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2.
 为了使折叠自行车既骑行舒适又易携带,对车架、链盒等主要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及优化设计.设计出的N-bike自行车,经过5次完成折叠,体积为0.03 m3,质量为5.4 kg,车架为“N”字型形状,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布局合理.N-bike骑行更舒适,传动更省力,实用性强,外形动感时尚,更适合作为城市便捷的代步工具.  相似文献   

3.
《设计新潮》2010,(5):15-15
《盗梦空间》里,整个城市被卷起。这人约是人们对折叠空间最大胆的想象,刚刚面世,已成经典,恰如《骇客帝国》里那一串串坠落的绿色宁符,充满着强悍的视觉冲击力和背后说不尽的隐喻。  相似文献   

4.
产品设计需要设计师跨专业学习多方面知识,以结构的创新为出发点进行产品创新也是有效的创新手段之一。折叠产品是精妙的人造产品,它们有两种状态:折叠着的被动状态和展开着的积极状态。它们可大可小、可阔可缩,一切都取决于功能的需要。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对折叠产品特别是产品的折叠机构进行不同设计理念下的外观设计,是提升产品价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设计出符合消费者感性需求的产品,采用基于模糊逻辑的产品意象造型设计方法。首先确定感性词汇与造型设计要素,利用模糊逻辑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模糊化、模糊规则的构建、模糊推理以及反模糊化等过程进行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设计,用Matlab建立仿真模型,最后通过测试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合折叠自行车造型设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虚拟折叠纸盒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应用VRML在虚拟环境下用"体"表示纸板来虚拟折叠纸盒的方法,然后解决了在虚拟环境下虚拟折叠纸盒在折叠过程中结构产生的不符合现实显示的问题,最后应用HTML语言将VRML文件和Java Applet文件镶嵌到Web上实现网络化.  相似文献   

7.
孙诚 《包装工程》1990,11(2):9-13
平分角设计就是通过把折叠纸盒的某一平面角进行平分,从而实现某种结构或要求的设计方法。它广泛用于管式或盘式的异型盒、自动折叠纸盒以及其它需要重叠对折和其它要求的结构中。  相似文献   

8.
9.
纸板纹向是影响纸盒外观及其性能的重要因素.根据纸板纹向形成机理,通过对各类结构的折叠纸盒进行分析,论述了纸板纹向设计所应把握的基本规律.从而确保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会因为纸板纹向设计的原因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折叠纸盒专业设计软件的开发应充分考虑我国包装工业的现状,兼顾各生产工艺流程的关联性,着重解决软件开发的难点,保证软件的开发具有继承性,开放性,从而推动国产软件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1.
马庆  于帆 《包装工程》2016,37(10):142-146
目的探讨构建电动车色彩的设计管理流程的意义,优化电动车色彩的设计管理流程。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与专家访谈的方式,全程跟进和了解电动车色彩的设计流程,深入地将电动车色彩设计流程相关内容铺开论述,并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对电动车色彩的设计管理流程进行分析与优化。结论电动车色彩的实现要经过色彩定位、烤漆打样、评审校对、贴花设计这4个必要阶段,不同阶段所投入的时间和力量不同,合理地优化色彩的设计管理流程,可以有效地推进新品的发布和上市。  相似文献   

12.
自行车鞍座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分析及测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磊  张芳燕  刘洋铭 《包装工程》2012,33(6):118-120,42
阐述了自行车鞍座设计的合理性对骑行者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结合生物力学的相关原理,对人体坐骨生殖区的结构、体压分布以及鞍座材料性能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设计与评价方法,为自行车鞍座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规范。  相似文献   

13.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学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鞍座的舒适性一直是困扰人们骑乘自行车的一个难题。分析了现有鞍座存在的问题,从不同座姿分析了鞍座对人体的受力;从国内外现有自行车鞍座分析了人机工学鞍座的特点,找出了其不足之处;以人机工学、医学、力学和美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对鞍座进行了全方位综合研究,得出了较为科学的自行车鞍座设计方法;并在此思想基础上设计了自行车鞍座的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李文浩  王时英 《包装工程》2019,40(18):196-201
目的 研究情感需求理论在健身车形态设计上的应用,设计出满足老年群体情感需求的健身车,提高老年人对健身车的综合体验。方法 从老年群体需求的角度出发,基于现有情感需求理论知识,从本能、行为、反思层次分析健身车与老年群体之间的情感需求,通过对情感需求理论、用户需求与产品形态之间联系的研究,归纳情感需求理念的应用方法,形成满足老年群体情感需求的产品形态设计思路。结论 总结了老年用户的情感需求理念在健身车形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深入研究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是老年健身车形态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为基于情感需求理念的老年健身车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实现满足老年群体情感需求的优秀产品设计,实现更为完美的产品体验。  相似文献   

15.
陈国强 《包装工程》2012,33(6):35-37
以质量功能展开方法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为启示,从电动自行车设计角度,阐述了质量功能展开在确定该产品消费者需求与设计属性优先度的方法应用。首先,介绍了质量功能展开方法。进而通过电动自行车消费者需求、设计属性、质量功能展开矩阵分析,建立消费者需求与设计属性排序,从而该产品设计提供改善重点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电动自行车造型设计的审美缺失及对使用人群的感性需求考虑,提出基于感性工学及层次分析法结合的电动自行车造型设计。方法通过资料收集法确定电动自行车的感性词汇及造型特征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感性词汇与造型特征的关联性。运用语义差分法得到符合用户喜好的造型特征要素,验证数据分析结果与用户调研结果是否具有相合性。结果数据分析与用户调研结果具有相合性,以此为指导,以老年人群的需求为基础,实现电动自行车造型设计。结论感性工学能够捕捉用户的主观需求,层次分析法将主观性量化表达。两者的结合使用使电动自行车造型在科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情感需要。  相似文献   

17.
吴翔  任天翔  夏奔  夏雅琴 《包装工程》2017,38(8):97-101
目的针对当下各种类型的公共性自行车管理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需求,提出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现有"一车一桩"公共自行车系统和共享单车无桩化管理模式的问题分析,从公共空间的合理运用和规范管理入手,提出一种新型"柔性桩"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将原有的一车一桩改为中控柱与多车串联模式。通过在每个公共自行车网点设立一根或多根接通市电的带锁头的"中控柱",在头车与锁头连接后,后车则采用与前车串联的方式依次停放并锁车。结论 "柔性桩"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用车的"潮汐现象",降低项目建设和维护成本,更适于特定区域的管理需求,且有助于实现交通信息网络的交通数据互联。  相似文献   

18.
汪柳  邱越  褚晓伟  余琦佩 《包装工程》2020,41(6):247-251
目的研究当前市场上电助力自行车电池盒的隐蔽程度,并对其进行量化评价,对电助力自行车电池盒的隐蔽性进行设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计评价的客观性,并为电助力自行车的生产企业和设计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眼动追踪实验,分析实验中的AOI(AreaOfInterest,AOI)首次注视时间和AOI区域的总注视时间数据,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对电助力自行车电池盒的隐蔽程度进行主观评价,将眼动追踪实验分析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相结合进行分析,对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九款电助力自行车电池盒的隐蔽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结论得出电池盒安装在自行车的下管位置时隐蔽性最好,其次是后座和立管的位置。此方法可以为电助力自行车设计的整体化及一体化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层次分析法在儿童自行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涛  时昀 《包装工程》2019,40(2):161-166
目的对儿童自行车的创新开发过程进行探讨,确定产品价值机会,并将其转化为结合了功能和造型的、迎合了新的社会趋势的产品。方法通过专利检索发现市场需求,寻找儿童自行车产品机会缺口,构建设计要素层;通过文献检索、用户访谈等方式得出儿童产品的价值属性,构建准则层;借助层次分析法来分析设计要素和产品价值的关联排序,确定产品机会。结果确定儿童自行车的设计定位。结论以实验案例证明,借助层次分析法能够对不同设计方向的价值机会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开发的效率,改变当前市场上儿童自行车产品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过度依赖低价竞争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曹鸣  杨春  周沛桦 《包装工程》2022,43(22):395-404
目的 探究消费者对共享单车的需求偏好,获取用户和设计师对产品的认知差距,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决策,为共享单车以及两轮车行业的产品创新提供启迪与参考。方法 从设计师思维与消费者偏好的视角出发,对共享单车消费者偏好的各项设计原则(属性)进行细致分类,建立8个评价维度与41个评价特征,采用KANO模型对有效回收样本进行定量统计及定性分析。结果 基于前期调研与KANO模型分析,提出后共享时代单车设计的相关策略。结论 在后共享单车时代下,设计师需要根据用户真实的产品偏好与体验感知进行设计策略的研究,以设计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和体验期望的产品。同时也证明KANO模型作为一种阐明用户不同感性需求的方法,有助于设计师进行设计决策的综合判断,提升设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