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PowerV垂直钻井技术在克拉2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随着塔里木油田在山前构造区域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大,防斜打快技术成为制约塔里木地区山前构造勘探开发钻井进程的关键技术。位于新疆库车凹陷山前构造的克拉2气田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力气源地,目前进入了大规模开发阶段。简述了克拉2气田的地层特征,评价了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技术,介绍了PowerV垂直钻井新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方法,列举了其在西气东输克拉2气田2口直井开发井?406.4mm井眼段的应用情况,并在技术和效益方面对应用情况作了评价,认为PowerV垂直钻井技术可完全解放钻压,变被动防斜为主动防斜,对将来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Power V垂直导向钻井技术在普光7井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盆地川东普光构造地层倾角大,特别是上部陆相地层,岩性多变,砂岩、泥岩、页岩互层频繁,井斜非常突出。被动防斜技术在川东普光高陡构造钻探过程中受其内在力学性质影响,无法实现防斜打快。而Power V“全自动化”旋转导向垂直钻进工具,在钻进时会自动追踪井斜变化,自动设定和调整工具侧向力,使井眼轨迹快速返回垂直状态。在高陡构造地层钻进中,有效地解决了防斜和加大钻压之间的矛盾,可大幅度地提高钻井速度。以Power V垂直导向钻井系统为代表的主动防斜技术,通过在普光7井的应用,证实了其在保证井身质量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钻速。  相似文献   

3.
针对吐哈山前高陡构造的井斜规律,通过优化垂直钻井系统应用井段,在高陡构造带柯19-11井等4口井分别试验应用了国产SVD和斯伦贝谢POWER-V两种垂直钻井系统.通过现场应用证实了垂直钻井系统可有效控制井身质量,同时可大幅度地提高钻井速度;在高陡构造地层钻进中,可以有效地解决防斜和强化钻井参数打快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高陡地层钻井防斜纠斜方法无法经济、高效地解决在大倾角、陡构造、断层、地应力异常等地层的防斜打快问题。通过对垂直钻井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现场应用等情况分析,认为311垂直钻井系统是一种集机电液一体化的井下智能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了高陡易斜难钻地层防斜打快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VTK垂直钻井技术在川东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川东高陡构造区内的侏罗系沙溪庙组-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地层岩性组合复杂、软硬交替频繁,属于典型的易井斜地层,采用常规的防斜技术虽能防斜,但因钻井参数受限,严重影响了机械钻速的提高。VertiTrak是贝克休斯公司最先进的垂直钻井系统,它是综合了闭环旋转导向系统、高性能X TREME马达、可靠的随钻测试等3种技术而开发出来的一种闭环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简称VTK垂直钻井技术)。在川东地区试验应用了VTK垂直钻井技术,同时强化钻井参数、优化钻井液防塌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试验获得了成功:①在已经发生井斜的井段用VTK工具进行正常钻压钻进,较快地实现了井眼轨迹的平稳降斜;②纠斜任务完成后,正常钻压钻进过程中实现了稳斜防斜;③VTK垂直钻井防斜打快效果显著--钻压达25 t,机械钻速提高50%~60%,钻井周期缩短30%以上。该方法为实现川东高陡构造区沙溪庙组-嘉陵江组长段易斜地层的防斜打快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BH-VDT5000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山前高陡构造及逆掩推覆体地层钻井过程防斜打快的技术需求,填补我国在垂直钻井技术方面的空白,2004年以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与德国智能钻井公司合作研发BH-VDT5000垂直钻井系统工具,现已获得成功。现场应用表明,该工具性能可靠,效果理想。在克深3、克深203和克深207等10口井试验应用,单趟最高进尺达1527.8m,日最高进尺410m,系统工作正常,井斜角小于0.5°,机械钻速提高70%以上。通过10口井的现场施工和工具检测维修,积累了现场施工经验,锻炼了现场技术服务队伍和检测维修队伍,提高了技术服务能力。现场应用证明,BH-VDT5000垂直钻井系统在高陡构造地层、逆掩推覆体地层的钻探中,防斜打直效果显著,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钻井周期,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保证油气井上部井眼垂直,对油气开采非常重要。经过数年技术攻关实践,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制了BH-VDT5000型垂直钻井系统。文章介绍了塔里木油田克深207井应用BH-VDT5000垂直钻井系统防斜打快的实钻情况。克深207井是塔里木油田山前高陡构造上的一口开发评价井,地层倾角在60°左右,设计井深6960m。二开以转盘方式钻进,采用BH-VDT5000垂直钻井系统防斜打快,完钻井深1804.5m,垂钻进尺1569.5m,下部井段井斜控制在0.20°以内,全井段井斜小于1.00°。与同区块、同井深、同样采用转盘钻井的邻井机械钻速对比,机械钻速提高35%以上,防斜打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钻井过程中,有效实现高陡地层的防斜打快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技术性难题。传统的防斜纠斜方法,大多以牺牲钻压、降低机械钻速为代价,防纠斜效果不明显,因此具有较多弊端。Φ311垂直钻井系统是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历时多年研制成功的井下工具,是机、电、液一体化的井下智能自动垂直钻井系统。该系统已在新疆油田成功应用两井次。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了高陡易斜难钻地层防斜打快的技术要求。本文主要对该垂直钻井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配套技术及现场应用等情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油气井防斜、纠斜问题是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但一直未能彻底解决的难题之一。经过数年攻关,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了BH-VDT5000垂直钻井系统,介绍了垂直钻井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对垂直钻井系统在塔里木油田克深203井的现场应用过程、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垂直钻井系统在克深203井用2趟钻完成了二开井段,总进尺1 558 m,正常钻进井段井斜控制在0.5°以内,与同时使用Power-V垂直钻井系统的邻井相比机械钻速提高23%以上。现场应用证明,BH-VDT5000垂直钻井系统在高陡构造地层、逆掩推覆体地层的钻探中,防斜打快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00年9月11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钻井所承担的“偏轴防斜打快钻井技术”的成果通过了科研处组织的专家评定。 与会专家们认为:井斜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外石油钻井工程界的难题之一,偏轴防斜打快钻井技术的成功在钻井工程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钻井所通过课题的理论研究与现场应用,已经建立了直井防斜打快的新理论和新工具,并形成了一套新技术。 偏轴防斜打快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防斜观念与方法,建立了高陡构造条件下全新的防科打快钻井模式,并根据山前高陡构造带地层特征和井身结构的特点,已经设计出三种尺…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博孜区块属于典型的山前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能力强、防斜打直难,采用常规的防斜打直技术难以保证井斜控制效果.为此,分析了自动垂直钻井技术在博孜区块超深井的应用难点,针对博孜区块上部砾岩地层的井下钻具振动大、防斜打直难等情况,开展了减振优化、超深井信号传输和防斜打直工艺优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BZ1501...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油田哈得逊薄油藏埋藏深、构造变化大,水平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困难,传统的旋转导向工具侧钻初期造斜率普遍不足,需使用弯螺杆马达增斜至30°左右后再更换工具,增加了钻井风险与周期。2013年,该区块应用高造斜率旋转导向工具(Power Driver Archer RSS)及新一代地质导向技术(Scope系列),从侧钻点开始旋转导向钻进,在着陆及水平段加装地质导向工具,相比2012年,水平段平均井深增加214 m,钻井周期缩短36.7 d。在介绍高造斜率旋转导向以及随钻测井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应用实例分析,认为在哈得逊油藏,全井段旋转导向有利于降低井眼摩阻,节约钻进周期;地层探边及储层评价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平井的储层钻遇率,有利于该油藏的规模开采。  相似文献   

13.
VTK垂直钻井系统在龙深1井钻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建全 《天然气工业》2007,27(11):65-67
龙深1在钻遇推覆体地层时,地层倾角变化大,自然造斜能力强,采用塔式钻具、钟摆钻具、大尺寸PDC钻头等多种防斜技术,其结果是井斜控制十分困难、钻井速度极慢;利用弯螺杆+转盘钻井复合技术,虽然钻井速度有一定的提高,但仍不能达到提速的目的。为提高机械钻速,引进贝克休斯的VTK垂直钻井技术,它是由AUTOTRAK(闭环旋转导向系统)、高性能X-TREME马达、可靠的MWD三种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种闭环自动垂直钻井技术,能够根据井眼的偏斜,经井下微处理器分析判断,使导向稳定地靠近井眼高边方向导向肋板伸出顶向上井壁,这样使钻头产生合理的降斜力,从而使井眼回到垂直轨道上来。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钻井提速工作中井斜与钻压之间的矛盾,使钻井效率明显提高;为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作用,需要选择合适的钻头类型和合理的钻井液性能  相似文献   

14.
新疆油田霍10井区大倾角构造由于地层倾角大、地层各向异性强、地层自然造斜性强、井身质量差和机械钻速低是该地区钻井工程突出的问题。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地层自然造斜力、钻具组合对井身质量的影响,针对霍10井区高陡大倾角构造的地质特征,分析研究了可用于该研究区域的防斜打快的方法和技术,对霍10井区防斜打快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滑动推靠式垂直钻井系统在山前高陡地质构造的油气钻井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大排量、深井和高密度钻井液环境下,脉冲器不耐冲蚀、脉冲信号衰减大; 在软泥岩地层,存在工具易阻卡、托压等问题。对脉冲发生器易受冲蚀零部件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加控制阀的起始力和优选控制阀行程; 根据施工井地质特性及邻井调研,优选系统推靠翼及推力。优化后脉冲器在BZ11等井使用,工作循环时间多次突破250 h,最长达309 h; 另外,在BZ11井进行了5趟钻应用,系统出井处井斜0.6°,复杂情况明显减少。结果表明,滑动推靠式垂直钻井系统结构性能优化,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达到释放钻压、防斜打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顺北油气田断裂带超深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漏失、坍塌、气侵和随钻测量仪器抗温能力低等问题,从而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利用井震联合识别技术与修正的三压力剖面,优选了井口位置、确定了必封点,将井身结构优化为四级井身结构;基于裂缝性质分析与室内试验,优选了防漏堵漏浆和封堵防塌体系的配方,保障了长裸眼井段井壁的稳定;垂直钻井系统与大扭矩螺杆配合解决深部地层岩石强度高与易井斜的问题,实现了防斜打快;设计在低温井段造斜、在高温井段稳斜的井身剖面,采用微增斜钻具组合、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解决了随钻测量仪器抗温能力低的问题;利用低密度钻井液+简易控压钻井技术解决了储层气侵、井涌和井漏的问题。通过技术研究和制定针对性技术措施,形成了适用于顺北油气田断裂带超深水平井的优快钻井技术。该技术在顺北油气田断裂带6口超深水平井进行了应用,钻井过程中漏失、坍塌、气侵和随钻测量仪器抗温能力低等问题都基本得到解决,与未应用该技术的邻井相比,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116.2%,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41.2%。研究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超深井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可以解决顺北油气田断裂带超深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为顺北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降斜防斜控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光太 《钻采工艺》1999,22(6):15-19
防斜打直的传统作业方法是采用慢速的轻压吊打法。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导向钻井控制井斜及连续控制工艺已应用在定向井和直井中,但增加了钻井成本。要实现降斜打快、防斜打直的目标,必须突破“轻压吊打”的传统观念束缚,采用新的降斜防斜技术。文中从分析井斜原因入手,提出采用钟摆钻具大钻压降斜和光钻铤大钻压防斜的技术手段,以及公转法防斜的基本技术特征,通过几十口定向井实钻证明这些方法是可行的。该技术成倍提高机械钻速,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庆海拉尔油田钻井提速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海拉尔油田地层倾角大、断层多、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存在钻井速度低、防斜打快矛盾突出、钻井周期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海拉尔油田勘探开发进程。为了提高海拉尔油田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针对海拉尔地区的地质特征,开展了提速配套技术攻关。通过统计海拉尔油田已钻井资料和分析地层的特殊地质特征,找出了影响该油田钻井速度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井身结构优化设计、优选钻头、强化钻进参数、采用复合钻井技术、应用垂直钻井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了合理的技术措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钻井速度提高26%以上,钻井周期缩短23%以上。这表明海拉尔油田钻井提速配套工艺技术对于该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还需加强高效钻头和高性能动力钻具的研制与引进,以及钻井新技术的应用,以进一步提高钻井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