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矿业城市生态建设规划与沉陷区湿地构建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针对矿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需求,以淮北市为例从生态规划建设与采煤沉陷关系入手,开展了矿业宜居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矿业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采煤沉陷区湿地水资源保护与维系技术、高潜水位大面积积水区人工湿地陆域构建技术;解决了矿业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与沉陷区湿地构建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并且研究了采煤沉陷区土地利用演变与城市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彦斌  彭苏萍  金毅  严丽萍 《中国矿业》2006,15(4):26-29,36
矿业城市是建立在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子系统上的复杂系统,是城市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城市布局不合理,城市整体结构不完善;人类开采活动造成了生态和景观的干扰和破坏,从而引起生态结构、功能的矿坏以及景观的破碎化。处理好这些矛盾对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人压力状态响应三方面构建了矿业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包括目标层、系统层、要素层和指标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实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足迹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城市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其可持续发展程度为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矿业城市武安市2005年的生态足迹结构和生态承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他5个矿业城市进行生态足迹比较、区域资源利用效益分析和可持续发展测度3个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矿业城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出现生态预警,处于恶性发展状态。造成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矿业城市的能源消耗需求量大。本文针对矿业城市的资源特殊性,提出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格锐 《中国矿业》2014,23(6):63-70
为了从经济、环境等角度综合研究矿业城市的发展态势,找出其与国家优化目标的差距,本文结合相关规划资料,研究了矿业城市类型、空间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对比分析法和泰尔指数对矿业城市发展态势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近1/4的矿业城市进入衰退期;西部地区矿业城市最多,且大多数成长型矿业城市分布在该地区。目前超过一半的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部分矿业城市还存在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矿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不一致、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承载力不相符等问题,其发展态势与国家优化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实现矿业城市的绿色发展是解决矿产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评价。本文以湖南省矿业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非径向SBM模型与DEAMalmquist模型分析了其动态与静态的生态福利绩效,再运用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索了影响矿业城市动态生态福利绩效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和固定资产投入能提高矿业城市动态的生态福利水平,而企业排污治理行动却导致工业产值增速放缓;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效率能提升矿业城市静态的生态福利绩效,而经济发展水平则与其无直接关联;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是导致矿业城市动态生态福利绩效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现有的工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是其抑制因素。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湖南省及其他地区的矿业城市实现矿物资源高效、绿色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有120多个资源型矿业城市,它们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矿业城市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对矿业城市现状分析,指出矿业城市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替代支柱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矿业城市现状分析,指出矿业城市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矿业城市现状分析,指出矿业城市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传统矿业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及国防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持续加快,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破坏严重、下岗人数巨大等严峻问题在矿业城市的发展中日益凸显出来,矿业城市的转型迫在眉睫。本文从矿业城市的作用与现实问题入手,分析了矿业城市转型的特点,从法律制度理论与技术,质量与效益方面初步提出了加速我国矿业城市转型的对策与措施,期望能为国家有关决策机构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熵视角下的矿业城市生态可持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城市是生态可持续研究的典型区域,本文以典型矿业城市河北省武安市为例,对武安市2005~201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测算,结合信息熵的研究理论,构建矿业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武安市面临的生态赤字问题严重,人均生态赤字由2005年的8.713hm2/人增加至2009年的10.322hm2/人,而后逐渐减小,2013年为8.847hm2/人;2熵视角下的生态系统的健康性与活力性呈良性发展;3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减小,经济生态成本降低,整体朝向可持续方向变化。该研究分析矿业城市发展与对自然生态的需求,可以为我国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机理研究和生态可持续性评价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开采沉陷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强烈扰动,在我国东部高潜水平原地区产生了大量的地表积水并逐步形成湿地景观。景观格局与水文过程的变化规律是研究采煤沉陷湿地形成与演变的关键内容,已经成为矿区生态修复和保障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课题。重点归纳了采煤沉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的方法,包括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动态变化模型的应用,同时综述了采煤沉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研究的进展。水文过程方面,总结了采煤沉陷湿地水文情势、水文循环以及水文过程和景观格局的互相作用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从景观格局与水文过程的耦合机制、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利用、区域性景观格局优化的角度阐述了对未来研究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矿业城市在长期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矿山环境问题。探讨矿山闭坑后矿山环境问题修复与生态环境正效应资源开发利用,对矿业城市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抚顺矿山环境问题现状的掌握,厘定了井工矿与露天矿地下空间与土地开发利用目标,讨论了矿山生态环境正效应资源开发类型。以抚顺西露天矿为例,剖析了露天煤矿闭坑后正效应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与优势,围绕矿区环境安全、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3方面,阐述了西露天矿生态环境正效应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治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将正态云模型引入到生态安全评价中.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安徽省9座矿业城市2010—2018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对未来7年发展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0—2018年,安徽省矿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炭资源长期大规模的开采与利用,使得煤炭资源型城市形成了经济增长粗放式、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经济增长缓慢等特点。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自主勘探设计和自主开发的大型煤炭基地平顶山市为例,充分挖掘该地区地质遗迹资源、地热资源和地质文化资源,通过规划平顶山市绿色矿业城市生态涵养带、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地质文化产业园、绿色矿业发展国际交流中心和清洁能源试验区(4+1模式)。通过绿色发展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困局,将城市打造成集能源、绿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和国际一流绿色矿业城市。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城市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其在转型期要面临产业发展问题、环境生态问题、城市空间布局等突出矛盾。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需要,以传统矿业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成为历史必然。从理论角度对资源型城市的优势、转型期面临的问题及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以平顶山市的转型发展实践为例介绍了资源型城市在城市空间、生态环境、优势产业和新型产业发展等问题上的具体解决途径。平顶山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有强烈的转型需求,转型过程中将生态、资源、经济和人文环境组成有机的整体,空间-生态-产业的总体设计探索思路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矿业城市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然而矿产资源日益枯竭成为制约矿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从服务产业转型的视角重新开发利用矿业废弃土地,是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门头沟区为例,分析了门头沟转型为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发展潜力,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矿业城市矿业废弃土地再利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门头沟产业转型背景下矿业废弃土地利用开发模式和战略。为转型城市矿业废弃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矿业城市是以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带动和支持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独特城市经济类型。受矿产资源储量的制约以及资源开采过程的影响,矿业城市的发展一般经历前期开发、增产期、稳产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依托,但是又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对于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基于Logistic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矿业城市的成长和发展轨迹。对矿业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模拟表明,当发展要素基数达到零时,矿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阀值;矿业城市在进入衰退期以前,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可摆脱对单纯产业的依赖性,从而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鲁尔模式对河南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城市是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的逐步枯竭,城市转型是其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河南省有较多的矿业城市,如何应对其城市转型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河南省矿业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