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大庆油区杏六区油藏经过43 a注水开发,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零散,低渗透薄差储层动用程度较低。在储层精细地质描述的基础上,应用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分析了杏六区中部油藏二次加密后剩余油分布特点、油层水洗状况和可调砂岩厚度。针对有效厚度小于0.5 m的表内薄层和表外储层,开展了三次加密调整合理布井方式研究。主要采用三次加密调整与原井网、注采系统调整及后期三次采油相结合的优化布井方式,通过实施调整井网类型、注采井距、注采系统等措施,达到完善注采系统、充分挖潜剩余油的目的。在杏六区中部油藏实施三次加密调整措施后,采收率同比提高2.72%,表外储层水驱控制程度提高9.69%,表内薄层、一类表外储层和二类表外储层动用砂岩厚度比例分别提高了4.32%,6.13%和14.78%,并形成了配套的三次加密调整技术。  相似文献   

2.
胡伟  李璐  苏聪 《断块油气田》2013,20(1):67-70
杏六区中部在40多年的开发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基础井网、一次加密和二次加密调整。到2009年12月底,区块平均综合含水率为92.6%,处于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通过分析葡|1-3油层动用状况和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以该油层整体作为一套层系、利用分注工艺降低层间影响的聚合物驱开发方式:聚合物驱注采井距保持在150m或小于150m的范围,在原一次加密调整井排和二次加密调整油井排问布一排注聚合物井,形成采出井和注入井排,排距为100m,井排上并距为200m,注采井距141m的五点法面积井网。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该布井方式对类似油藏聚驱井网部署及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杏六区中部油藏在二次加密调整后,一类表外储层和二类表外储层的动用状况得到大幅度提高。通过在分析杏六区油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应用该区取芯井资料,对一类油层和三类油层在不同开发阶段水洗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详细论述了三类油层中不同有效厚度的油层在二次加密调整后的动用状况及影响因素,针对动用程度较差的薄差储层和表外储层进行了全面动用分析。同时,结合历年来吸水剖面、产液剖面、油水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剩余油分布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判断,为即将开展的聚驱、三次加密和后续的井网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是特低渗透、微裂缝发育的巨厚层块状砾岩油藏。1979年采用反九点法面积井网试验开发,,井距从550m加密到275m,实现了全面注水开发。"九五"后仍存在采油速度低、见效程度低、压力保持程度低等问题,于2004年在油藏中部4+5两套加密井网的叠加区开展了小井距试验,由275m×388m反九点加密为138m×195m反九点,后期转为五点井网平行裂缝方向注水。同时,控制单井注水量,采用点弱面强的注采政策,试验五年以来通过井网加密调整改善水驱控制程度,缩小井距、提高压力梯度使低渗透率油层充分动用起来,小井距开发在油田生产中后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喇萨杏油田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调整方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喇萨杏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及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多油层、非均质严重,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储量占30%以上,这类油层不仅具有低渗透油层的特点,而且与中高渗透油层交互分布,开采及调整难度大.通过对喇萨杏油田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分布特点、开发现状及剩余油分布的分析,提出了与油层性质相结合、与剩余油分布相结合、与原井网布井方式相结合、与长远调整方式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二类油层上返时机及多套层系开发的特点,充分利用三次加密、三次采油相结合调整方式,三次加密井水驱调整与现井网注采系统调整方式,发展和完善现有开发技术,选择合适的油层组合方式、井网井距及驱替方式,提高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的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6.
定量表征低渗透油藏井网整体加密前后储量有效动用规律的变化,是油田制定合理开发调整策略的基础。基于实际低渗油田反九点井网整体加密调整方式,利用势叠加原理,得到了反映实际井网形式下的开发单元渗流场分布计算公式;提出了"有效驱动压力梯度"的概念来反映流体在注采单元间的动用程度;统计了不同区域的有效驱动压力梯度大小与注采单元控制范围的关系,进而建立了定量描述不同井网条件下储量有效动用规律的评价方法。研究表明,基础井网整体加密后,井距缩小、井间驱动压力梯度增大;当原始井距大于300 m时,井网加密可以大幅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是井网加密调整的重点关注对象;当原始井距小于200 m时,进行井网加密调整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潜力较小,但若油藏储层较厚,可以酌情进行加密。  相似文献   

7.
在特低渗透油藏中,由于高渗透条带的发育,通常使其表现出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导致注采井间的渗流规律与常规油藏不同,对井网加密形式的适应性也存在差异。基于各向异性油藏的渗流特点及井网调整形式,利用叠加原理,得到注采平面渗流场计算公式;引入线状排驱概念,对各向异性油藏井网加密形式进行适应性分析;用驱动压力梯度表征储量动用程度,提出无因次动用提高程度概念,建立定量表征注采井间储量动用规律的方法。结果表明,将初始正方形反九点井网系统地调整为排状加密井网,形成线状排驱,可有效提升特低渗透各向异性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初始井网井距大于400 m时,注采井间储量动用提升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大庆油田长垣高台子油层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开发过程中,暴露出了由于注采井网不完善而引起的一系列开采矛盾,原有300 m×300 m井距正方形反九点法面积井网已不适应目前的开发现状.因此选取萨中开发区北一区断西高台子九点法典型区块进行了储层精细地质建模和历史拟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台子油层井网加密调整方式优化设计,从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综合分析,优选出了在原井网4口井中间加密油井,将原反九点井网的油井全部转注,形成注采井距为212 m×212 m的五点法面积井网开发方式,为大庆油田高台子油层下步加密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彩9井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为低孔特低渗砂岩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低产低能阶段,即将面临废弃停产的严峻局面。对彩9井区西山窑组特低渗油藏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油井井间剩余油富集带加密注水井以缩小注采井距、提高注采井数比以提高动用程度的调整方案,方案在先导试验井组实施并取得成功,为后续油藏全面调整开发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大庆油田历次井网加密调整效果,以调整后5~10 a内的取心井资料为依据,分析各类油层见水厚度比例、水洗厚度比例及驱油效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础井网使有效厚度大于2.0 m的油层得到有效动用,见水厚度比例达75.8%;一次加密井网调整使有效厚度为2.0 m及以下的各类油层见水厚度比例得到大幅度提高,有效厚度为0.5~2.0 m的油层见水厚度比例增幅为195.0%~264.4%,表外油层也得到了有效动用;二次加密井网调整使有效厚度为0~1.0 m的油层见水厚度比例进一步提高近50.0%;三次加密井网调整并未明显提高油层见水厚度比例,薄差油层的见水厚度比例增幅小于2.3%,井网加密调整效果逐渐变差。层间非均质性强、生产井段跨度大和层间含水率差异变小是薄差油层见水厚度比例低和历次井网加密调整效果变差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缩短生产井段与缩小井距并重的井网加密调整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瑾 《国外测井技术》2007,22(6):34-36,39
本文以在地质大队和研究院调研的大庆长垣地区剩余油分布状况为依据,阐述了喇、萨、杏油田剩余油分布特点,尤其是剩余油在薄、厚油层中的分布比例,得出目前喇萨杏油田剩余可采储量主要集中在主力厚油层的结论,并对今后剩余油评价测试新技术的开发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杏北开发区三次加密调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在储层精细地质描述的基础上,采用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分析了杏北二次加密后低渗透薄差储层剩余油潜力分布状况,通过优化三次加密井网部署、完井方式,充分挖掘薄差储层剩余油潜力,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在井网部署上加密井与原井网相结合,与注采系统调整相结合,与后期三次采油相结合;在完井方式上,针对不同的潜力分布特点,分别采取多段限流法压裂、薄隔层限流法压裂、大跨距限流法压裂,以及高密度、大孔径、深穿透加复合酸处理等完井工艺。取得了较好的三次加密调整效果,形成了配套的三次加密调整技术。  相似文献   

13.
砂砾岩油田开发进入到特高含水后期,挖掘油层上倾尖灭带附近的剩余油潜力显得日趋重要起来。上倾尖灭带油层薄、物性差、分布系数低;剩余油分布线长,面窄、厚度小、井网控制程度差;新井投产产能低、稳产期相对较长。因此,必须采用特殊的挖潜方式,对单一油层部署水平井,对叠瓦状油层部署大斜度定向井,对参差不齐的多油层部署多底井,对上倾尖灭带与零散小油砂体的组合部署多靶心井。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油层保护措施,采用行之有效的喷砂射孔等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文明寨油田是一个埋藏浅、油层多、非均质严重的层状中高渗透极复杂断块油藏。为增加动用储量,运用高精度碳氧比测井技术,开展剩余油分布研究,通过生产层水淹程度分析,对未射孔储层进行含油性评价。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确定剩余油分布,寻找潜力层,提高Ⅱ,Ⅲ类层动用程度。该技术为薄油层、差油层及未分层的地层含油性评价,以及改善油藏整体调治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的类似中高渗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挖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丘潜山油藏剩余油的再聚集模式及分布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任丘潜山油藏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为双重孔隙介质的底水块状油藏[1],构造裂缝发育,产油层位是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岩性以隐藻白云岩为主,颗粒白云岩次之,夹有泥质白云岩,。含泥质白云岩,储集空间可分成孔,洞,缝三大类,该油藏1975年发现,历经投产,高产稳产和产量迅速下降阶段,目前处于产量缓民递减阶段,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油水界面上升,油藏水淹体积加大,采液指数不断上升而要油指数不断下降,导致采油速率和产油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针对砂泥岩油田注水开发的特点,推出了在相控条件下应用测井资料结合地质、沉积、开发等动静态资料综合进行剩余油分布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杏6-7区应用,沉积微相划准率达85%以上;小层对比符合率达90%以上;砂体连通性预测和剩余油分布评价与地质规律基本一致.为油田精细地质研究、优化布井、合理制定射孔方案、充分挖掘剩余油和油藏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渤海A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为鸟足状浅水三角洲沉积,平面上不同期次河-坝砂体频繁切叠,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样式,极大地制约了油田的开发效果。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运用储层构型要素分析方法,进行了精细储层构型解剖,明确了储层构型单元空间结构样式,探讨了不同单砂体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并建立了4种剩余油分布模式。结果表明:渤海A油田明化镇组下段河-坝砂体主要发育分离型、叠合型、切叠型等3种垂向接触样式和分离型、拼接型、侧切型等3种侧向拼接样式;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单砂体内部韵律性、河-坝砂体接触方式及平面非均质性均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主要发育“顶部型”、“垂向渗流遮挡型”、“段塞式”和“欠注型”剩余油分布模式,可以分别采用侧钻水平井、厚注薄采、井间加密、井网优化等措施进行剩余油挖潜。该研究成果对海上老油田中高含水阶段的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杏六中区现处于特高含水期,油水分布复杂,需要对储层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新增加密井井网资料,进行精细沉积相研究,确定研究区葡I油组目的层段发育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并对各亚相进行了微相划分.分为分流河道、河间砂、岸后沼泽微相、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席状砂、非主体席状砂等微相。通过详细分析目的层段的沉积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确立了4种相结构模式,各类相结构具有不同的砂体分布特征;注入水的运动趋势分析表明.不同相结构模式具有不同的开发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南油田文95断块区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随着中原油田开发程序的不断提高,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主力油层相继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油藏开发中暴露出的问题是井网不完善、水驱控制程度低、层间矛盾突出、注水效果不明显。为了适应开发阶段的需要,了解和掌握油藏中剩余油的宏观和微观的空间颁由,确定其剩余油储量、剩余可采储量,是油藏下部挖潜的重要依据。文95块沙三中油藏是文南油田最早投入开发且开发效果最好的区块之一。在精细油藏描述地质模型上,对油藏的开发关况进行分析,充分利用油水井产、注两个剖面、C/O比测井资料、2高速井水淹状况分析评价,应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技术,将剩余油分布从定笥化到定经、可视化。通过对剩余油分布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影响剩余油发布的地质和开发因素,对文95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3方面的研究;未动用或少动用的油砂体形成的剩余油;已动用油层的平面剩余油滞留区;层内非均质形成的剩余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