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依据《土体抗拔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其理论分析》中模型试验结果及相应的计算条件,对土体抗拔力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重新推导,发现原文中的总剪阻力计算表达式存在一定的笔误,并采用Matlab6.5计算程序对所推导公式作了验证,结论与推导结果相一致,从而得到更正的土体极限抗拔力理论计算公式,满足电算的要求。这一公式目前已应用于新基础规范中。但新规范中通用公式与查表公式计算得到的剪阻力相差较大,对规范中A1、A2的查找表还需做进一步的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目前输电塔原状土基础采用剪切法抗拔计算中系数A1和A2的取值问题,依据土力学理论建立抗拔土体极限平衡方程,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推导剪切法抗拔计算中系数A1和A2的理论计算公式。重点探讨系数A1和A2的取值特征及其随内摩擦角准和基础深宽比H/D的变化规律,通过与规范(DL/T5219-2005)和技术导则(Q/DG2-T03-2007)送审专题报告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抗拔承载力计算可能存在的问题,得到一些关于系数A1和A2的取值结论,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极限平衡法和Mohr-Column屈服理论,采用规范推荐的破裂面方程,通过公式推导,提出了一种计算输电线路原状土扩底基础抗拔承载力的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并与目前规范计算法和相关文献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证实所提计算方法与试验和其他算法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并且能相对准确地计算输电线路原状土基础抗拔承载力大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原位静载荷试验、数值模型抗拔试验与理论分析开展黄土地区微型桩承载特性、传力机理及破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随着拉拔荷载的增加,桩身轴力向下传递,其数值逐渐减小且表现出不同的递减规律,桩身底部侧摩阻力抵抗拉拔力的作用越来越强;微型桩破坏面下部桩土界面破坏区的上拔力主要由桩身侧摩阻力抵抗,上部一定深度内的上拔力主要有土体剪切抵抗,且上下部破坏性形式的转折点为临界埋置深度;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的理论公式可较准确地预测极限抗拔承载力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结合Sarma法的思想,推导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和条间基质吸力的非饱和土斜坡稳定性计算公式,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非饱和土斜坡稳定性系数与中间主应力参数b和基质吸力成正相关关系,二者均对斜坡的稳定性产生贡献;与传统方法相比,在基质吸力等于50kPa时,同时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和条间基质吸力方法的稳定性计算结果增大27.6%,能够更加经济、合理地评价非饱和土斜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给出了现行DL/T 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中"剪切法"系数A1和A2的理论公式,可修正现行设计技术规定中A1和A2的参数取值。根据修正后的系数A1和A2计算了试验掏挖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值。分析了无量纲随机变量试计比(试验值/理论计算值)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概率分布特征,提出了采用"校准法"对掏挖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的可靠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其在不同安全系数条件下的可靠度指标,并据此量化分析了我国掏挖基础的安全可靠度指标。研究成果可为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的完善以及现行杆塔基础设计技术规定中"剪切法"抗拔计算系数A1和A2的修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斜柱式基础的受力特点,推导出了基础及立柱计算时的上拔力、下压力及其相应的水平力的计算方法。公式便于直接计算各相关作用力,并与相关行业规定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进而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8.
推导出半混响声场反射声修正值公式,对反射声修正值公式进行试验验证。首先,利用声压级计算公式推导出反射声修正值公式;然后利用该公式计算出测点位置的反射声修正值;最后在半消声室与风洞实验室布置相同测点,测定反射声值,将它们做差处理,得到反射声的试验修正值。结果表明,反射声的计算修正值与反射声的试验修正值基本一致,说明反射声修正值公式适用于该风洞实验室,验证计算结果正确,为以后在风洞实验室进行声学试验提供了反射声修正值计算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上拔稳定性分析是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优化设计的关键,直接影响线路工程的安全运行及经济造价。目前电力行业标准DL/T5219-2005给出了原状土扩底基础上拔承载力"剪切法"计算公式,然而该公式是基于仅仅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下上拔土体呈对称状的圆弧形回转面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而实际基础同时承受水平荷载作用,并对基础的稳定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弹塑性理论,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戈壁滩地基土中扩底基础地基土体的变形破坏进行了数值分析,提出了地基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判定准则,并分析得出上拔和水平组合荷载作用下扩底基础周围土体滑动面几何形态的概化模型。该研究成果可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上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的修正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经典朗肯、库仑土压力理论公式适用范围相对有限的问题,基于土压力理论与土坡稳定计算理论间的联系,在库仑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设条件下,采用微分单元化后的Bishop条分法,通过建立微元土条的水平、竖向受力平衡方程,推导出均布超载条件下的粘性土主被动土压力计算式,并给出临界破裂角的显式解答。相应简化条件下,该公式能简化为经典朗肯和库仑理论计算公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基本吻合,初步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由于未考虑粘性填土开裂问题,现行规范方法得到的主动土压力偏小。  相似文献   

11.
空燃比的计算及测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由测量得到的燃烧产物中CO2、CO、O2、NO,和HC的体积分数计算燃料空气混合气空燃比的计算公式.推导的公式考虑了燃料中碳、氢、氧3种组成成分,可用于常见的各种燃料的混合比计算.推导的公式还考虑了空气中氩和水蒸气的含量,因而更适合精确计算混合比的场合.推导的公式还被用于分析空燃比精度的影响参数和点燃式发动机空燃比的计算,结果表明,公式的计算值与其它公式的计算值及仪器指示值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燃料组成的H/C比、O/C比及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对空燃比的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超  刘艳峰  关薇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1):117-118,158
针对多粒径不规则骨料料层中复杂空隙的气流阻力问题,采用简化固定床流动模型,利用孔隙流 (管道流)理论推导了单位长度料层气流阻力计算公式,并基于实测数据修正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计 算结果与前人实验研究数据相吻合,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分析和准确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BR0.3型板式换热器为试验对象,在冷热双循环试验平台上,对相同流道不同混装方式的板式换热器进行流动阻力和传热系数的试验测试,获取相应的试验数据。结合板式换热器受涨侧和受压侧流动阻力合并为一个处理阻降的概念,并进行了理论推导,进而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及公式拟合,得到了可以确定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的通用计算公式,从而解决了板式换热器混装中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难以确定的难题,为工程计算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鉴于降雨入渗过程中土体饱和度变化对库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Bishop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和van Genuchten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建立了直接考虑饱和度影响的多参数土体抗剪强度理论模型,并采用三峡库区红壤土设计了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获得了基质吸力和抗剪强度随饱和度变化的试验结果,进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实测值的吻合度较好,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三峡库区红壤土的抗剪强度。进一步分析可知,红壤土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饱和度的增加呈非线性递减;在净总应力一定的情况下,红壤土抗剪强度随饱和度的增加呈对数关系递减。  相似文献   

15.
水平管稳定流动段煤粉输送流动阻力试验及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粉流动阻力计算是制粉系统设计选型的基础,在对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归纳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流动阻力试验,提出了煤粉流过水平稳定段的阻力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比采用模化法得到结果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比采用理论推导或量纳分析得到结果形式较为简单,且没有工程中难以确定的参数,因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秦力  李硕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6):212-214,54
为了解不同深宽比的输电塔角钢斜插式基础在上拔力与水平力组合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趋势及土体塑性区扩展的过程,以及深宽比对基础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对角钢插入式基础整体倾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时,可将基础周围土体出现部分塑性屈服时作为失稳的临界时刻。上拔力与水平力组合荷载作用下土体塑性区皆出现在基础底板的一角,地基破裂面具有不对称性,可采用置换基础底板角点土体的地基改良方法来提高桩土体系抗倾覆承载力。适当增加基础深宽比,提高基础嵌固程度是提高基础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弹性地基梁理论应用的基本条件是土体为稳定体,且排架微型桩组合结构对不稳定坡体有改善作用。在弹性地基梁理论基础上,借鉴一般微型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思路,以拟静力法计算施加地震荷载,在考虑桩土作用的情况下,以四种基本计算模型建立排架微型桩组合结构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计算探讨了排架微型桩组合结构的内力及对地震力的特殊反应。结果表明,排架微型桩组合结构中,后排桩的存在为前排桩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抵抗滑坡推力的条件,同时连系梁的存在将桩与桩间土体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土体的抗剪能力,提高了结构的抗滑能力,削弱了地震力对边坡稳定的影响,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从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作用的机理出发,对影响pH值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电离平衡理论,建立了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的理论计算公式.根据Cobb的实验结果对本计算公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的平均误差只有3.4%.结果表明公式较好地描述了厌氧发酸过程中碱度、有机酸、氨氮浓度等因素对pH值的影响规律,并能对pH值进行预测计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某蒸汽燃气联合循环电站余热锅炉烟气阻力计算值低于运行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苏联《锅炉设备空气动力计算(标准方法)》中圆形翅片管束阻力计算公式不适于计算螺旋翅片管束的烟气阻力;通过对曹家甡公式、Weierman公式、何法江公式和茹卡乌斯卡斯公式与原苏联《锅炉设备空气动力计算(标准方法)》公式计算比较发现,用曹家甡公式计算错列布置的螺旋翅片管束烟气阻力较为准确,当纵向排数较少时,用苏联《锅炉设备空气动力计算(标准方法)》中公式计算顺列布置的螺旋翅片管束烟气阻力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输电线路掏挖基础上拔过程中基础底板周围土体的大变形问题,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基础与周围均质地基土体共同作用体系的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采用ALE法通过变参数计算分析了土性参数、基础埋深与扩大头直径比(H/D)及基础与土接触条件对破坏模式和极限上拔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计算和预测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抗拔承载力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