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泥颗粒形貌和分布对水泥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水泥颗粒形貌和分布对水泥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优化水泥颗粒级配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水泥工业生产和水泥实际使用中,水泥颗粒级配问题似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资料表明:水泥颗粒级配不仅影响粉磨工艺过程的能耗,还明显地影响水泥的使用性能(例如:浆体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等)。因此,从改善粉磨工艺降低电耗、提高水泥的使用性能、尽快地发挥混凝土的强度加速施工进度等实际问题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颗粒级配之影响是颇有意义的。意大利学者G.Frigione和S.Marya曾于1976年报道过他们在水泥颗粒级配对水泥水化速度、浆体强度发展等方面影响的研究工作。他们从理论上证明水泥颗粒级配愈窄水泥水化速度愈快,从而水化生成物愈多。并且根据T. C. Powers强度理论推论:相应  相似文献   

3.
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影响的灰色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已有厂家进行了机立窑熟料与湿法回转窑熟料混合粉磨制备水泥的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认为,机立窑熟料和回转窑熟料混合磨制水泥,改善了熟料的易磨性,混合磨制的水泥可能会出现符合较佳颗粒级配的情况,从而产生较高的强度。但其定量的理论分析未见报道。本试验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探讨了水泥颗粒分布对机立窑熟料和回转窑熟料混磨水泥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系统优化水泥颗粒分布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水泥颗粒级配与水泥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原始测试数据直接进行关联度分析和均值化变换后再进行关联度分析,后者更符合水泥水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组分、不同颗粒组成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近似计算水泥颗粒的堆积孔隙率,分析研究了水泥颗粒组成对水泥颗粒堆积状态的影响规律和贡献。分析结果表明,水泥颗粒堆积孔隙率与水泥的颗粒组成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呈线性关系;在通常水泥的颗粒分布参数中,水泥颗粒的堆积状态与80 μm筛余、45 μm筛余最为相关,均匀性系数次之,而与3 μm筛余的相关性最差;在水泥颗粒分布参数中,均匀性系数对水泥颗粒堆积程度的影响最大,80 μm筛余次之。即水泥颗粒的堆积程度主要受颗粒分布宽窄、水泥中的粗颗粒粒径及含量的控制。在水泥整体粗细程度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水泥颗粒分布越宽、水泥中的粗颗粒越大以及含量越高,水泥颗粒堆积的越紧密。  相似文献   

6.
赵东镐 《水泥》2007,(3):1-5
根据国内外学者关于硅酸盐水泥及其胶凝材料最佳颗粒级配的论述,进一步探讨其颗粒分布,理顺和阐明硅酸盐水泥最佳颗粒级配与胶凝材料最佳颗粒级配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点,从而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提供在硅酸盐水泥及其胶凝材料颗粒级配方面的一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出的水泥颗粒级配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水泥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初步探讨了水泥颗粒级配数据,分析了其在调整优化标准稠度需水量、强度以及选粉机选粉效率等方面的应用。实践表明,水泥颗粒级配分析在水泥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泥中的颗粒分布及其优化对水泥以及混凝土强度、性能及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包括不同的粉磨工艺对水泥产量、质量特别是能耗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水泥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激光粒度分析方法改变了传统水泥仅凭细度(筛余)和比表面积进行粉磨质量参数控制的思路。激光粒度分析可非常直观地显示水泥成品的颗粒分布范围,对调整水泥颗粒级配、稳定控制产品质量,特别对在利用工业副产品资源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方面带来很大便利。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长期试验研究证明,水泥颗粒级配对水泥性能有很大影响,目前比较公认的水泥最佳颗粒级配为:3μm~32μm颗粒对强度增长起主要作用,其间粒度分布是连续的,总量应不低于65%;其中16μm~24μm的颗粒对水泥性能尤为重要,含量越多越好;〈3μm颗粒易结团,不要超过10%;〉65μm颗粒活性很小,越少越好,最好没有。  相似文献   

10.
煤矸石颗粒分布对煤矸石-水泥体系水化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筛分得到不同颗粒级配的煤矸石,将其与硅酸盐水泥进行混合,得到具有不同颗粒级配的煤矸石-水泥体系。研究了煤矸石-水泥混合体系净浆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水化程度。结果表明:增加煤矸石中40μm以下颗粒含量有利于提高煤矸石-水泥体系的早期强度,但过多的提高煤矸石中1μm以下颗粒含量未必对提高煤矸石-水泥体系的3d强度有利,合理的颗粒级配很重要;煤矸石中保持一定量的40 ̄80μm颗粒含量是有必要的,适当增加其含量,有利于减少煤矸石-水泥体系浆体的流动度损失,有利于综合发挥煤矸石在水泥体系中物理堆积作用和火山灰活性作用,提高煤矸石-水泥体系的28d强度及后期强度。  相似文献   

11.
正0引言水泥颗粒级配影响因素很多,如物料的配比、物料的易磨性、产成品细度控制、粉磨工艺系统的配置、工艺参数的控制等等。影响粉磨工艺因素也有多种,如粉磨工艺系统配置有辊压机半终粉磨、立磨、双闭路联合粉磨、单闭路联合粉磨、闭路磨、开路磨等等;水泥磨钢球级配是否合理;循环负荷与选粉效率、风速、风压的控制等等。1水泥磨钢球级配与水泥颗粒级配关系研究我公司为Φ3.8m×12m双仓闭路水泥磨,前配140-65辊压机。就水泥磨钢球级配与水泥颗粒级配关系研究方面,笔者主要分以下四个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12.
对经不同粉磨时间粉磨的预分解窑熟料水泥进行物理性能测试,以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研究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μm水泥颗粒对3d强度影响最大,(5 ̄30)μm颗粒对水泥28d强度影响最大。(0 ̄30)μm水泥颗粒含量的啬提高了水泥强度、改善了泌水性。  相似文献   

13.
颗粒特性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及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概述 水泥颗粒特性是影响水泥强度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水泥普遍存在着粒度偏粗、粒度分布宽、颗粒圆形度低等问题。随着ISO标准的全面实施和我国将加入WTO,这些问题愈发突出。降低水泥细度,改善颗粒级配,提高颗粒圆形度,将是工艺设备的改进和操作参数优化所追求的目标。颗粒特性分析在为生产过程提供准确依据的同时,还能达到节能降耗,提高产量,提高性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乔龄山 《水泥》2004,(1):1-6
0 引言 近年来,水泥细度及其颗粒分布日益受到水泥与混凝土工业的重视,尤其颗粒分布与水泥及混凝土的许多主要性能,如强度、密实性、需水量等都有较大关系,它也是目前现代化水泥生产厂调控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及某些施工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这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正在进行大量试验研究,也有不少成果得到有效地应用.本文仅就其中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影响的主要方面,参照国外最近的文献报道作一汇总.  相似文献   

15.
水泥粉磨的进程直接影响着水泥生产的成本和质量,也会影响能耗和生产成本的高低。通过优化水泥颗粒级配,水泥磨台时产量提高了5~10 t/h,单位水泥电耗下降了4~6 kWh/t,吨水泥节约电费1.58~2.36元,水泥颗粒级配更加合理,产品性能更加适用于商品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水泥粉磨的进程直接影响着水泥生产的成本和质量,也会影响能耗和生产成本的高低。通过优化水泥颗粒级配,水泥磨台时产量提高了5~10 t/h,单位水泥电耗下降了4~6 kWh/t,吨水泥节约电费1.58~2.36元,水泥颗粒级配更加合理,产品性能更加适用于商品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影响的灰色系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采用Malvern激光粒度精确测定粉体的粉体颗粒分布;以灰色系统理论研究粉煤灰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粉煤灰粉体性能显著影响粉煤灰不泥的强度;粉煤灰中10-20μm颗粒的质量分数与水泥强度的关联度最大,无论对7d还是28d抗压强度有最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模拟水泥生产实际,对不同组分单掺、双掺和复掺情况下混合粉磨对水泥颗粒分布及水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粉煤灰、石灰石部分替代矿渣后能够显著降低水泥的特征粒径和均匀性系数,促进水泥的整体粒度下降;(2)粉煤灰不能显著增加水泥中微粉含量,而石灰石可以显著增加水泥中微粉含量;(3)混合材料的复掺对于改善水泥颗粒分布的效果优于单掺或双掺。另外,不同物料混合粉磨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水泥颗粒分布的拓宽、水泥中微粉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水泥颗粒的堆积密度造成。  相似文献   

19.
王贵生 《水泥》2005,(2):20-21
采用不同的粉磨工艺和设备对水泥强度、凝结、硬化过程等一系列物理性能影响较大。通过调查发现,本地不少立窑水泥企业用52.5MPa强度等级的熟料,掺少量混合材,只生产32.5MPa强度等级的水泥。是什么原因降低水泥强度?单凭检测细度发现不了问题,在2000~2003年送样对水泥颗粒级配进行检测,发现是由于颗粒级配不合理。以下将对比不同粉磨工艺对水泥颗粒级配及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其中所用熟料的强度等级均为52.5MPa左右。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室用试验立磨对同一批熟料进行粉磨,制备出不同比表面积的水泥.采用激光粒度仪精确测定各水泥试样的颗粒分布.以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在对原始试验数据进行适当取舍后,所得关联度结论更符合水泥水化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