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ITU于2010年10月通过的4G标准之一,LTE-Advanced是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的增强版。文章给出了3GPP LTE-Advanced标准化时间表和关键性能,分析了上行链路多天线参考信号结构,描述了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MIMO、控制信道的上行链路MI-MO和上行链路多用户MIMO的工作原理,验证了上行链路多天线增强方案的系统性能。最后,文章还预测了LTE-Advanced R11中LTE-Ad-vanced上行链路多天线增强方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LTE-Advanced在LTE下行MIMO4天线的基础上引入8天线的设计,预编码码本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影响到上行反馈模式和反馈开销等,因此需要针对8天线的配置优先场景,设计出性能和开销均为最优的码本。本文讨论了3GPP对8天线配置场景的优先级,分析了3种具体的码本设计方案,包括基于波束扫描的码本(GoB码本)、差分码本和自适应码本,并从性能、开销等方面比较了3种码本设计方案,最后对3GPP最终采用的8天线码本设计方案原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无线资源管理算法对于优化LTE-Advanced系统容量和终端用户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算法没有实现标准化,但网络供应商和运营商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和调整算法。要提供蜂窝所需的QoS,动态分组调度和链路自适应是确保高频谱效率的关键特征。通过引入第2层调度与链路自适应框架,阐述了频域分组调度原理,提出了时域和频域联合调度算法,介绍了采用MIMO的分组调度技术,评估了下行链路分组调度性能。 相似文献
4.
802.16e协议中支持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人多出)和自适应天线系统(adaptiveantenna,system,从S)两种不同的多天线实现方式。MIMO是一种可选技术,在上下行链路都可以选择支持,所支持的MIMO模式分为3种: 相似文献
5.
下行增强MIMO是LTE-Advanced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讨论了LTER8和R9的多用户MIMO的传输模式,并且就LTE-Advanced中的多用户MIMO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比较了各种可能的导频设计,下行控制信令、反馈及增强的码本设计方法,探讨了多用户MIMO适用的场景以及每个用户支持多于两个layer的可能性,并介绍了标准化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LTE-Advanced系统中继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继技术是LTE—Advanced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增大系统覆盖,提高链路性能。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中继技术研究的发展过程,详细综述LTE—Advanced系统中继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针对LTE—A中引入中继后的数据传输方案及中继技术对该系统的影响。最后,对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LTE-Advanced关键技术及标准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TE-Advanced作为4G的候选技术方案,是在LTE基础上的进一步增强。本文介绍了3GPP中LTE-Advanced的各个关键技术及其标准化情况,包括载波聚合、多点协作传输、上下行MIMO传输以及中继等。 相似文献
13.
LTE-Advanced系统中的载波聚合技术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会绍了LTE-Advanced系统中的载波聚合技术,该技术能解决与LTE载波的兼容性,并满足频带资源的需求。文中首先阐述了载波聚合技术酌研究背景及优势,随后对载波聚合的应用场景,切换分析,非对称载波聚合,传输数据流的聚合方式等几方面内容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了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满足小区边缘频谱效率的要求,LTE—Advanced系统中引入了协作多点传输技术( CoMP, Coordinated Multi- Point transmission)。提出一种新的下行协作方案,该算法首先判定网络中的用户类型,其次为小区边缘用户选择协作集合。此方案利用信干噪比(SIN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阈值自适应的确定协作小区的数量,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协作,能降低系统的信息传输负担。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相比已经存在的算法能够明显改善协作效率同时能够降低基站间的信息传输负担。 相似文献
17.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不断演进为高密集、无定型的异构网络,业务需求与资源供给的匹配问题,即负载均衡问题是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HetNet)资源管理的挑战问题之一.阐述了负载均衡的一般性问题,根据负载均衡算法的主要特征给出了综合分类,按照分类对近年来提出的主要负载均衡策略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对比分析;同时也对比分析了几种减少负载均衡过程中信令开销的方案.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负载均衡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