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基站的建设。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与日俱增,基站必将越建越密,离民众距离也越来越近,化解民众对基站辐射的误解已是基站成功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分析基站建设的必要性以及负面社会舆论的危害性入手,针对基站辐射误解提供解决方案,并提供成功案例分享。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长短时记忆(LSTM)单元在基站流量预测中没有利用基站(BS)间合作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由用户群体在不同基站下访问产生的基站合作关系的流量预测(TPBC)算法。首先,通过基站之间的合作关系构建基站合作网络,并对此合作网络进行社区划分得到基站社区;然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寻找与目标基站同一社区且关系最紧密的若干基站,作为目标基站的合作基站;最后,使用LSTM和词嵌入层(Embedding)搭建混合神经网络,并根据目标基站和合作基站的流量信息进行流量预测。实验结果表明,TPBC在基站流量预测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相比ARIMA和LSTM分别减小了29.19%和27.47%。TPBC能有效提高基站流量预测准确率,在流量卸载和绿色节能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力无线专网中强干扰、高故障风险等场景下保障终端通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安全风险的高能效分布式资源分配方法。首先,分析基站的能耗组成,建立系统能效最大化的资源分配模型;然后,采用K-means++算法对网络中的基站进行分簇,从而将整个网络划分成多个独立区域,并在各个簇内单独处理高风险基站;其次,在每个簇内,基于基站的风险值对高风险基站进行休眠,并把高风险基站下的用户转移连接到同一簇内的其他基站;最后,在各个簇内进一步优化正常工作基站的传输功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站分簇操作大幅降低了基站休眠和功率优化分配的复杂度,并且在关闭了高风险基站之后,整体网络的能效从0.158 9 Mb/J提升至0.195 4 Mb/J。所提的分布式资源分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6G网络基站服务范围重叠区域内复杂任务的高效计算,对重叠区域的任务卸载问题展开研究。在综合考虑任务时延约束、系统能耗、社会效应以及经济激励的基础上,构建多基站多物联网设备的多接入边缘计算网络模型,联合优化基站定价策略、物联网设备基站选择策略和任务卸载策略,实现基站利润和物联网设备效用的最大化。为解决重叠区域中物联网设备基站选择的问题,构建了多对一匹配博弈模型,提出基于交换匹配的基站选择算法优化物联网设备的基站选择策略。引入斯坦伯格博弈理论建立基站与物联网设备间定价和任务卸载交互的两阶段博弈模型,通过反向归纳法证明斯坦伯格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的最优价格最佳响应算法(Optimal pricing and Best response algorithm based on Game Theory, OBGT),以获得基站和物联网设备的均衡策略。仿真实验和对比实验表明,OBGT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收敛,有效提高基站利润和物联网设备效用。  相似文献   

5.
戴鹏程 《互联网天地》2013,(8):55-59,67
为减轻基站拥塞,可以在不降低基站发射功率、不影响移动台接收质量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基站的参数来吸收话务量,使之在拥塞期间转移基站部分话务到相邻的较闲小区,以提高全网的整体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移动基站动力及环境设备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茜 《计算机应用》2002,22(3):56-57
介绍一种针对移动基站动力及环境设备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实现对基站内分散的电源、蓄电池组等动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环境参数实时监控,确保基站可靠运行,实现基站的无人值守。  相似文献   

7.
通信核心设备、动力系统以及机房、基站每年耗电量近150亿,其中基站占总体耗能73%,基站节能空间潜力巨大。主要从以下7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3G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是基站。然而,构建基站的成本在3G网络投资中占有很大比例。选择能够削减网络构建成本,同时能够维护网络质量的基站,是构建3G网络的关键。拥有射频拉远(RRH)技术的NEC系列基站可以满足运营商的这两个要求。  相似文献   

9.
林彬 《信息网络》2008,(12):78-79
本文概括分析了视频系统在动环监控系统中的必要性,重点针对普通基站、VIP基站及机房分别提供了差异化的解决方案,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快速地实现机房和基站的可视化管理,为用户提供增值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站定位中,终端接收的信号强度(RSSI)受多方面干扰,传统基站定位算法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在最小二乘算法中引入加权与反馈的RSSI定位算法(RDOA)。旨在优化信号强度与传输距离的关系,大幅度提高基站定位精度。通过对基站信号在复杂环境下分布情况的研究,建立自适应信号强度分布模型,对定位信息进行加权与反馈,缩小误差带来的影响,综合得到定位结果。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较于传统基站定位方法,在只增加少量复杂度的情况下,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更精确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1.
宋庆雷  单洪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1):127-129
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来说,无论是应用在军事还是民用领域,安全始终是其追寻的目标。普通的传感器结点电池电量低、计算能力弱和存储容量小,传统的通讯策略通过设置电池电量高、通讯带宽高、覆盖范围广的基站实现结点之间的安全通讯,但基站易于因遭受攻击或负担过重而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网络的瘫痪。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角色交换思想的安全通讯策略,通过基站和传感器结点之间角色的交换,降低了基站因受到攻击而瘫痪的可能性,减轻了基站的通讯负担,延长了网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无锡梅园是公认的江南四大梅赏梅胜地之一,从上海出发走沪宁高速120公里后由无锡北出口向西南走锡宜高速,行不足10公里,由无锡西出口下高速,无锡梅园距离高速公路不远,沿着钱荣路一直走5公里就到了。赏梅季节里梅园很热闱,很多无锡市民也都会来踏春。  相似文献   

13.
高金龙 《互联网天地》2013,(1):24-25,34
灯杆型基站作为一种新型的建设方式.在物业选址困难、受业主影响严重的市区可以适当推广使用。虽然灯杆型基站建设方式简易、运营维护便利,但也存在不利于网络优化等缺点,冈此可用来对现网做适当补偿覆盖使用。介绍了运营商与市政相关部门合作建设的案例——采用改造市政路杆的方式建设灯杆型基站,分析了灯杆型基站在解决物业问题中的优势以及灯杆型基站在各类覆盖场景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论文主要研究了基站操作维护子系统运用了标准OMS后与私有消息适配的设计,从而使应用层可以不需对SNM P做出改变即可使系统兼容SNM P。系统首先分析了SNM P协议与原有基站系统的兼容性问题,然后通过示例介绍了SNM P模块和原有基站处理模式的兼容应用,举例演示了应用SNM P的消息操作处理流程,最后分析了SNM P与基站OM S相融合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辐射之惑     
郭俊 《中国信息化》2007,(20):88-89
前些日子,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流星花园小区的居民因为一个原本建在相邻小区的通信基站,挪到他们小区旁边而与通信运营商剑拔弩张。该小区居民认为,基站之所以突然改变站址,是因为发生在相邻小区的一件事情:住在原来站址相邻小区的一位孕妇,在怀孕四个月时流产,医生诊断为“可能是基站辐射的原因”,因为那个基站的天线离小区楼层很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师亚莉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5):150-152
Niosll系统是Altera公司的SoPC解决方案,HDLC协议是通信领域中面向比特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介绍了基于Niosll软核的HDLC通信协议的实现方法,并在协议实现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无人值守基站系统的监控与管理。基站端的功能由基于Niosll软核的SoPC完成,PC机作为监控中心完成对基站的远程监控与管理。本系统在保证双方可靠通信的前提下,最终实现PC主控机与基站之间实时、可靠的信息交互与监控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GSM污染源自动连续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系统由无人值守基站系统,传感器系统,中心站系统组成,一个中心站系统通过GSM管理若干个基站系统,从而形成庞大的GSM遥测网。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分布式网络可信评估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基站免疫性的可信评估模型,此模型可通过建立免疫性基站来构建安全的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19.
对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优势与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构筑集成电路产业新高地,共谋无锡创“芯”发展为目标提出自主创新、才智引力、协同发展的自主可控对策,为提升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力,打造中国“新硅谷”提供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2008,(9):72-73
随着对CDMA通讯网络的不断整合,中国电信正逐步由一个固网运营商发展为固网/移动的综合运营商,能够提供包括原有固网业务和新增CDMA业务等更加广泛的服务。但是由于CDMA网络的纳入,中国电信增加了大量的基站,与原有交换局站相比,基站有着较多的特殊性,对通信机房和新增基站的维护工作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