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吐哈油田鄯善、温米区块注水压力高,地层堵塞严重,注水难以达到配注要求,常规酸化施工不能解除地层深部污染,为此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多氢酸体系。室内实验表明,与土酸相比,新型多氢酸体系具有缓速缓蚀、有效作用距离大、防止二次沉淀的产生、低成本等诸多优势。根据鄯善、温米区块的储层特征,确定了新型多氢酸体系配方及技术,并在23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表明,新型多氢酸体系可以降低注水压力7.8 MPa,日增注量29.5m3,有效期108 d,降压增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海上高温低渗油田酸化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中34油田油藏孔隙度渗透率比较低、温度比较高(大于120℃)的特点,结合储层伤害原因分析,根据室内试验结果,采用多氢酸体系对渤中34油田的油井进行酸化增产作业。通过对渤中34油田5口井(均为新井,完井后基本不出液)的酸化施工,酸化成功率达到100%,酸化后各井均达到甚至超过配产要求,这表明多氢酸体系对于高温低渗砂岩地层,能够有效地解除钻完井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与常规酸液体系相比,多氢酸体系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效果明显,对于类似海上油田酸化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堡A凝析气井具有埋藏深、温度高、井段长,渗透率低、岩性复杂等特点。针对该井的缓速、缓蚀,凝析气藏防止水锁和反凝析、长井段布酸等关键技术难点,从酸液体系和工艺技术上给出了相应对策;利用多氢酸反应速度慢、溶解能力强,具有良好的防垢性能和分散性能,可以有效控制二次沉淀等优点,采用凝析气藏多氢酸酸化技术,对南堡A凝析气井进行酸化,取得较好效果,对南堡油田其他低效凝析气井增产改造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昌13—1油田为低孔低渗砂岩油气藏,采用注水保持压力方式开采。存在注水压力高,地层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论文在分析储层特征、污染成因的基础上,研究了多氢酸酸化技术,多氢酸酸化酸液由前置液、处理液、后置液组成。并对酸液体系作了性能评价。该酸液体系具有表面张力低、稳定铁的能力强、缓蚀效果好、稳定粘土的能力强、易于反排、对储层伤害小等优良性能。多氢酸具有的优势对海上油田的酸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常规土酸体系与矿物反应速度快、酸液的有效距作用离短和容易产生二次沉淀;新的深部酸化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酸液的穿透距离,但工艺繁琐,且仍然不能解决沉淀、堵塞问题。针对以上问题,2010年我厂引进多氢酸酸化工艺,本文通过对多氢酸酸液体系的性能研究,总结出了多氢酸酸液体系诸多优越性,并在现场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港油田成功应用多氢酸分流深部酸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港油田采油一厂应用多氢酸分流深部酸化技术,使地层压力居高不下、停注长达3年之久的中103x1疑难注水井恢复了注水,并达到增注目的。中103x1注水井是大港油田六间房东断块港296断块高部位的一口注水井,2004年7月29日转注,投注初期注水压力高达30 MPa。中103x1井重新投注后,恢  相似文献   

7.
砂岩储层酸化的常规土酸体系存在与矿物反应速度快、酸化液的有效距离短和容易产生二次沉淀等问题。现存的缓速酸酸液体系不能克服粘土和石英界面反应速率的巨大反差,新的深度酸化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酸液的穿透距离,但工艺繁琐,且仍然不能解决沉淀、堵塞问题。多氢酸体系与现存的HF酸体系相比,其反应速度慢,溶解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防垢性能和分散性能,可以抑制井眼附近的地层伤害,有效控制二次沉淀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郑苗  罗跃  陆小兵  安科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36(10):176-178,11
针对镇北油田延10储层面临的由于原始物性差、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水质不配伍等导致的高压欠注问题,研制出了一种多氢酸酸液体系。试验表明,该清洁缓速酸液体系,对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螯合和吸附作用,解决了镇北油田延10储层注入水与地层水因不配伍所产生硫酸钙垢和酸化时产生二次沉淀堵塞地层的问题。相比较土酸、氟硼酸,多氢酸体系能大幅延缓酸岩反应时间,增加酸化半径,并在镇北油田延10储层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降压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氢酸具有缓速、深穿透、防垢、极强的吸附能力和水湿的性质,能催化HF与石英的反应,是适合砂岩油藏的解堵技术。通过对低渗油藏伤害原因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多氢酸酸化解堵技术的机理、特点、处理液的作用,对现场应用情况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多氢酸酸化解堵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新型多氢酸酸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多氢酸酸液体系,该酸液体系具有反应速度低、腐蚀率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能有效延长酸液作用距离。新型多氢酸酸液体系应用于渤中34-3油田酸化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油井产量超过配产的50%~160%。  相似文献   

11.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我国运用已久,但其在油(气)田开发中的作用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相对于陆上油田开发,海洋油田的开发具有投资大、风险高、钻井少、资料数据相对有限的特点。通过多年利用包括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在内的多种油藏工程方法进行海上油(气)田整体开发方案研究、开发方案调整研究、动态跟踪研究、剩余油(气)分布研究以及参与储量计算、储量评价、三维地质建模等工作,客观评价和归纳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海上油(气)田开发中的作用以及多年来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海上油田油藏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现场测定系统,并对系统测量准确度进行了检验.在保证测量精度满足油藏工程需要的前提下,该系统减小了设备占用空间,缩短了测量时间,降低了样品发生变化的风险,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油藏流体高压物性参数,从而为海上油田油藏快速评价和勘探阶段快速决策提供技术支持.该系统已在现场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长庆油田水平井开发历程出发,介绍了长庆油田水平井发展现状,详细的阐述目前致密储层水平井的主体改造工艺及应用效果,并针对致密储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攻关,并对水平井“工厂化”作业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塔河油田的主体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主要储层类型为缝洞型储层,储集体受岩溶、裂缝控制,形态复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埋藏深(超过5 300 m),地震反射信号弱,其勘探开发难度很大。近几年来,西北分公司综合利用地质、地震、钻井及测井等资料,通过模型正演,建立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识别模式,形成了一套以地震参数提取、振幅变化率计算、相干体分析、波阻抗反演及波形分析等技术为主的、适合于塔河油田储层预测的技术方法系列。该套技术方法为塔河油田探井、评价井、开发井的部署论证,储量计算,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提高了钻井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综合储层预测技术在包1-庙4井区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包1-庙4井区构造复杂,小断裂发育,储层横向变化大,油气分布受构造和储层物性变化的控制,具有隐蔽油气藏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精细储层预测技术的思路。通过精细地层对比、精细构造解释、瞬时地震相干体分析、测井资料预处理与标准化、测井曲线敏感性分析、拟测井曲线反演、砂体精细解释及储量计算和井位设计等方法技术的综合应用,对包1-庙4井区砂体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部署的一口评价井获得了高产油流。  相似文献   

16.
致密砂砾岩气藏储层由于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加砂压裂时面临易产生多裂缝及施工难度大等难题,以新场须四下亚段砂砾岩储层为例,通过对产生这些难点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可采取减小井斜度、优化射孔及段塞技术来控制多裂缝的产生,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压裂液的滤失量;针对不同特征的储层,优化了压裂施工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永北砂砾岩油藏储层水力压裂改造难点,开展了油层保护、砂砾岩岩石力学特征、人工裂缝扩展规律、缝高控制及暂堵降滤等项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致密砂砾岩油藏储层水力压裂改造技术。该技术现场应用36口井,有效率94.4%,压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海上油田同心多管分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上油田防砂完井注水井井筒情况,基于陆地油田多管分注工艺技术的应用实践,开发出了海上油田同心多管分注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渤海BZ25-1S油田的5口井,取得了良好效果。海上油田同心多管分注技术适于不大于3层的分层注水,特别适于层间注入压差大、普通投捞配水器注水工艺实施困难的注水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TP区是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主力产油区块之一,在高温、高闭合压力条件下,常规酸压形成的酸蚀裂缝穿透距离受限且易发生闭合,酸压投产后表现出快速递减特征。通过实验研究开发了水力加砂压裂+酸压复合改造技术,前期利用冻胶携砂以提高人工裂缝远端导流能力,后期采用酸液刻蚀来提高近井导流能力和改造范围,从整体上提高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及其保持率。水力加砂压裂+酸压复合改造技术在TP区现场实施6井次,建产率达到83.3%,累产油3.76×104 t,表明该技术在低品位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