模低电阻率油藏。经岩石物理成因机理研究发现,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在于低幅度油藏背景造成其含油饱和度较低及淡水钻井液侵入对油层、水层双感应测井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淡水钻井液条件下分步骤的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常规测井交会、基于侵入原理的侵入因子分析、多井对比等3个步骤对油、水层进行识别,提高了测井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能力;通过淡水钻井液侵入影响正演建模、地质和油藏工程参数等约束的反演解释、定量评价结果检验等3个步骤开展油层定量评价,提高了低幅度油藏背景下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的精度和可信度。此测井解释模式对低电阻率油气层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图9表2参19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地评价渤海湾地区储集层流体性质,通过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及轻烃分析等地化录井技术在渤海湾地区的应用,建立了区域性的地化录井综合评价方法和解释标准,结合热解气相色谱谱图、轻烃组分谱图的形态,对该地区储集层的流体性质和油气层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在70多口井196层的应用中,解释符合160层,符合率达81.6%,以其中X 4井、X 3井、X 8井为例介绍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某地区长8储层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以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录井显示以油斑为主,测井电性显示为中高电阻率(30~150Ω·m),电性与油层相当,甚至好于油层,常规测井解释多为油层或油水层。但经过压裂改造后试油出水,测井解释符合率极低。利用地质、测井、分析化验和试油等资料,从储层岩心、物性、地层水、原油性质和润湿性等5方面开展了该区长8中高电阻率储层出水原因分析。形成了基于常规测井及核磁共振测井高电阻率储层流体性质判识技术,提高了长8储层测井解释符合率,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一种特低渗透油层有效厚度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低渗透储层有着不同于常规储层的测井响应,其测井响应中来自油气的成分少,有生产能力的低孔隙度储层与无效层段之间的差异很少,测井解释的难度很大。针对白豹油田长3、长4+5低渗透油层有效厚度及其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微电极等多种测井曲线,结合岩心分析、地质及试油等资料综合对比研究,充分利用了测井资料识别影响低渗透储层参数变化的地质因素及特点,建立了有效厚度的物性、电性下限和夹层扣除标准。通过该区目的层段80多口井低渗透储层的精细评价处理,有效地剔除了钙质夹层、泥质夹层、致密层、千砂层和不够标准的差油层,确定了各井油层有效厚度,提高了该区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预测的精度,为该区特低渗透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孔隙结构对低孔低渗储集层电性及测井解释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近年的研究发现,在低孔低渗储集层中,孔隙结构直接影响储集层产能评价和油、气、水层测井评价的准确性。分析了研究地区低孔低渗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储集层产能和电性的影响,发现对于纯水层而言,在地层水电阻率及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孔隙喉道连通性越好电阻率则越低,相反,孔隙结构越差(孔隙喉道连通性不好)电阻率则越高。有些孔隙结构差的水层电阻率甚至会超过油层的电阻率,因而地层电阻率对油、水层分辨能力降低,测井解释难度增加。研究表明,根据不同孔隙结构改变岩电参数m值,可较好地解决孔隙结构影响低孔低渗油、气、水层测井解释准确性的问题。研究区块的应用表明,采用可变的m值计算储集层的含油饱和度来评价油水层,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得低孔低渗储集层测井解释符合率由原来的64%提高到85%以上。图7表1参15  相似文献   

16.
Bongor盆地在经历断陷、坳陷构造演化过程后,不同勘探区块的含油性存在差异,同时还存在非常规油气层.地层内不同油气层的电阻率变化范围大,存在低电阻率及低对比度油气层的识别难题.为此,根据岩心、测井、试油及地化分析等资料,以Bongor盆地Baobab区块和Daniela区块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白垩系层序地层测井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用毛细管理论为与岩电实验理论对各油田大量油藏进行实例统计,分析了较好储集层中油藏的饱和度-电阻率分布规律,得知其控制因素为油,水密度差,自由水平面之上高度和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据此深入分析了渤海湾地区中,浅层形成低电阻油层的主要背景条件。近些年该区所复查与勘探的低电阻油层大多属于油,水密度较差小(0.1-0.15g/cm^3),幅度较低(10-20m,甚至小于10m)的油藏;其含油饱和度较低(50%-60%),好砂岩油层电阻率比值(与相邻水层比较)为4-6.3;此时,由于钻井液侵入,孔隙结构差,粘土附加导电等因素,就釜形成低电阻油层,在淡水钻井液条件下如果用侧向测井,将使油,水层差别更,这一研究将为低电阻油层的分布预测提供依据。图2表3参10(欧阳健摘)。  相似文献   

18.
顺宁油田低渗透砂岩储层沉积特征与控油因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延长组长 2油层组为顺宁油田的主要产层,含油部分主要位于长 21油层,为典型的低渗透砂岩油层,由分流河道及分流间湾沉积组成,分流河道由北东向东南再向西南弯转,由主体、侧体及边部三部分组成,主体部分物性好,为油气主要聚集场所.长21-1油层分布广泛,含油厚度大,长21-2油层则分布局限,油层薄,二者同处一个油水系统,由主体向两侧由均匀-不均匀含油过渡到不均匀-斑状含油直至微含油.油水分布主要受相带、构造和砂体厚度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气层录井解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藏油气成因复杂,储层类型多样,天然气录井解释存在诸多难点。根据该区碎屑岩、火成岩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储层特征,以岩屑、岩心、气测、地球化学、罐顶气、定量荧光等录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天然气层录井采集、评价系列,并采用了与之相适应的录井解释评价技术;利用地层的含油气性、物性、孔隙压力参数,优选和开发了组分正规化图版、含油气性-物性双因素关系图版、气测形态法等解释图版。应用上述录井解释评价方法,于2007-2010年对准噶尔盆地32口井57层气层、气水同层、水层进行了综合解释评价,其符合率达到88%,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