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建筑的进化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发展互为需求、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传统建筑是我国建筑进化发展的基石,尤其是传统民居,蕴含了先民对建筑建造、维护、运营等方面的大量思考,体现出民居建筑建造技术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其在气候适应、环境适应等方面的"绿色"思维,与当前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一脉相承,该文通过文献调研、项目探访等方式,对巴渝地区的传统民居所体现的"绿色"建造智慧进行了梳理分析,对巴渝传统民居的绿色化发展,以及建筑的全面绿色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一种变革,是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本文对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经验做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推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绿色建筑、住宅产业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华中建筑》2021,39(9)
我国传统窑洞民居是人类早期文明进步的活化石,是前人理解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物质显现,而国内地景建筑在探索初期普遍存在对旧时场景生硬重现、建造表达方式上不够纯熟等问题,导致建筑与它所在的环境存在冲突的现象。基于这一问题,通过大量收集相关案例、阅读文献资料、实践改造窑洞项目等方式融合贯通,挖掘出传统窑洞民居在建筑空间上的特性和蕴涵的文脉、哲学、生态等内在价值给现代地景建筑在建造方式、建筑形态和建筑材料上以启示,结合现代优秀的地景建筑案例,将传统窑洞民居建筑对现代地景建筑的启示升华到新的高度以适应当下的社会语境。  相似文献   

4.
对欧洲"被动房"建筑的介绍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被动房"建筑的定义、创建历史、标准等基本情况,归纳其设计和建造中加强建筑围护体系的保温性能、提高建筑的气密性,机械送新风并进行热回收,低热负荷的采暖方式等4个方面的主要技术措施,提出建造多样化"被动房"建筑、提高性价比、建立基于"被动房"理念的设计方法等发展方向,并分析"被动房"建筑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装配式建筑是传统建造方式转型升级的产物,带动了建造方式的变革,保障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对设计、生产、施工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了建设项目向绿色建造、优质建造等方向的进步。该文结合实际案例,讨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程序和实施方案,并从工期和造价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目前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策、运输、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装配式建筑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敏  张家富 《四川建材》2019,(9):120-121
装配式建筑就像"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与传统施工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施工方式资源浪费较严重,装配式建筑则是以节能减排、绿色安全施工为目的,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更加符合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BIM技术的提出,不断研究探索,发现BIM技术可以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现场装配等各阶段提供三维模拟,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7.
胡一鸣  王志明 《城市住宅》2022,29(2):109-111
为推动传统窑洞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通过走访调查及查阅文献,对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传统窑洞建筑的类型、建造方式、形式演变、建筑材料等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深入探究清水河窑洞建筑的建造体系与形制.  相似文献   

8.
<正>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国家倡导的,是我们国家新的发展理念上的战略需要,是从全局战略高度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以往的传统的建造方式,是大量的建设,大量的消耗,大量的排放。这"三大"使得我们的资源难以供给。所以要发展装配式建筑,要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造方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砖瓦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材料,结合实例从砖瓦在古建中的维护功能现象入手,分析了砖瓦常以"维护"身份出现于传统建筑中的原因,并略析了其在维护功能中所使用的建造技术。  相似文献   

10.
1954年,梁思成针对新中国建筑设计民族化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他将建筑构件类比为"建筑词汇",建筑形式类比为"文章文法",并极力提倡采用传统"建筑词汇"和传统"文章文法"翻译西方建筑,替换性质功用相同的西方建筑构件和建筑形式,建造适合新中国的建筑。这与清末民初文学家林琴南运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的翻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通过剖析二者的思想渊源,而后引述古文和传统建筑的存废之争,再从"文以载道"的视角重新回望二、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折衷主义建筑,为传统建筑精神传承和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价值性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多个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近零能耗建筑"及类似定义并开展技术研究,近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在政府指令、技术发展目标等文件中对"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做出中长期规划,并完成建造了大量示范工程。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科技含量逐步提升,我国也开展了大量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与示范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以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但现有调研结果表明,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工程造价比传统现浇建造方式高很多。以某典型装配式混凝土项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现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进行造价测算,分析对比装配式建造方式与传统现浇建造方式的成本差异及其原因,并提出减少增量成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继承而不是割裂传统,是我们一贯的态度,但在实践中我们依然会面临很多困惑。最大的困惑在于,我们是否有必要在一个现代的社会中探索传统建筑的回归问题,因为当下的社会已无法也没有必要去大量地建造传统建筑。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惑,部分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很多探索仍然停留在符号化的运用中国元素的层面上,但对于传统的继承问题不应该如此简单化,而应该对之进行创造性的转换。由北京集美组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北湖玖号"虽然在某些方面仍然停留在了符号化运用中国元素的层面上,但他们毕竟是在探索而且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有创见。所以杂志社在2006年4月30日特地邀请了京城多位有名的专家,在"北湖玖号"的建筑现场围绕在建筑领域如何表现"中国精神"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当前建筑行业研究的前沿领域,重点探讨如何进一步拓展并将其应用于传统民居建筑的活态化保护利用.研究阐述工业化制造与基于构件的传统建造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及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以典型民居建筑更新为例,针对更新中设计和建造的核心问题,探究工业化技术和传统营建技术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建造工序信息模型的研发运用完成具体的建造工艺和工序,并初步建构一种结合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传统民居活态化保护利用工程思路,也可为设计营建一体化提供相应的工具插件.  相似文献   

15.
建筑数字化论题之二:循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字化是对信息的研究.信息的传播改变着各种传统行业的职业内涵,如何是设计,如何设计,设计什么,设计出什么.设计是对建筑的虚拟建造,设计有研究性,建筑有客观性,建造需要精致性,从而必须使建筑的数字化超越狭义的工具层面,使"设计"表现为一种全周期的建造信息管理的行为,重视设计的证据,发挥终端建筑师能动性,考虑业主的价值要求,直面设计与建造过程的信息复杂因素,建筑循证设计的概念正是BIM在全周期信息水平上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赵悦  董超  翟辉 《建筑技艺》2020,(6):121-123
地域性传统建筑作为地方文化的物质载体与地方文脉相关联,同时也塑造了地方文化。然而,全球化语境为建筑设计创造了大量类似的元素和语言,虽然元素和语言的统一化带来了高效率,但同时也使地域性传统建筑失去了其承载的文化特色,使其与文脉断连。因此,当前地域性传统建筑需要找到在发展的同时保持其本真性的策略。从夯土建造的角度切入,对比大摆衣传统与现代夯土建造实例,分析夯土建造在延续当代地域性传统建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建筑美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随之而来的生态流线美学逐渐凸显,因此具有连续流动性的非线性建筑形体被广泛的设计建造。运用当今的建筑构造技术,基于Rhino数字化建构平台,以苏家屯文化中心为例来解析越来越多的非线性建筑方案在具体建造过程中所遇到的局限性问题的解决过程,即同传统建筑语言的和谐共生,并使其不失非线性科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总结非线性建筑的特点、构造方式,以期指导相似建筑创造实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建筑业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建造方式,高污染高能耗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这也直接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业急需完成发展方式的变革.满足国家"双碳"目标的要求,装配式建筑是目前解决这个难题的主要途径.装配式建筑存在的若干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除传统的管理手段外,BIM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解决装配式建筑面...  相似文献   

19.
原竹建筑是一种高效利用原竹材料物理特性的建筑类型,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在乡村风貌日趋同质化的背景下,着重研究了原竹建筑"取材于地、取法于天"的生态智慧,并从材料加工过程、建筑构造类型和节点连接方式三方面剖析其营建工艺,旨在探索这类传统建造技术在当代乡村建筑中活态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砖瓦》2016,(8)
正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崛起,传统的建造方式、运营模式、建造理念或将遭到颠覆,建筑业将迎来一场变革。建造方式之变:从"秦汉砖瓦"到"预制构件"从"秦砖汉瓦"到"预制构件",装配式建筑带来的不仅仅是建筑外形的变化,更是建造方式的一场革命。运营模式之变:从"四处奔波"到"工厂化生产"工厂化后,传统的建筑工地将变为建筑工厂的总装车间,这无疑将颠覆传统施工企业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