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光亮油是一种高价值产品,目前我国所需光亮油主要靠进口。介绍大庆DAO脱蜡油加氢处理剂取光亮油试验。试验考察了氢分压、反应温度、空速等工艺条件对加氢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体积空速对加氢处理过程有显著影响,加氢处理过程对提高光亮油粘度指数、脱氮、减少残炭、改善颜色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具有目的产品质量好、收率高的特点。加氢处理过程替代溶剂萃取过程,有助于解决光亮油溶剂萃取、白土精制过程中溶剂比高、白土用量大、产品收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FC-28单段高中油选择性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伊朗VGO油为原料,在200mL小型加氢装置上,采用单段一次通过流程,进行了FC-28单段加氢裂化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及工艺条件考察。结果表明:FC-28催化剂中油选择性高、活性好,FC-28催化剂达到ICR-142催化剂水平。产品是优质的石脑油、3#喷气燃料、轻柴油和尾油。在400~3000h的稳定性考察中,反应温度仅提升3℃,各产品收率变化不大,表明FC-28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C-28催化剂对工艺条件变化适应性强,温度、空速、氢油比对产品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HPL-1型催化剂,在小型加氢装置中对4种劣质柴油进行加氢脱硫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体积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60℃、反应压力7.0 MPa、体积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800∶1;该条件下劣质柴油加氢脱硫率最高,可达96.57%。通过修正压力、氢油体积比、体积空速等参数,建立了劣质柴油0.5级动力学模型,通过检验发现,4种劣质柴油硫质量分数的实验值和模拟值的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加氢尾油催化降凝生产润滑油基础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茂名石化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使用NKC-7型催化降凝催化剂,在固定床催化降凝装置上进行实验.在温度为340~400℃、空速为1~8 h-1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对产品分布、凝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80℃、空速为2h-1时,得到较好的产品分布,润滑油基础油的凝点为-24℃,收率为61.4%.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段加氢技术,使碳五馏分油烯烃加氢饱和,通过对一段加氢产品和二段加氢产品分别用碘价和溴价分析研究得出两段加氢工艺各自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段加氢最佳工艺条件:压力为3MPa、反应温度为60℃、空速为2h-1、氢油体积比为300∶1和二段加氢最佳工艺条件:压力为3 MPa、反应温度为160℃、空速为2h-1、氢油体积比为200∶1下加氢试验后碳五馏分碘价由16.3g(I)/100g下降到了0.1g(I)/100g,双烯烃的饱和程度几乎达到100%,溴价由81.4g(Br)/100g下降到2.5g(Br)/100g。  相似文献   

6.
芳烃抽余油催化加氢制优质溶剂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低压的条件下进行了芳烃抽余油加氢脱不饱和烃制优质溶剂油的试验。改性催化剂Pt/Al2O3在反应中表现出了优良的低压加氢反应活性和反应稳定性。反应条件(温度、压力、液时空速、氢油比以及杂质含量)试验表明,液时空速对加氢反应的影响较大,宜取3.0h-1左右,加氢处理后,芳烃抽余油中的烯烃转化率和芳烃转化率分别可达99%和95%以上,经简单蒸馏切割后,可分别得到优质的6#溶剂油和120#溶剂油。  相似文献   

7.
以中海油惠州炼化提供的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在自主研发的渣油悬浮床加氢装置中进行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催化剂质量分数以及空速对转化率、产物各馏分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60℃、氢分压14MPa、氢油体积比1000∶1、催化剂质量分数300μg/g、空速1.0h-1的最优反应条件下,渣油转化率为 90.50%,生焦率为5.01%。同时分析了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的反应机理与抑焦机理,可为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煤焦油加氢制取燃料油过程中芳烃的加氢饱和反应工艺,选取萘作为煤焦油中芳烃的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上,使用MoNiWP/γ-Al2O3催化剂,探究反应温度、压力、体积空速及氢油体积比对萘的转化率以及四氢萘和十氢萘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煤焦油中不同质量分数的二苯并噻吩(S)、喹啉(N)和邻甲酚(O)杂原子的存在对芳烃化合物加氢饱和的影响,并初步考察多种芳烃化合物加氢饱和的效果.结果表明:MoNiWP/γ-Al2O3催化剂在萘的加氢饱和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温度和体积空速对萘加氢反应的影响比较明显,且萘加氢饱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20℃,压力4MPa,氢油体积比600∶1以及体积空速2h-1;微量质量分数的S和N对萘的加氢饱和影响不大,但是当S、N质量分数高于0.15%,O质量分数高于0.30%时,萘加氢反应,尤其是第二个苯环的加氢饱和反应都受到明显的抑制;不同种类的芳烃类化合物的加氢饱和反应存在相互影响的现象.因此,建议在煤焦油加氢精制工艺中使用两步加氢,并对原料进行脱酚处理.  相似文献   

9.
C_6溶剂油加氢脱硫脱芳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6溶剂油加氢脱硫脱芳工艺。加氢精制段采用MC-1为催化剂,吸附脱硫段采用HTZM-1为脱硫剂,反应条件:温度260℃、空速6h-1、压力2.0MPa、氢油体积比100。结果表明:产品中的硫质量分数小于0.5μg/g;加氢脱芳段采用HTB-1H为加氢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度120℃、空速0.5h-1、压力0.6MPa、氢油体积比100。结果表明:产品中芳烃质量分数小于100μg/g,满足了新的C6溶剂油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渤海湾环烷基原油减三线馏分油加氢降凝工艺生产橡胶填充油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压加氢降凝工艺,在总体积空速0.18h-1,氢油体积比800,反应压力15MPa,反应温度320~380℃的条件下,产品中大于320℃馏分凝点降至-26℃,硫、氮质量分数分别降至12μg/g和8μg/g,芳烃质量分数由36.8%降至4.3%,与进口SBS填充油的性质相近。  相似文献   

11.
润滑油馏分油加助剂NMP溶剂精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物理抽提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润滑油精制过程中氮化物脱除率,即在润滑油NMP精制过程中加入助剂,使其与氮化物进行反应,从而脱除油中的氮化物,使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好。考察了NMP溶剂加助剂精制的碱氮脱除效果及对精制油性质和收率的影响。经过NMP溶剂加助剂单级抽提试验及假三段试验表明,NMP溶剂加助剂精制可有效脱除馏分油中的碱性氮化物,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对精制油收率及折光率无显著影响。单级抽提适宜操作条件:剂油体积比为1.0,抽提温度为80℃,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7%。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87%,60℃折光率为1.4598,碱氮的质量分数为67μg/g。假三段试验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剂油体积比为0.75,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5%,上段温度为80℃,中段温度为70℃,下段温度为60℃,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88%,在60℃时折光率为1.4601,精制油碱氮的质量分数为57μg/g。  相似文献   

12.
采用物理抽提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润滑油精制过程中氮化物脱除率,即在润滑油糠醛精制过程中加入助剂,使其与氮化物进行反应,从而脱除油中的氮化物,使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好。实验考察了加入助剂后糠醛精制过程中助剂加入量、剂油比、精制温度、精制时间等精制条件及白土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加入量、精制温度、精制时间、焙烧温度等条件对碱氮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糠醛精制过程中对碱氮脱除率影响最大的是助剂加入量,其次是剂油比,而其它条件几乎无影响;加剂后白土精制的白土加入量对碱氮脱除率的影响相对变弱,在很少的白土加入量下即可满足脱氮要求。  相似文献   

13.
焦化柴油非加氢精制改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热加工所得的焦化柴油安定性很差,通常采用加氢方法对其进行精制。但加氢装置投资大、操作费用高,且需有足够的氢源。采用物理抽提与化学反应相结合即糠醛溶剂加助剂抽提的方法对焦化柴油进行精制。实验考察了络合比、剂油比、精制温度、精制时间及沉降时间等精制条件对焦化柴油精制效果的影响,分别得出了焦化柴油安定性指标符合合格品及一级品要求的精制条件,并在连续装置上进行了验证。同时对焦化柴油安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焦化柴油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氮化物,尤其是碱性氮化物,烯烃的影响很小。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4.
润滑油糠醛精制过程加助剂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石油一厂现有糠醛精制装置进行了润滑油加助剂的研究并完成了连续小试实验 ,对精制后的油样进行了相关性质的测定 ,并确定了加助剂后精制过程的最小剂油比。在间歇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小试实验。结果表明 ,加入少量助剂 ,可以显著降低精制油中的碱氮含量、提高基础油的抗氧化安定性、减少糠醛精制过程中的剂油比及后续精制过程的白土用量 ,而基础油的其它性质基本符合质量要求。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基础油的收率 ,使精制操作条件变得缓和 ,从而降低装置能耗及操作成本  相似文献   

15.
以蓖麻油脱色后的废白土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专业提油设备,采用6废白土中的油脂.研究了作业温度、萃取次数等因素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操作稳定,回收的油脂通过精炼可达到国际1#蓖麻油标准,脱油后的废白土残油量小于5%.  相似文献   

16.
以米糠为原料,溶剂萃取米糠蜡,精制后提取三十烷醇。考察溶剂、萃取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萃取条件;精制后,确定提取三十烷醇的最佳条件,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异丁醇为萃取剂、异丁醇与米糠质量比为10、萃取温度为105 ℃、萃取时间为5 h的条件下,米糠蜡收率为1.0%~1.5%;精制后米糠蜡采用乙醇皂化,在皂化温度为55 ℃、反应时间为8 h、氢氧化钠浓度为3 mol/L、乙醇⁃氯化钙为提取液的条件下,三十烷醇收率为3.1%;红外谱图分析表明三十烷醇被提取,产品熔点为85.0~86.5 ℃。  相似文献   

17.
报导了在糠醛中加入Na_2CO_3水溶液对糠醛精制润滑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Na_2CO_3水溶液后能够缩短液液两相达到平衡的时间,提高精制油的收率,精制油的性质也行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的一个明显缺点就是其光安定性差。总结长期以来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对加氢润滑油光安定性差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最新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改善油品光安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化学处理法和溶剂精制法。不安定的油品用烯烃在酸性催化剂上进行处理后,可以无限期地安定化,处理中涉及的反应是芳烃的烷基化,参加反应的还可能有油品中的一些活泼物质;采用溶剂精制方法,只要选择适当的精制条件,加氢裂化润滑油的光安定性问题完全可以改善,而且能赶上甚至超过老三套工艺油品的光安定性。重油的光安定性比轻油好些,对于轻油品,较大分子的烯烃是更有效的烷基化剂。  相似文献   

19.
新型复合溶剂回收废润滑油工艺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型复合溶剂回收废润滑油的工艺研究中,采用正交试验法,在4种不同水平下考察了操作温度、 精制时间、剂油体积比、次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加入量、助溶剂(聚醚2070)加入量等5个因素对精制效果的影 响。极差分析结果表明,DMF和聚醚2070的加入量是影响收率的关键因素;聚醚2070的加入量对黏度指数影响较 小,而剂油体积比和DMF加入量对黏度指数的影响大。均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溶剂的最佳精制条件为温度80 曟, 精制时间30min,剂油体积比1.5暶1,DMF加入量15%,聚醚2070加入量0.2%。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再生油收率 可达91.7%,其黏度指数可达108.8。  相似文献   

20.
大庆/沈北减二线馏分油NMP和糠醛精制小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沈北混合的减二线馏分油为原料,分别进行NMP和糠醛溶剂精制的对比。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式回归了精制油收率及质量与操作条件的关系,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分别确定出NMP和糠醛精制的操作条件,使NMP精制油与糠醛精制油的质量相近,即60℃折光率为1.450,脱蜡油的粘度指数为95。NMP精制的操作条件是剂油质量比为1.41,抽提温度为70℃,NMP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0%,精制油收率为91.8%。糠醛精制的操作条件是剂油质量比为1.93,抽提温度为95℃,精制油收率为85.3%。试验结果表明,在精制深度相当的条件下,NMP精制和糠醛精制相比,剂油质量比下降了近40%,精制油收率提高了近7%,充分说明NMP精制要明显优于糠醛精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