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满足外贸的需要,我厂在1515型110英寸阔幅织机上制织20~s×20~s纯棉平纹彩条被里。其织坯主要规格为:门幅253厘米,经密55根/英寸、纬密63根/英寸。纬向缩率5.8%,上机筘幅与幅宽相差15厘米之多。其差距远比狭幅平纹织物大,加上经纱为绞纱上浆,上浆质量稍差,因此在制织过程中边纱断头  相似文献   

2.
圆桶布,实为管状织物,沿纬向展开,纬纱成圆周运动而织入布内,形似圆桶而命名,用于制成圆形砂布。目前我厂生产的圆桶布,周长为95英寸及114.5英寸,其成布规格为:经纱支数42~S/2,纬纱支数32~S/3,经密54根/英寸,纬密51根/英寸,采用纯棉平纹组织,在1515型63英寸多臂织机上生产。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发展,圆桶布的品种、规格以及用途,将会大大发展,需要量将会不断扩大。我厂在制织双幅布的基础上,研制成圆桶布,满足了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制织密度较大的平纹织物、双层织物和宽幅织物及其采取叠幅织造工艺制织的特宽幅织物的过程中,织口幅与筘幅差距较大,织物边部经纱发生较大的倾斜,经纱与钢筘的摩擦加剧,造成大量断边,并且边部筘齿也容易磨损。为了防止这种不良现象,除了适当增加边  相似文献   

4.
在平纹地上配置各种小花纹的织物,称为平纹地小提花织物。该类织物必须用多臂织机来制织。目前,纺织产品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平纹地小提花织物经过印染之后做成的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近两年来,我厂外贸订货多以平纹地上斜纹条为主的花型,即布面纵向呈平纹与斜纹条以不同间隔排列的条纹织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宽幅布机还不够多,尤其是70英寸筘幅以上织机更为缺少,要大量生产70英寸左右的宽幅织物较困难。1965~1970年我厂曾接受外商订货,生产193厘米宽纯棉平纹、170.2厘米宽人棉平纹等双幅织物,作为工业用布和床上用品而出口。当时我厂只有1511型44英寸筘幅的织机,又无多臂设备,我们立足于现有设备,使用踏盘式开口机构,采用双层织法,在不增加设备情况下,为用窄幅布机织宽幅织物提供了一种方法。现简要介绍当时制织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制织一般织物时,10环式铜环边撑由于撑幅作用良好,已能满足织造需要。但在制织纬密大于经密的中阔幅稀织物时,就难以满足需要。我厂在生产56.5英寸13~s×13~s42×46纯棉平布及57英寸12~s×12~s57×44双经布时,都发生过较大面积的断边、烂边及边撑疵。举双经布为例,虽双经布经密高于纬密,但由于纬向是每两根经纱交织一次,实际相当于经纱为6~s,经密为28.5根/英寸的织物,故纬向缩率大,而较小的经密又有利于织物纬向收缩。所以,在织造时,织口处的收缩比较大。当筘座  相似文献   

7.
我厂几年来在1511—52英寸自动织机上利用多臂开口装置织了几十种花型的涤棉纬长丝小提花织物,为首都市场增加了花色品种,很受用户欢迎。其中有一个花型为平纹地纵条纹织物被外商选中,要求大量订货,但要用多臂开口装置制织效率低,用人多,上马慢,投产困难,为此我们在兄弟厂利用踏盘制织灯芯布的启示下,大胆使用了平纹和斜纹复合踏盘试织了涤棉纬长丝纵条纹织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厂大量投产创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纤生产的增长,涤粘中长纤维织物的生产逐步扩大,大部分品种均为28~s/2和32~s/2,这些股线的品质指标比纯棉要高一倍左右,这样高的强力对克服织造张力,降低断头完全是可能的。但由于化纤的特点,如不能过多摩擦等,如处理不当断头率反而增高。我们开始制织28~s/2×28~s/2,64英寸布幅,56根/英寸经密,48根/英寸纬密中长平纹呢时,经纬纱布机断头率达2.2根/台时,产生了正品率低,染疵多等弊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改进,情况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是中长纤维织物生产处于发展的盛期。我们根据内外贸的需要,试织了64英寸28~s/2×28~s/2 55×50涤粘中长平纹呢(最后成品幅宽为58英寸),经上海第四漂染厂加工整理,投入市场后,深受欢迎。1976年,逐步销售于第三世界,也受到好评。1978年秋起,我们同意由日商转销到加拿大,但因中长平纹呢与日本东丽公司的“快巴”相比,还存在结头多,小疵点多,档子多,色差大,手感硬等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化学纤维的发展,化纤织物不断增加。由于化学纤维在织造过程中产生静电,纱线与纱线之间互相粘连,造成开口不清,容易产生三跳疵点(即跳花、跳纱和星跳)。尤其是在制织经纬密度较大的平纹织物时,更易产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跳纱疵点产生于织物两侧距布边18~23厘米范围内。这是因为经纱张力,布边处比布身处小,加之化纤织物静电较强,上、下层经纱粘连,开口不清形成跳纱;另一方面,由于梭子飞行到布身处时,随着筘座的向后运动,梭口高度逐渐增大,梭子停止与上层经纱接  相似文献   

11.
谢治鹤 《纺织学报》1990,11(4):33-36
本文根据组织分布特征,把多臂提花织物分成提条、提格和提花三大类,并分别简述它们的设计技巧和生产要点。对提条和提格织物,不仅应突出条格的清晰度,而且应防止由于组织松紧而形成缩率差异使织疵增加;同时还要保持平纹地的风格,对平纹地小提花要掌握经纬纱浮长的长短和密集程度,以防止织疵。文章最后介绍一种在织机上成组设计小样的方法,它比常规方法省时,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42~s/2×34~s提花府绸,是色织物的大宗产品之一,在现有生产的实物中,纹部比例在16~81%之间,彼此相差较大。本文运用织物的几何结构概念,根据府绸结构的基本要求,探讨了该类产品的纹部、地部每筘齿内的经纱穿入根数及其与纹部比例之间的关系;并建议地经纱和纹部经纱在每筘齿内的穿入根数,可分别为3根与4根相配合,其相应的纹部比例宜≤40%。  相似文献   

13.
禹岗仁 《棉纺织技术》1991,19(11):44-45
在多臂织机上制织平纹地小提花织物时,穿综顺序常采用两种排列方式:一种是平纹组织在后四页综,另一种是平纹组织在前四页综。哪一种方式为好,众说不一。由于平纹地小提花织物中的花纹是多种多样的,在此,只对经浮线形式的花纹做一分析。为方便论述,  相似文献   

14.
灯芯绒织物由于纬密较高,织造时,张力较大,且单位长度内钢筘对经纱的摩擦次数较多,造成织造断头率高,影响产品质量与织造生产。我厂在降低灯芯绒织造经向断头率方面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适当提高经线的捻度我厂生产的中条灯芯绒为单经保护层变化平纹底组织,其主要规格为38.5英寸42~S/2×21~S 64×164。经线采用42~S/2股线,每英寸纬密164根。由于经纱在织机上承受的张力较  相似文献   

15.
裴国莉 《上海纺织科技》2007,35(8):46-46,48
介绍了在生产两种经纱提花条织物时,整经、浆纱、穿筘、穿综、织造等工序的工艺实践和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我厂涤棉纬长丝色织府绸的规格是经纱45支T/C染色纱,纬纱是日本产75D/36F原自长丝,经、纬密102×80/英寸,布幅33.5英寸,花型是小提花,产品经印染整理加工后,布面柔软、滑爽、很像丝绸,属于高档产品,是制做衬衣的好面料。在织造过程中曾出现停台多、开不出车的被动局面,其主要原因是断纬、脱纬、织疵是跳花、跳纱和浅色的经纱穿错。经过一个多月的生产实践,了解涤纶长丝没有捻度、吸湿性很差、摩擦时容易产生毛球、有静电现象。当被毛刺挂断一  相似文献   

17.
条影是出现在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的纱线织成的平纹织物中的一种常见残疵。经向分散的阴暗条纹(条影)不仅影响坯布外观,而且使染后色织物出现条花疵点。造成织物条影的因素很多,除了多数条影是由于经纱粗细不匀造成的,经纱的刚性大(捻度大、浆膜硬、经纱张力大),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小,引起条影之外;钢筘筘片的弹性不好(硬挺性差),在打纬时筘片错位,失去对经纱的约束作用而造成经向条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美国杜  相似文献   

18.
喷气织机异形筘是喷气引纬和纬纱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形筘的磨损多是由织口处布幅和穿筘筘幅不相同造成的.纬纱织入织物后,由于与经纱交织变成屈曲状,虽然此时纬纱因张力而伸长,但其伸长量远不及屈曲所产生的伸缩量,使机上织口布幅总是小于穿筘筘幅.为了顺利织造,需要边撑,且边撑作用要良好.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边撑撑幅作用不良以及边撑对织物握持点距织口还有一段距离(约为22 mm),在非打纬期,织口布幅一般小于穿筘筘幅,而在钢筘打纬到前死心0°时几乎等于穿筘筘幅.  相似文献   

19.
日产公司在美国设立的织机介绍陈列室,展出一台小型的(103英寸宽、68英寸深、53英寸高)筘宽为59.1英寸的织机。织造40支棉纱、经纬密度为130×72的平纹织物,车速为400转/分。这台织机是LA21S-4—150型。LA21F-4-150型是织长丝织物的。其筘幅与LA21S一4-150型相同,但织机总宽度狭1英寸。  相似文献   

20.
丁怀进 《丝绸》2012,(7):65-68
以战国、两汉时期的三块具有二重平纹型经锦、三重平纹型经锦和五重平纹型经锦经锦提花织物为例,就其组织结构、纹样规律与多综多蹑织机装造原理、上机工艺之间的关系作分析探讨。以组织结构最为复杂的"舞人动物纹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规格的分析对比,探讨其在多综多蹑织机上织造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战国、两汉时期的经锦提花织物的生产,是由多综多蹑织机来完成的,采用多综多蹑织织机,织造古代经锦提花织物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