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华伟  李大兴  秦静 《计算机应用》2005,25(10):2272-2275
Coffey和Saidha提出的CS逻辑可以分析与时间相关的的公钥协议。〖BP)〗在对CS逻辑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CS逻辑的扩展逻辑。该扩展逻辑对CS逻辑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了修改和扩展,使其不仅可以分析公钥协议,还可以分析对称密钥协议。最后对一个协议实例进行了有效的形式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SSL协议的扩展Rubin逻辑形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秋山  胡游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6):3852-3855,3859
SSL协议是一个用于因特网上进行保密通信的实用安全协议,由于它的复杂性,很多形式化分析方法都不适合分析它[1].而适用于分析非单调密码协议的Rubin逻辑,不同于大多数采用"知识"和"信念"的逻辑分析发现安全缺陷的逻辑分析方法,它完整地分析协议过程中的出现所有"动作",不但能清晰地看到SSL协议的不足,还可指出进一步完善SSL协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分析密码协议的新逻辑。针对信息安全的需要,给出了一套与加解密、签名等密码学操作有关的构造和推理规则,举例说明此逻辑在分析密码协议中的应用,并讨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密码协议的形式化正在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通过形式化分析密码协议来判断密码协议是否安全可靠。BAN逻辑是最早提出、最为重要的一种安全协议分析方法,被广泛地用于密码协议的安全性证明。文章介绍了BAN逻辑和TLS协议,用BAN逻辑分析TLS协议,从而证明TLS协议的双方认证协议是完整的、没有漏洞的。  相似文献   

5.
用BAN逻辑方法分析SSL3.0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惠芳  郭金庚 《计算机工程》2001,27(11):147-149
形式化分析密码协议渐渐成为密码学中一个发展的新方向,因为形式化方法的确能检测出密码协议中的漏洞。BAN逻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文章介绍了BAN逻辑和SSL3.0协议,并给出了用BAN逻辑分析SSL3.0协议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6.
公钥密码体制下认证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形式化方法中最广泛使用的类BAN逻辑进行研究发现,此方法更侧重于对称密码体制下认证协议的分析,而在分析基于公钥体制的认证协议时,该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文中针对公角密码的特点对类BAN逻辑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逻辑方法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分析公钥认证协议。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四类常用密码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了形式化分析所面临的挑战,指出目前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有待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安全协议的扩展Horn逻辑模型及其验证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Bruno Blanchet和Martin Abadi提出的基于Horn逻辑的安全协议模型及其验证方法,针对它们构造不满足安全性质的安全协议反例的不足,提出了安全协议的扩展Horn逻辑模型和修改版本的安全协议验证方法,使得能够从安全协议的扩展Horn逻辑模型和修改版本的安全协议验证过程中自动构造不满足安全性质的安全协议反例.在基于函数式编程语言Objective Carol开发的安全协议验证工具SPVT中,实现了上述算法,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AKA协议是3G通讯中的一个重要安全协议。利用SVO逻辑对该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以期发现其是否存在安全缺陷。运用信息隐藏的方法对该协议的缺陷进行了修正。另外指出SVO逻辑不能分析协议运行中的关键性明文对协议安全性的影响,以及不能分析旁听攻击这两个新的缺陷,并对SVO逻辑进行了扩展。  相似文献   

10.
BAN逻辑可以证明协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还能够发现协议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论文在分析了BAN逻辑的主要规则和分析步骤之后,着重研究了BAN逻辑存在的各类缺陷,并对BAN类逻辑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文中 ,在密码系统状态间的关联性和时序逻辑的可达性间建立联系 ,探讨了一种基于时序逻辑的密钥分配协议的描述办法 .该途径从形式上规定密码设备的构成成分以及有关的密码操作 ,使用了时序逻辑的常量和状态不变量来表达这些构成成分 .有关的密码操作表达为状态转换 ,加密协议应保留的必要特性表达为临界不变性表达式 ,然后验证这些不变性表达式 .本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隐式地刻画攻击者的行为 ,具有形式化程度高等特点 .我们希望能为研究规范化、简洁化的形式化分析工具提供一些借鉴 .  相似文献   

12.
不可否认协议必须满足存活性、不可否认性、公平性和时限性,但当前大多数形式化方法只能分析该类协议的部分性质,证明或证伪协议逻辑的部分正确性.本文通过向ZQZ逻辑添加时间表达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可否认协议建模与分析的扩展ZQZ逻辑方法,包括推理规则和安全性质模型.展示新方法的应用时,使用其分析了ZG和KPB这两个局部逻辑正确性已知的两方不可否认协议,以及YLL这个逻辑正确性尚在讨论的基于区块链的多方不可否认协议.实验显示,对前两个协议的分析结果与既有事实相符,对第三个协议的分析发现其无法为收方提供设计者所宣称的时限性.以上结论从逆向工程角度佐证了扩展ZQZ逻辑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不可否认协议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倩颖  冯登国  赵世军 《软件学报》2015,26(9):2396-2417
为增强TCM芯片间密钥的互操作性,TCM提供了密钥迁移相关命令接口,允许用户设计密钥迁移协议以实现芯片间密钥的共享.通常,TCM密钥迁移协议以目标TCM上的新父密钥作为迁移保护密钥.研究发现,该协议存在两个问题:对称密钥不能作为被迁移密钥的新父密钥,违背了TCM的初始设计思想;缺少交互双方TCM的相互认证,导致源TCM的被迁移密钥可以被外部敌手获得,并且敌手可以将其控制的密钥迁移到目标TCM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个新的密钥迁移协议:协议1遵循TCM目前的接口规范,以目标TCM的PEK(platform encryption key)作为迁移保护密钥,能够认证目标TCM,并允许对称密钥作为新父密钥;协议2简单改动了TCM接口,以源TCM和目标TCM进行SM2密钥协商,得到的会话密钥作为迁移保护密钥,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并且获得了前向安全属性.最后,使用形式化分析方法对上述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协议满足正确性和预期的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的安全协议分析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形式化分析逻辑 ,可用于分析协议的安全性 .它有 3个优点 :(1)能分析协议的可追究性 ,(2 )能分析协议的公平性 ,(3)能有效的分析协议能否抵御重放攻击 ,(4 )增加了密文理解规则 ,能够有效地分析包含有签过名的加密公式的消息  相似文献   

15.
将基于知识逻辑的CS逻辑系统用于分析具有时限性的非否认协议,针对非否认协议的性质对CS逻辑进行了扩展,给出了描述和分析非否认性以及公平性的方法,并使用扩展后的逻辑对改进的ZG协议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了该协议存在对签名的重放攻击漏洞,不满足强非否认性。验证过程也表明,扩展后的CS逻辑能够有效地描述和分析具有时限性的非否认协议的安全性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对安全协议进行分析的非单调逻辑。使用知识集描述已知的断言,使用信念描述安全协议系统的默认判断,通过推理和非单调的信念维护,可以验证安全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odelling of a two multicast group key management protocols in a firstorder inductive model, and the discovery of previously unknown attacks on them by the automated inductive counterexample finder Coral. These kinds of protocols had not been analysed in a scenario with an active intruder before. Coral proved to be a suitable tool for a job because, unlike most automated tools for discovering attacks, it deals directly with an open-ended model where the number of agents and the roles they play are unbounded. Additionally, Coral's model allows us to reason explicitly about lists of terms in a message, which proved to be essential for modelling the second protocol. In the course of the case studies, we also discuss other issues surrounding multicast protocol analysis, including identifying the goals of the protocol with respect to the intended trust model, modelling of the control conditions, which are considerably more complex than for standard two and three party protocols, and effective searching of the state space generated by the model, which has a much larger branching rate than for standard protoc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