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从6-姜酚洗脱液中萃取6-姜酚的工艺条件,用乙醚、正己烷、氯仿三种有机溶剂对其进行了萃取,采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有机溶剂的萃取溶液及同一溶剂不同萃取次数溶液中6-姜酚的浓度。结果表明,用乙醚萃取纯度高、提取量大、次数少、所需剂量小。生产中可以采用乙醚为萃取溶剂,每次用量为待提取液的20%,萃取两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萃取6-姜酚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从6-姜酚洗脱液中萃取6-姜酚的工艺条件,用乙醚、正已烷、氯仿三种有机溶剂对其进行了萃取,采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有机溶剂的萃取溶液及同一溶剂不同萃取次数溶液中6-姜酚的浓度.结果表明,用乙醚萃取纯度高、提取量大、次数少、所需剂量小.生产中可以采用乙醚为萃取溶剂,每次用量为待提取液的20%,萃取两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6-姜酚肟为内标测定生姜及其制品中6-姜酚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一种以6-姜酚肟代替6-姜酚为标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精确测定生姜及其制品中6-姜酚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表明:6-姜酚在10.55~2700βg/mL、6-姜酚肟在10.43~2670μg/mL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3和0.9998。6-姜酚的检测限为2.12μg/mL,6-姜酚肟的检测限为2.09μg/mL。6-姜酚对6-姜酚肟的相对校正因子为1.285,相对保留时间为1.728。6-姜酚肟的加标回收率为96.3%~102.2%,相对标准偏差<2.4%。用内标法和外标法测得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测得鲜姜、干姜和姜酒中6-姜酚含量分别为1.86、3.04、0.115 mg/g。用6-姜酚肟做内标测定6-姜酚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生姜及其制品中6-姜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枇杷叶中多糖的提取工艺,经过单因素和正交组合实验,得到了在超声-微波协同作用下最佳的多糖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15,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90min。相对于水提醇沉法及微波提取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的特点,是枇杷叶多糖提取的一种新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枇杷叶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枇杷叶中多糖的提取工艺,经过单因素和正交组合实验,得到了在超声-微波协同作用下最佳的多糖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 15,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90min.相对于水提醇沉法及微波提取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的特点,是枇杷叶多糖提取的一种新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6-脱氢姜酚的制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脱氢姜酚,以干姜粉制取的姜油树脂为原料,通过溶剂萃取、硅胶干柱层析和硅胶柱真空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获得了黄色粉状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测定证实所得粉状黄色粉状物为6-脱氢姜酚,证实了其烯醇互变异构体———6-脱氢姜二酮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姜酚及姜酚肟的抗氧化性质,以姜油树脂为原料,用真空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姜酚,并通过肟化反应制得化学性质更加稳定的姜酚肟。对比不同浓度姜酚、姜酚肟、BHT和VE的还原力、清除DPPH与羟基自由基能力及抗油脂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2~0.8 g/L时,姜酚肟的还原力(吸光度值:0.23~0.37)低于姜酚(0.52~1.11)高于VE(0.19~0.29),姜酚肟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5~89%和37~62%,低于姜酚和BHT,但与VE无显著差异。在浓度为50~250 mg/kg时,姜酚肟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分别为3.39~3.57 h和1.71~2.07 h,虽均低于姜酚(3.57~3.83 h和1.90~2.16 h),但明显高于VE(3.06~3.49 h和1.53~1.93 h)。综上所述,这四者的抗氧化能力大小排序为VE≤姜酚肟姜酚≤BHT,姜酚和姜酚肟均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由于姜酚肟化学性质较姜酚更加稳定,使其在抗油脂氧化方面更具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快速、简便、高效地从生姜中分离6-姜酚,将模板分子(6-姜酚)、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溶剂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超声脱气15 min后再通入N2(1 mL/min),然后于60℃恒温水浴密封反应20h。得到带有模板分子6-姜酚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将其研磨过80目筛,得均匀带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颗粒。用体积分数95%乙醇洗脱出模板分子6-姜酚,得到用于提取6-姜酚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该聚合物可以制造90%以上纯度的6-姜酚产品。  相似文献   

9.
微波辅助萃取南瓜籽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波辅助提取南瓜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时间10min,提取温度45℃,料液比1∶7。将萃取方法进行比较,微波萃取法有明显的优点,其提油率最高,萃取温度低,萃取时间明显的缩短,分别是溶剂萃取的1/24,索式抽提的1/48。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干燥方法对云南罗平小黄姜干燥后品质的影响,以云南罗平小黄姜为原料、以6-姜酚含量为实验指标(采用HPLC测定姜中6-姜酚的含量),研究了红外干燥和热风干燥两种干燥方法对姜中6-姜酚含量的影响,同时与市售干姜药材(干姜片、炮姜及高良姜)的6-姜酚含量作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干燥方法对云南罗平小黄姜中6-姜酚的含量的影响不同,在干燥温度均为90℃的条件下,干燥至姜片水分含量为6%~8%时停止干燥,经红外干燥所得姜片的6-姜酚含量是4.69mg·g-1(干基含量),经热风干燥所得姜片的6-姜酚含量是3.77mg·g-1(干基含量),显然红外干燥对云南罗平小黄姜中的6-姜酚损失较小;与市售干姜药材相比,云南罗平小黄姜经红外干燥后,其6-姜酚含量较高,这表明生姜的产地、加工方法等对6-姜酚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辅助萃取法从生姜中提取姜辣素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姜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利用微波辅助萃取从生姜中提取姜辣素,考察不同因素对姜辣素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到优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姜粉目数为80目,微波提取时间为100 s,提取功率为220 W,液料比为90∶1(mL/g)时,生姜中姜辣素的提取率可达到1.989%。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微波辅助提取胡萝卜中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H 1.5的盐酸溶液为提取剂,微波功率325 W,提取时间3.5 rain,料液比1:350(g/mL).此工艺条件下,胡萝卜中果胶的提取率为20.46%.与水提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时间大大缩短,果胶提取率增加了9.59%.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省时高效的胡萝卜果胶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辅助提取猪皮胶原蛋白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持胶原蛋白的生物活性、提高得率,采用微波技术提取猪皮胶原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微波处理温度、微波处理时间、固液比、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微波辅助提取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时间2min、微波温度25℃、固液比1:30(g/mL)、提取时间35h条件下,猪皮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76.72%。  相似文献   

14.
神香草是新疆特有的芳香植物,神香草精油用途广泛,经济价值极高。研究了先用微波处理,再用亚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神香草精油的工艺。结果表明:以1,1,1,2-四氟乙烷为萃取剂,在480 W的微波强度下处理2 min,再选择1.5∶1(mL/g)的液料比、0.4 MPa的萃取压力,在45℃下萃取60 min,神香草精油得率可达3.232%,呈淡黄色,香味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15.
雪莲果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对雪莲果中的低聚果糖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雪莲果中低聚果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其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180 s,微波功率700 W,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80 min,液料比40∶1(m L/g)。在此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低聚果糖的提取率为51.33%,比未优化前38.56%的提取率提高了0.33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碱液提取法对油茶果壳木质素进行提取分离,以探寻油茶果壳木质素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研究碱浓度、料液比、微波射功率、微波时间对木质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所提取木质素进行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碱浓度0.7mol/L、料液比1:70(g/mL)、微波功率和时间分别为550W和60min,在此条件下油茶果壳木质素得率达到11.45%;紫外图谱和红外图谱显示该方法提取的木质素保持了木质素的原有结构。优化油茶果壳木质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对木质素的工业化生产以及油茶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刺槐种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刺槐种子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功率〉时间〉料液比。其中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及二者的交互项对刺槐种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微波时间有显著影响:料液比无显著影响。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微波功率800W、萃取时间40s、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刺槐种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理论提取率为31.99mg/g,验证值31.47mg/g,二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火麻籽粕多酚的提取工艺及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火麻籽粕中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4个方面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8%、微波功率311 W、微波时间3.2 min、微波温度50℃、液料比50∶1(mL/g),在此条件下火麻籽粕多酚实际提取量为5.86 mg/g,与理论提取量相对误差仅为0.34%。试验所选浓度范围内,相较于VC,火麻籽粕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更强,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