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自来水生产投药工艺长滞后、非线性、多输入因子、不确定性、时变性、模糊性等特点,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周围环境自适应和自学习,研究和开发了一套用于水厂混凝投药的自动控制系统。系统以武汉市第一大水厂——宗关水厂为例,研究了Elman神经网络算法对控制系统混凝投药效果的影响,并基于OLE-DB开放性数据访问标准实现对WinCC工控系统样本数据读取和存储的预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投药工艺、数据查询、曲线生成、配药查询、报警日志、报警统计、药耗统计、波动评价、报警设置等功能模块,在宗关水厂的成功运行实现了混凝投药工艺生产运行参数的在线监视和全自动化运行。为水厂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达到了节约药耗、减少人工、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混凝投药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白桦  李圭白 《给水排水》2003,29(8):81-83
针对水处理混凝投药过程的工艺特点,介绍了两种人工智能方法对基于多项水质参数的混凝投药系统,提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混凝剂的优化投加控制,对于基于透光率脉动检测值的单因子混凝控制系统,提出利用模糊逻辑推理实现不同水质条件下的透光率脉动混凝投药系统设定值的在线自修正,初步解决了这一技术在常规浊度水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笔架山水厂采用的德国耐驰隔膜板框压滤机在运行中出现的进泥量减少、压滤周期变短等问题,进行了聚丙烯酰胺(PAM)投药点的改造及投药量的优化,改善了板框设备的运行工况及污泥处理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板框污泥脱水系统的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梅林水厂污泥处理系统工艺优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梅林水厂生产能力为 6 0万m3/d ,有一套完整的污泥回收及处理工艺。在分析梅林水厂现有污泥处理系统工艺的基础上 ,指出了现有工艺存在的一些缺陷 ,并提出了改进投药工艺强化浓缩等相应的优化运行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实践应用技术的角度出发,(1)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流动电流法混凝投药控制系统的取样部分,包括取样系统中的取样点的选择、预处理器的构造和设计、取样流量的分析等,给出了取样系统的设计原则,总结了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应用问题和解决方法;(2)提出了流动电流法混凝投药串级控制系统;(3)给出了串级控制系统的理论,为该系统的实验室试验和生产应用奠定理论基础;()进行了流动电流串级控制系统实验室的模型试验研究。模型试验包括实验室模型的构造设计、模拟工艺的选择,控制系统的启动和运行等。模型试验初步考察了该串级控…  相似文献   

6.
以价值工程和电力系统可靠性理论为指导,提出一种新颖的发电竞争模式。该模式以电厂作为一个独立竞争单位,首先给出电厂价值评估因子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及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发电竞争联合优化模型。该模型兼顾了发电厂商和用户利益,采用系统内所有竞争电厂价值评估因子之和最小、用户用电总费用最小的双层目标函数,以系统电力平衡、电厂出力限制等为模型约束条件。以等耗量微增率原理确定各竞争电厂出力初值,应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求解该模型,其结果可为公平、合理地制定发电计划提供量化决策依据。算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用GAMS语言描述水源地评价的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汉中地区部分水资源系统为例,研究地表水、地下水及客水等多种水源的相互关系及来用水的平衡计算问题,并用GAMS语言进行系统描述,因而只需建立相应的数学优化模型,而求解模型不管可变因子如何变化GAMS程序都将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汉中地区部分水资源系统为例,研究地表水,地下水及客水等多种水源的相互关系及来用水的平衡计算问题,并用GAMS语言进行系统描述,因而只需建立相应的数学优化模型,而求解模型不管可变因子如何变化GAMS程序都将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相似文献   

9.
NaOH在电厂循环排污水回用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节水需要,河北某电厂回用水系统将原水由水库水改为循环排污水,因此需要对原工艺进行优化。因占地面积、成本等原因无法投建石灰处理系统,故将澄清池投药改为NaOH。对投加NaOH的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实践证明投加NaOH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出水水质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流动电流为因子控制混凝投药技术是现代水处理工艺的一项高新技术成果。本课题针对宝钢生活水制水系统的水源(原水为长江水库水)水处理工艺,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应用,对这一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水厂在一般情况下(原水浊度小于20NTU),流动电流设定值(SP)应为-180,考虑到安全系数,实际生产取值为-175。该值应根据不同的原水条件(如海潮期)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正。(2)变频计量泵变频调速运行有效调节范围为:变频频率在20Hz~95Hz之间,高效冲程(度)为2…  相似文献   

11.
在水处理系统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它是保证出水水质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而单因子混凝投药自控系统工艺。实现混凝剂的自动投加,提高了混凝处理的效果,经处理后澄清池出水质量明显提高,混凝剂加药量大幅减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系列预想故障,提出了一种恢复潮流可行解的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恢复潮流解和恢复可行解的两步法,以最小控制代价为目标,把恢复系统可行解的控制问题转化为一类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针对无潮流解的故障,利用最优切负荷算法恢复潮流解,同时利用模式分析法研究了节点注入无功功率对应关键电压失稳模式的参与因子,这些参与因子决定了在随后恢复可行解的过程中负荷切除和发电机出力调整的优先权。采用考虑离散变量的原 — 对偶内点法求解上述非线性优化问题。算例仿真表明,通过模式分析选择优化变量减小了优化问题的规模,提高了优化计算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3.
自碱性条件下处理含铬电镀废水工艺问世以来 ,已有许多工程实例 ,但其泵后投药方法存在量比不准、混合速度慢、操作不便等缺点。研究了泵前加药方法 ,并在实践中证明该方法具有投药及时准确、混合快速均匀、还原反应瞬间完成等优点 ,为完善投药方法提供了改进实例  相似文献   

14.
滑坡易发性评价是区域滑坡预警和评估工作的前期准备。滑坡致灾因子的有效选取以及评价模型的构建成为当前滑坡预测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以府谷县作为研究区,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将数字高程模型(DEM)、地质图、路网图、遥感影像图等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提取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地表覆盖等滑坡孕灾环境因子和降雨量、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因素的特征属性作为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提取的各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剔除了地形起伏度因子。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参数组合为惩罚因子c=1.42,核参数σ=1.15,将最优参数组合代入支持向量机模型中,构建出粒子群优化算法-支持向量机模型(PSO-SVM),并将其用于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定量评价中。最后分别采用ROC曲线与Kappa系数对PSO-SVM模型性能的优越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PSO-SVM模型成功率与预测率分别为0.931和0.917,训练集与测试集的预测精度分别为79.17%、76.67%。研究结果可以为从事滑坡预测评价工作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净水工艺实现优化控制,哈尔滨市沙曼屯水厂30万m~3/d净水工艺系统首家采用了μxL集散控制系统(DCS).该系统可以对净水工艺的投药、沉淀池运行与排泥、滤池运行与反冲洗、投氯、泵站运行等水处理单元,分别实现前馈控制、反馈控制、顺序控制.并能对净水工艺过程进行集中管理,以及与上位计算机通信.  相似文献   

16.
以某典型印染企业废水尾水为研究对象,针对尾水回用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的适用性研究.同时对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中絮凝剂、G值、微絮凝时间、滤料等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铝系絮凝剂中的HPAC处理效果显著,当投药量为20 mg/L,絮凝时间为2min,G值控制在100 s-1时,处理效果较好;微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新昌县电力公司的电网计算机监控优化调度系统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数据准确,在电网安全监控、事故处理、降低线损、提高功率和为小水电利用水能减少弃水,提高负荷率、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系统已投运的主站和12个终端各项力能齐全,满足了实用自动化要求,这在国内以小水电共电为主的县级电网中,尚属首例。在计算机监控和优  相似文献   

18.
混凝投药的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学习性和自适应性 ,对大滞后、非线性系统可实现预测控制 ,较传统控制方式有明显的优势。研究了这一方法在水净化混凝投药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在分析混凝投药过程特点的基础上 ,选择了影响混凝剂投加量及混凝效果的主要参数 ,建立了预测投药量的神经网络模型 ,确定了混凝投药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系统的结构 ,并对网络训练样本数据的获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水质净化重要环节的混凝投药是一个非线性系统,目前还很难对其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该文提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解决方法,根据水源参数的具体特征提取特征值并建立相应的神经网络,通过训练,网络具有较强的适应和学习功能,通过仿真和实验达到了很好的混凝投药控制效果,使混凝投药系统的控制迈向智能化。  相似文献   

20.
课题针对黄河下游地区供水管网水质共性问题,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目标,对基于水质保障的供水管网仿真建模与水质模拟分析、水质多因子评估与综合优化改造、多水源切换供水条件下的优化运行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发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平台"、"城市供水优化运行系统"及"基于智能化遗传算法的给水管网优化改造设计系统",建立了黄河下游地区供水管网水质保障体系。通过在济南示范区管网的应用与示范,为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科学管理、运行及水质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