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榕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22(2):117-119,12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对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进行概述,深入分析弘扬传统节日的意义;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传统节日观并分析原因;根据调研结果和深入分析,思考弘扬传统节日、提高大学生传统节日观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高校帮助大学生提升人文精神,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对推进社会经济有效发展和促进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时代背景、传统美德教育、革新教育方式方法、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及加强社会实践等途径,联动校内外培育机制,创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养。然而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表现越来越明显,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必须了解其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方法,以到达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但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强烈的传统文化认同危机,而高校教育也已显现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分离的态势,高智低德呈普遍趋势,因此,在高校推进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具有丰富的感恩文化底蕴。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体制的不完善,学生家长的错误观念以及学生自身感恩意识淡薄等原因,使大学生越来越缺乏感恩意识。我们要想实现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做好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感恩教育。本文从解释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内涵入手,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为高校实施感恩教育提供参考,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大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利用《中华传统美德》课第二课堂的教学平台,尝试了一种融入学生生活的新的德育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升华,是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思想完美结合的典范。把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指导和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及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中化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准则,但当前很多大学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高校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诚信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大学生重新树立诚信的理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劳动是践行知行合一的最佳途径,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路径,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高校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推进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协同政府社会家庭共建劳动实践共同体,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两课”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的一些实际工作可为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于公民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个人成长成才均具有基础性意义.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研究,集中在于“有何内容”和“如何继承和弘扬”两个问题的解答上.厘清内涵,对于“中华传统美德有何内容”这一问题,可凝练为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方面内容.立足实践,对于“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一问题,要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雷锋精神继承了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素材,对高职院校培养崇德尚能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能依托企业的资源优势,丰富德育的形式、内容和手段,充分发挥雷锋精神的育人效应,使教育与企业紧密融合,共同推进合作育人的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民族高校学生教育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民族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人文精神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加强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适应。通过国学经典教育、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等途径,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崭新人格魅力的现代民族大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知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耻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切入点,也是“八荣八耻”的核心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它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道德教育、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的重要环节。当前大学生耻感意识缺失,既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缺陷、社会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缺乏知耻感有很强的关联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倡导正确的荣辱观,弘扬传统美德,抓好知耻环境建设,加强“耻德”修养。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种外来的思想价值观念对当前大学生个人价值观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现阶段在建立健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德育教育价值观念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效果、指导价值,且其和各个高校所开展的德育等教育活动存在密切关联性,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有益借鉴,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公益助老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载体和高校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是传统美德与志愿服务的完美结合。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既面临挑战、存在不足,也蕴含契机与优势,应从价值引领激发动力、搭建平台加强服务对接、提供规范化的服务培训、关注服务项目设计的“适老性”、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方面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推动大学生公益助老志愿服务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形势严峻,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采取非诚信手段.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多角度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方法,提高大学生就业诚信水平.大学生就业诚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诚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良好就业环境的建设,有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影响着一代代青年人。在改革开放的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对待雷锋精神的态度出现了分化。学习"雷锋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螺丝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发扬雷锋精神,要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能力和鉴赏水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